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左宗棠看着拉进军营的100门大炮和成箱的弹药,听着师爷的报告,得知刘勇强裁撤了全部乡勇,现在还打算把所有枪炮卖掉,他不由有点怀疑自己的眼光。

“难道他不是一个狼子野心之辈?”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有可能是韬光养晦,可把刀枪卖了,马杀了,这怎么看都更像是自废武功。不太像是一个狼子野心的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他还说什么?”

“他问左帅还要不要枪炮,他哪里有够四万人用的。”

左宗棠大惊,武装四万人的洋枪洋炮,这怎么能落在一个团练头子手里。

“要,都要。他开什么价?”

价格都不重要了,就算对方比洋人卖的还贵,也得买下来。

“他说那些枪炮用过,便宜给左帅。炮一门300两,枪一杆30两,弹药另算。”

“这便宜吗?”

师爷用力点头:“便宜。这些炮您也看了,都是铜炮,化了铸铜钱,都值一百多两。卖给周大人的时候,一门500两。”

左宗棠这才相信刘勇强给他打了折扣。

却不知道刘勇强急着出手这批军火都急疯了,因为科利的下一批军火已经到了印度,最快半个月就能送到厦门,库房都要堆不下了。

卖军火只能卖给湘军集团,他希望湘军早日剿灭太平军,结束这场浩劫。而且这跟他想到的时机有关。

他不能等待太久,他在建宁府的号召力,能持续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但无法长久保持下去。他安顿的那些徒弟、军官,总会慢慢流失。太平村的那两万人倒是可以用,他们困在山区,哪里都去不了,但召集他们非常困难,每一个山村都要经历几天甚至十几天的路程,这严重影响了召集的速度。要将所有人召集起来,通过传达信息,至少得三个月时间。

综合太平军被剿灭后的历史动向,他在历史的缝隙中看到了一次机会。

太平军覆灭后,湘军直接裁撤,这个最大的军事集团自废武功,成全了曾国藩的忠孝之名,将他的声望推向了顶端;左宗棠会前往西北平乱,继而去收复伊犁,建设新疆,十年内都回不来。所以太平天国覆灭后,江南地区将没有什么重兵集团,只有李鸿章还没有成军的少量淮军,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如果能拉起四万大军,直接北上,攻破北京都不是问题。

所以太平军必须尽快覆灭,湘军尽快裁撤,左宗棠尽快赶赴西北,这些时机才能出来。

从科利这里得到的商业情报,上海的奸商们此时正在大量给太平军快速输血,李秀成大把撒银子,洋人几千几千的卖枪炮。甚至有白人退伍士兵加入太平军,帮李秀成训练军队。

只是此时的大客户左宗棠却没银子。

“300两?30两我也买不起啊!”

他不由苦笑一声。

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主意:“那位刘大人现在还要茶叶吗?”

他记起周天受跟刘勇强是用茶叶换的军火,师爷没提回扣的事情,他还不知道刘勇强有多厚道。

师爷打包票道:“肯定还要。刘大人在厦门跟洋人做买卖,没有不要茶叶的道理。”

“做买卖?”

左宗棠突然轻松的笑了。

原来这是个吕不韦啊。亏他还以为对方是狼子野心,是曹操那样的枭雄。骄傲的左宗棠瞬间根据对方的身份,做出了略微带有偏见的判断。联想到对方的一系列行为,明白他所谓的勤王只是投机取巧,以为遇到了吕不韦的奇货可居,却没想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即便对方没有威胁,那批军官也要拿到手里,更何况对方是个商人,自己不买,粤匪可就也买走了。

“劳烦师爷在跑一趟。跟他讲我给他茶叶,他有多少枪炮我都要了。”

之后左宗棠快速写了几封信,一些写给在湖南的朋友,一封写给了曾国藩,曾国藩现在可是两江总督,弄几万担茶叶应该不难,他在湖南这么多年的精英,湖南各地官员、士绅都不会给面子,弄十万担都不是问题。按照现行的茶叶行情,这些茶叶应该够了。

新的军火终于到了厦门。

刘勇强验货后很满意。

十万支1853式,这真是好枪,作为前装线膛枪,几乎没有缺点。这是第一批,刘勇强忽悠科利他已经打通了军队的渠道,需要30万支,他猜测30万支步枪,美国人吃得下。

“我留四万支,其余卖给美国人!”

“卖给美国人?”

科利疑惑。

“你不知道美国开战了吗?”

美国南北战争今年四月打响,刘勇强一直等待这个机会,上次听到现代战争这几个字,他兴奋的都要颅内出血了。发美国人战争财的机会可不多,可能就这一次机会。

“可是他们现在也没有大规模对外采购军火。给的价格也很一般。”

那是因为这场战争才刚刚打了半年,双方军队规模都还很有限,都在尽量追求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试图通过快速攻占对方首都结束战争。都是现役小规模精锐部队的快速突进,还没打成胶灼的全面战争。七月多刚刚发生的开战以来的最大一场战斗,双方动员的兵力不过三万多人。

“那就等他们开出让人满意的价格。在一支步枪给100两之前,不要出手。”

他相信美国人会给这笔钱的,因为大批量的军火可能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

所以,量大,现货,会有溢价。

为什么上海的步枪价格,在太平军占领苏州之后,快速被炒到100两银子,这跟美国南北开战未必没有关系。因为美国人已经开始挥舞大把的美元,在欧洲市场上采购武器。

“我更期待中国的客户。你不了解美国,他们北方有相当不错的工业,可以自己生产武器。南方人虽然喜欢种棉花,但是对武器有超乎寻常的热爱,他们的武器工厂优先发展,美国枪很不错,有些我也挺喜欢的。”

科利暗示南北方都不会缺武器。

确实,美国后来一大批世界有名的军火公司都位于南方,南方始终优先发展军工业。

可那是还没打急,一战时期的工业水平都无法保证最激烈时的军火供应,更何况此时。

“这批枪是我订购的。反正我不同意,就不能出售。”

科利立刻反对:“你只付了很少一部分定金。我可以违约的。真的不要期待美国人采购军火,欧洲不会坐视美国的战争无限延长下去的。我在报纸上读过,欧洲大国都希望能够斡旋南北双方,从而重新获得在美国的影响力。还有,这场战争时间应该不会太长,南方人可能会在90天之内结束战争。他们占优势!”

90天是南方的叫嚣,似乎历史上叫嚣多少天消灭敌人的,最后都没什么好下场。

“好吧。我会尽快把尾款付清的。”

20两一支,十万支不过六七万担茶叶的事儿,左宗棠和曾国藩还没这么点面子?

不过南北战争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步枪大炮,军舰双方都有需求,只是看科利的样子,他大概是不会赞同制造军舰的,除非自己能订购。可这玩意太费钱,刘勇强也订不起。

但湘军可以了。

“对了。我的客户告诉我,他们想订购一批军舰,你的造船厂能建造吗?”

“是我们的造船厂。”

“对,我们的造船厂。”

刘勇强也入股了造船厂,同样是大股东,这可是吞金兽,至今订购的上百万两机器还没有付清尾款,当然,最后一批机器也没有完全到货。

“你让我们尊敬的客户放心,我们的造船厂可以生产世界上任何军舰,最先进的。我聘请的工程师都是最优秀的,一流的!”

科利满嘴跑火车,刘勇强可不相信一流的工程师会跑到中国来,这样的人才,在欧洲也是宝贝疙瘩。不过能聘请到二流技术人员,生产出三流蒸汽军舰,应该也卖得出去。战争中谁还那么讲究,能开起来,能放炮就行。

“我希望我们的工程师能尽快拿出图纸,让我们的客户审核一下。”

“放心,我马上派人去。真可惜,两地之间没有电报。这点真比不上印度!”

英国殖民期间,印度一直算是亚洲先进地区,第一个通火车,第一个通电报。

左宗棠没让刘勇强失望,那位师爷又来了。

“胡师爷,欢迎欢迎。”

“左帅希望用茶叶付款。”

早给左宗棠算准了,湘军找各地巡抚总督要点银子,跟要命似的。除了湖南,真没几个配合的,湖北都算模范了,也时不时拖欠,去年就一分钱没给。这是这位师爷说的,他叫胡雪岩。

胡雪岩总会跟左宗棠碰头,刘勇强以为他们走的是正常渠道,不知道的是,这位师爷其实根本就不是周天受的师爷,他只是给周天受的师爷跑腿的。也不知道他早先是想去投奔曾国藩的,被曾国藩推荐到了左宗棠那里。

兜兜转转,一对搭档还是碰面了。

“当然可以。”

“其实在下有个小小的建议,其实生丝在上海也十分受欢迎。”

“我明白。我可以帮你联系。”

一问科利,生丝他也收,因为是比较抢手,好出货的大宗商品。原因是欧洲爆发了桑蚕疾病,法国和意大利生丝产量不断下降。

接受了左宗棠的付款方式,3000门大炮直接脱销,不过科利在法国还订购了1万门,有些还没生产出来。这批大炮,刘勇强打算全部卖给美国人,都不用发到中国。

此时已经到了十月间,距离刘勇强来厦门避难,整整过去了三个月。

接连收到好几个重磅消息,咸丰死于热河,曾国荃攻克安庆,紧接着是李秀成包围杭州城。浙江巡抚四处求救兵,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找到了刘勇强这里,福建巡抚四处找他,希望他能召集两千乡勇赴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