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关,因位于淇水之滨,又名淇水关。
为东西南北交通枢纽,宜水宜陆,东借淇河之险,西凭太行之阻,扼通衢之便,南北战略要塞。
商纣王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巩固江山,将此处作为朝歌城第一道门户,筑城建关,囤重兵把守,做为古朝歌外城。
淇水关作为南北通衢,同时又是重要的水路渡口,是南下北上经商,和行军的必经之路。
然而此刻,这座往日里商旅往来,繁华的千年古城,却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高大的城墙上,旌旗招展,箭矢漫天,喊杀声直冲云霄。
身穿黑色战袍的夏军士兵,在城墙上,搬动滚木,推落巨石。
乃至火油,和沸水等守城物资,仿佛雨点般,一刻不停的往城下倾泻。
城墙下方,尸体堆积,残肢断臂,血流成河。
身穿火红色战袍的汉军,在身后西凉督战队的监督下,一波波的发起死亡冲锋。
他们和夏军士兵,在每一处城墙,每一寸垛口,反复争夺厮杀。
城楼上,杨俊面色冷然,举目南望,将战场上的一切,看在眼里。
他眺望远方巍然不动的西凉铁骑,不得不发出一声感叹道:“汉军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董魔王的西凉军,确实棘手.....”
“是啊,这才过去多久,西凉军竟然连主公的治军手段,也学了去...”
杨彪等人,看着城下前赴后继的汉军攻城队伍,亦道:“还是大帅有先见之明,提前预料到了西凉军的行事作风,让我等有了防备...”
“若不然,一般人还真扛不住,对方这连绵不休的攻城压力...”
此时此刻,他们不得不佩服大帅的真知灼见,和董魔王的魄力。
很显然,这段时间,不但夏军在进步,汉军中的一些能臣猛将,亦在不断前进。
夏军的督军战术,和前战法则,已经向这场时代的人,展现出了其在战场上的威慑与统治力...
而董卓这名,作为从底层起家,且久经沙场的战阵猛将。
自然与时俱进,将夏军的一些优越战术,和军事管理制度,借鉴优化,转化为西凉军的战力...
此刻,董卓凭借其前将军,兼并州牧的身份,辖制刘岱、张邈、王匡、张超、曹操、袁遗等各路汉军。
并以西凉铁骑督战,逼迫他们当马前卒和攻城炮灰,源源不断的消耗夏军兵力,和守城物资...
这与李信当初在洛阳,用督战队,逼迫青壮役卒攻城,消耗洛阳守城士兵,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李信当初的攻城队伍,是从司隶各地征调的役卒,是纯粹的炮灰...
而董卓的攻城队伍,则是大汉的正规军,是从各地抽调的战兵。
其中作战经验,和展现出的战力,不可同日而语...
“不愧是魔王!”杨俊望着城下死战不退的汉军,发出一声感叹道:“这些都是朝廷从东南各地,抽调的地方常备军...”
“为了将他们运到北方,送到淇水战场,汉帝和朝廷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此刻,却被董魔王,当做炮灰,肆无忌惮,无情的消耗在坚城之下...”
“若是汉帝和朝中老臣得知,估计会气的吐血吧...”
杨俊感慨,大汉终究是地大物博的,占据整个中原,和天下十一州...
人力物力,十倍于夏军,纵使地方紊乱,行政效率大大降低...
但偌大的体量在那里,物资运输或许有损耗,和倒贴的风险。...
但青壮征召,和士兵调度,咬咬牙呀,还是能挤出不少的。
如今的中线战场,不但云集着从关中、司州、三辅、冀州、兖州、凉州、的董卓的西凉军团、孙雍的河东军团、刘岱的兖州军团,等主力军团...
以及王匡的河内兵、张邈的陈留兵、曹操的沛国兵、袁绍的渤海兵、袁遗的山阳兵等十万战兵...
亦有从徐州、豫州、荆州、青州、扬州、乃至益州交州等地,调来的孔融北海兵、
张超广陵兵、陶谦丹阳兵、张杨乐陵兵、桥瑁的东郡兵、鲍信的济北兵,等四十万新老役卒。
可以说,如今的大汉朝廷,为了北方战事,几乎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压榨了全部的战争潜力...
“可惜,无用”徐江瞥了眼城楼下,一层层堆叠的尸体,眼神中闪过一抹冷色:“若朝廷真以为,凭借所谓的体量,和一群乌合之众...”
“就妄想夺取淇水枢纽,从我军手下通关,那真是小觑天下人了...也小瞧了并州的战争潜力...”
杨俊微微摇头:“虽是乌合之众,但那也是数十万的乌合之众,不可小觑...”
“而且,这里面,可是有西凉军,和兖州军,以及河东军这等狠茬子...”
“大帅要我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如今这淇水战场上,还是要给予敌人,一些尊重的...”
“呵呵!”徐江撇了撇嘴:“不过是泥足巨人,虚有其表罢了…”
“如果汉军只有眼前这点能耐,大可不必...”
“待大帅解决北方鲜卑,主力南下,我等早晚将战线反推回去...”
“甚至越过黄河,打进关中,撅了大汉的根,也不无可能...”
徐江这话底气十足,虽然这些时日,汉军攻城激烈,一波波仿佛潮水般,汹涌不停。
但徐江丝毫不担心淇水防线,和城上防御,更不担心,会被汉军消耗...
因为箕关后方就是并州,是上党,是太岳兵工厂,更是漳河大营。
夏军有足够的士兵,和粮草军械,以及守城物资,来与汉军拼消耗。
再加上,此番大军南下,徐晃将麾下兵团,一分为二。
此番箕关防线,有着不少于三万的正规战兵,在各地驻防。
单是如今淇水城内,便由一万两千战兵,和六万漳河新军驻守。
兵力不可谓不充足,物资不可谓不丰富,根本不虚城外汉军...
如果说,在开战之前,夏军上下,山雨欲来风满楼,压力重重,甚至充满了悲观。
那么真正与汉军开战,乃至在战场上直面较量一段时间过后。
此刻包括徐江杨俊在内的各部将领,则由原先的高山仰止,压抑凝重,转化为轻松自信,乃至战略和战术上的俯视。
亦如大帅所言,中原虽富,大汉虽广,然而不过是一只,疲软的泥足巨人罢了...
虚有其表,自顾不暇,能发挥多少实力,又有多少战争潜力可挖...
南线诸侯联军,虽然号称百战精锐,甚至有强兵三十万众,
然除了开战之初,展现了高昂的战意,和狂突猛进的进攻外。
后面夏军节节据守,步步消耗,战事僵持后,汉军各部便开始后继乏力,没了以往的精气神。
哪怕是以凶残悍勇着称的西凉军,此时开始有意识的保存实力。
现在的董魔王,经过初期的狂突猛进,在夏军的坚城下碰的头破血流。
六万西凉本部精锐,在以往攻城的过程中,战死了一万多,可谓是损失惨重。
董卓现在做的最多的,就是驱使地方的杂牌汉军,与夏军攻城消耗...
很显然,经过之前的较量,董卓已然认识到了夏军的难缠,和防守的强悍之处。
仅凭西凉军目前的力量,别说什么先入并州者为王,能不能突破箕关防线,都是未知数...
与其损耗自己手中的本部实力,还是驱使各地诸侯武装攻城消耗,来的更加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