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64章 搅屎棍新粪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淇水南部,河东军孙雍驻地,庞大的军营,宛如蛰伏的巨兽,静静卧于荒野之上。

营寨四周,高大厚实的栅栏,直插云霄,粗壮的原木紧密排列,缝隙间连一支箭都难以穿过。

栅栏之上,每隔十步,便设有一座了望塔,布有哨兵,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每一寸动静。

四周执勤守卫的士兵,如雕塑般伫立,纹丝不动,只有那随风飘动的旗帜,猎猎作响。

此时此刻,整个军营,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威严与庄重。

这座军营,不仅是河东军的栖息之所,更像是一座坚不可摧的战争堡垒,让人不敢有丝毫轻视之心。

很显然,孙雍此人,不但善于投机取巧,行军布阵,乃至扎营下寨,同样森严无比。

哪怕他此次北伐,只是打打酱油,没有与夏军正面交锋的意思。

但不妨碍他的小心谨慎,该有的防御措施,一丝都不能少。

此时此刻,一座高达九丈高大塔楼上孙雍、杨奉、胡才、韩遣、李乐、吴刚等河东高层。

此刻正吃着烤肉,喝着米酒,饶有兴趣的,观察着淇水西岸,攻城惨烈的战事。

杨奉啃了口香喷喷的羊腿,赞叹道:“还是大帅有先见之明,早早的与西凉军,划出攻防战线...”

“若不然,我等被裹在联军大营内,说不得也会像曹操袁绍等人那样,身不由己...”

“甚至像王匡等人的河内苦兵,被董魔王当做炮灰,在坚城下肆意流血消耗...”

“是啊,大帅高见,我等拜服...”韩遣不着痕迹的拍着马屁。

相比于,在前方流血苦战的各路诸侯人马,孙雍的河东军,则聪明多了。

早早与董卓分道扬镳,如今更是悠哉悠哉的,坐山观虎斗...

“呵呵!”对于兄弟的吹捧,孙雍随意的摆了摆手道:“物以类分罢了,若尔等见得多了,自然能事先有所感知...”

“物以类分,见得多了...”

闻言,李乐神色一怔,旋即道:“大帅的意思,莫不是这董魔王与李屠夫...”

“然也!”孙雍微微点头,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模样道:“西凉的董魔王与北方的李屠夫,皆是狼贪虎视?,野心勃勃之辈...”

“李屠夫发役攻城只是小儿科,董魔王威逼各路诸侯,当攻城炮灰,方显枭雄本色...”

“哪怕是曹操袁绍这样的当世人杰,在董卓的淫威下,亦身不由己,被大势裹挟压榨...”

不管咋说,孙雍也是跟随李屠夫混过一段时间的,感触不可谓不深沉。

此番各路人马汇聚,孙雍只在与董卓稍微接触两次,便很快便摸清了其人凶残暴虐的秉性。

西凉的董魔王,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李屠夫的影子。

两者属于同一类人,皆是心雄胆魄,暴戾恣睢的性格...

只不过,李屠夫的暴戾,是对敌人,乃至是对天下的中立者...

而董魔王的暴虐,则不但是对敌人,对待同僚同样狠辣,甚至对治下百姓,也更加残暴...

可以说,董魔王,就是加强版的李屠夫,孙雍的印象能不深刻吗...

“嘿嘿!”胡才遥望着攻城惨烈的淇水战场,适时上前恭维道:“管他什么董魔王还是李屠夫,他们打他们的,我们看我们的...”

“此番我等便如洛阳时那般,坐山观虎斗,让朝廷人马和夏军血拼...”

战事打到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此刻是真的后继乏力了。

再加上,此番总领太行防线的,是夏军中,以守成将军着称的徐龟明统军...

朝廷想要对方身上,寻找突破口,无疑是难上加难...

而且太行防线,可不止是眼前的箕关,后面还有,辉县、陵川、壶关、长治等巨关雄城。

汉军想要攻入上党,攻入并州,几乎是痴人说梦...

“哼哼!”吴刚听着远处传来的惨烈喊杀声,一脸幸灾乐祸道:“最好是董卓的西凉军,与杨俊的南郡军团,拼个两败俱伤...”

“说不得,我军也可以,趁机火中取栗,率先攻入并州...”

“到时,大帅这鄃侯的位置,未尝不可更进一步,封王建国,也不无可能...”

如今的孙雍,不但实力进一步膨胀,自身的官职也是一升再升。

朝廷为了拉拢河东军,为了让孙雍在前线出力。

不但封其为征北将军、河东鄃侯、还给他加了个夏州刺史,河州牧的头衔...

同时允诺,若攻灭李屠夫,便将山南三郡,和北方的河套平原,划为河东军驻地...

这等慷他人之慨的度量,不可谓不宽宏,不可谓不丰厚...

韩遣抿了口酒水,亦附和道:“按照如今的形势发展下去,朝廷消灭不了夏军,李屠夫亦奈何不得汉军...”

“相反,二者两败俱伤的可能性更大,如此正给了我等渔翁得利的机会...”

“甚至若谋划得当,大帅未尝不可更进一步,占天下三分...”

“甚至若能趁机占据青徐豫兖,与朝廷和李屠夫分庭抗,呈三足鼎立之势...”

“是及是及,大帅封王建国,我等兄弟亦能光宗耀祖,混个万户侯当当...”

众将啃着烤肉,喝着美酒,开始畅想美好未来...

因为,现在的孙雍,经过一年的发展,确确实实,有了封王的资本...

河东军坐拥八万铁骑,十万战兵,外加二十万在训役卒。

如此庞大的军事实力,已然是一股足以改变淇水战场,乃至北方战局的力量...

“三足鼎立吗!”主帅孙雍,不着痕迹的抿了口酒水,心中一时有飘飘然。

谁能想到,一年前他们还是一群身不由己,惶惶不可终日的炮灰,在李屠夫麾下战战兢兢度日...

如今不但成功洗白上岸,还摇身一变,混成了个征北将军,和万户侯的爵位。

而且还是,货真价实的,军政民地,等四位一体的实封...

这是历史上,多少人杰,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若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以他孙雍的出身背景,能混个朝廷的千人校尉,那都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然而如今乱世,黄巾起义,李屠夫过境,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桎梏,给了无数人向上攀登的机会...

而孙雍,很显然,便是这万千幸运儿中的一员。

他甩了甩脑袋,感慨道:“若非李屠夫,我等可能还在朝廷的压迫下,像头猪彘一样,浑浑噩噩的服着徭役呢吧...”

“说起来,我等还是应该感谢李屠夫的,感谢他给了我等一个晋身的机会...”

“感谢李屠夫?”杨奉神色一怔,见周围众将若有所思,旋即释然。

他们确实应该感谢李屠夫,感谢的李屠夫的狠辣,感谢李屠夫霍霍大汉的能力。

正是因为,李屠夫这个高个子,这个造反急先锋,在前面顶着汉庭压力。

他们兄弟才能在这淇水旁,痛快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孙雍环顾一圈,沉声告诫道:“朝廷高官厚禄,乃至王侯爵位,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但,诸位莫要忘了,我等的出身,和真正的立场...”

“该有的底线,必须牢牢坚守,万不可被朝廷的画饼,圈进去而不自知...”

“此战我等只有一个原则,捡漏,捡漏,还他酿的捡汉军的漏...”

孙雍这话说的底气十足,乃至再三强调,毋庸置疑。

河东军,此番虽然参与了朝廷的北伐队伍,乃至被视作中线主力。

但从头至尾,孙雍等人,除了摆开架势,装装样子,做做姿态之外,并未有出过哪怕一丝一毫的力。

甚至有时候,他还会派麾下铁骑,到汉军战场上巡视,伺机而动...

这般举动,自然搞得各路大军,心惊胆颤,惶惶不安,生怕被人从背后捅刀子...

因为孙雍这货可是有前科的,对方当初在洛阳,驻扎在芒山一带时,便是这般...

当时,不管是三张黄巾,还是勤王大军,都或多或少,吃过河东军的亏...

是以,孙雍等人所谓的战场捡漏,说的好听,谁知道你特娘的捡谁的漏...

曹操袁绍乃至刘岱等人敢肯定,若他们在战场露出颓势,或者破绽。

孙雍麾下的三万铁骑,会毫不犹豫的,给他们来个所谓的捡漏战术...

为此,曹操袁绍等人,没少与董卓发牢骚,甚至上表朝廷,言明厉害...

奈何,朝廷只是不痛不痒的派了个使者,进营安慰一番,便没有然后了...

而孙雍等人,依然我行我素的,活跃在淇水战场上,寻找着捡漏壮大的机会...

而河东军,主要的捡漏对象,还是以曹操等人的汉军为主...

无论如何,不论得罪谁,总之一句话,手中的实力,和不断壮大的武力,才是乱世生存的关键...

因为孙雍很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出身,以及一众兄弟的处境。

别看现在朝廷,高官厚禄,封侯封爵的,对他们百般利诱拉拢...

然一旦李屠夫这个高个子倒了,下一个,指不定就是孙雍等人的河东军...

朝廷,是绝对不会允许,在关中乃至帝都旁边,有着一个不受控制的军事武装驻足的...

亦如当初黄巾势大时,朝廷对李屠夫,便高官厚禄,侯爵封地,百般利诱拉拢...

然朝廷前脚扑灭黄巾,后脚便调兵北上,全然不顾往日情分,一副要置李屠夫于死地的架势...

孙雍敢百分之百的肯定,如果李屠夫这个高个子倒下了,那么下一个是谁,不言而喻...

是以,无论如何,孙雍也要趁着朝廷,和李屠夫混战的这个机会,不断做大做强,

如此才能,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朝廷的仁慈上...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可不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