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异世界召唤 > 第220章 拿下临泉郡(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报,禀将军,城外有一人自称是密探,求见将军!”

“密探?”临武城守将闻言有些震惊,但也心生疑虑。

“密探来我临武城干嘛?”

“禀将军,此人自称有大事禀告!”

临武城守将听闻此言后,略微思考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让此人进城。

没过多久,这个密探便来到了临武城守将的面前。

“说吧,究竟有何大事要禀告本将军!”临武城守将一脸严肃地问道。

这个密探见状,赶忙汇报道:“启禀将军,属下在奉命朝着琹国边境进发的途中,偶然间在临夏城周边的树林中发现了一群正在砍伐树木的敌军。”

“属下经过仔细辨认,发现这些士兵身上所穿的战甲并非我玚国之样式,因此属下怀疑这可能是琹国的兵马已经悄悄潜入我国境内,并企图对临夏城发起攻击。于是,属下不敢耽搁,立刻飞奔至临武城向您求援。”

“琹国兵马入境攻打临夏城?”临武城守将闻听此语,不禁感到有些惊讶。

然而,看着眼前这位密探神色慌张、焦急万分的模样,临武城守将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考虑再三后,他决定派遣使者使用秘术传音,迅速与临夏城的于箐取得联系,询问一下那边的具体情况。

毕竟当初纪凌尘将他调至临武城的初衷,正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临夏城的安危。

临夏城,于箐在听完手下传达临武城守将的消息之后,仔细思考一番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临武城北上支援。

毕竟这支“琹国兵马”来势汹汹,气势如虹,锐不可当,甚至在他们抵达临夏城以前,自己这边对于这支兵马的相关信息竟然一无所知!若是这支兵马还有其他阴谋诡计或者后招,那么临夏城恐怕很难守住啊。

而且,反正临武城的兵马本来就是纪凌尘派遣过来协助自己镇守临夏城的,调动这些兵马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毕竟只要能保住临夏城不被攻破,那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于箐思考完毕之后,便爽快地同意了临武城守将来率领军队北上支援临夏城。

而当临武城的守将得知这个消息竟然是真实可靠的时候,他当场就坐不住了!起初,这位守将还怀疑那位密探是个冒牌货,故意编造谎言来欺骗自己呢,正打算好好核实一下密探的真实身份。

谁曾想,还没等他开始行动呢,倒是从临夏城那边传来了确凿无疑的消息——琹国兵马入侵攻打临夏城确有其事!

此时此刻,临武城守将已经无暇顾及临武城的安全了。他当机立断,迅速调动城中所有的兵马,准备向北进发,支援临夏城。

至于临武城的安危,现在已经顾不上了。与临夏城和临武城相比,显然临夏城更为关键!毕竟,即使自己失去了临武城,最多也就是被降职而已;但如果丢失了临夏城,影响到纪凌尘进攻北地郡,那可就不是降职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这位临武城守将已经顾不得去核实这个密探身份的真假了,他一把拉住密探,毫不犹豫地一同踏上了北上之路。这样一来,如果途中发生什么意外,自己还能把他当作挡箭牌,也算不吃亏!

密探本来还想开口说些什么,表示愿意一起前往,并在路上给李存孝传递消息。然而,没等他说话,临武城守将就二话不说,直接带着他出发了。这让这密探心中不由涌起一股感动之情!

“放心吧,等会儿一定会让你死得痛快一点!”这黑冰台装扮的玚国密探心中说道。

“禀都督,攻城器械已经打造完毕了!”一名将领模样的人恭敬地说道。

常遇春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然后沉声道:“把它们拉出去,给临夏城上的玚国兵马好好看看。”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属下遵命!”那将领领命而去。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惊呼声突然传来:“不好啦!将军!”

于箐听到声音,心中一惊,连忙拦住那名士兵,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如此惊慌失措!”

那士兵喘着粗气,脸色苍白地道:“禀将军,属下刚才看到城外的敌军已经将攻城器械打造完成,并且正在朝我们临夏城进发!”

于箐闻言,不禁大吃一惊,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竟然来真的?”

他原本以为这支所谓的“琹国兵马”不过是来虚张声势,摆出一副要攻城的样子,以此来威慑临夏城,防止玚国对琹国内部的某些情况产生干扰。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真的打算发动攻击。

“不对啊,他们琹国难道就不怕彻底与我玚国闹翻吗?”于箐喃喃自语道,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实在想不通,琹国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于箐顾不上再听手下的回答,急忙登上城墙,极目远眺。

果然,如那士兵所言,城外的敌军正浩浩荡荡地向着临夏城推进,那些巨大的攻城器械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向城内的人们宣告着一场血腥战斗的即将到来。

于箐此刻的面色变得异常凝重起来,他紧紧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装备战斗!”

随着于箐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行动起来,迅速集结并准备好各种武器装备。他们深知即将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不敢有丝毫懈怠。

紧接着,于箐急忙调遣大量军队前往各个关键位置,加强城墙的防御工事。他明白敌人的实力不容小觑,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保护临夏城。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常遇春并未直接发动攻击。他只是派遣手下的将领率领着那些攻城器械在临夏城下缓缓移动,似乎在试探着什么。这种举动让于箐感到十分困惑,但同时也让他心生警惕。

更让于箐担忧的是,这支来自‘琹国’的兵马竟然能够如此神秘地出现在临夏城外,仿佛从天而降一般。这意味着很可能还有其他的‘琹国兵马’潜藏在附近的某个角落里,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发动袭击。一旦临夏城放松警惕,他们就会趁机杀出,给于箐带来沉重的打击。

尽管于箐已经猜测到这支‘琹国兵马’可能有着围点打援的企图,但他别无选择。毕竟,临夏城内储存的粮草关系到纪凌尘二十万大军的生计问题,甚至还影响到琰国与琹国边境地区的粮草调配。如果失去这些粮草,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何况在战争中,时间往往决定生死!每一刻都可能夺取无数士兵的生命!

因此,此时此刻,即使要牺牲临武城的兵马,也要弄清楚这支“琹国兵马”是否暗中隐藏了其他的兵力。

换句话说,这临武城的三万兵马实际上是充当先锋部队的角色!(这三万兵马中,原本就有五千驻守临武城的士兵,再加上从临泉郡调来的两万五千兵马)

如果这临武城的三万兵马遭遇任何不测,那就意味着这支“琹国兵马”肯定还藏有其他的伏兵。

这样一来,从其他州郡调遣而来的援军就能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甚至可以等各路军队集结完毕后,再一同前往支援临夏城。

如此一来,即使敌军援兵众多,但只要我方做好充分准备,就不必担心隐藏在暗处的“琹国兵马”设伏。

倘若那临武城的三万兵马能够平安无事地抵达临夏城,那么就意味着城外的“琹国兵马”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待那时,我方大可出城反击!于箐想到这里,果断下达命令,派人催促临武城守将加速率领军队北上增援。

此时,接到临夏城于箐命令的临武城守将,已无暇顾及黑冰台乔装打扮的密探,立刻指挥大军向临夏城疾驰而去。

“将军,黑冰台传来消息。”一名黑冰台成员匆匆跑到李存孝身边报告道。

“哦?有何消息?”李存孝连忙问道。

“他说,临夏城的于箐已经下令让临武城的兵马加快行军速度,迅速支援临夏城。据估计,再过半个时辰,临武城的兵马即将到达此地。”

李存孝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过头来,对着身旁的将领沉稳地吩咐道:“做得很好!现在立即传达我的命令,让所有人都做好准备,一旦听到响箭的信号,就立刻发动攻击!”

将领恭敬地应道:“遵命!”然后转身离去,迅速将指令传递给其他士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个时辰后,临武城的三万兵马终于抵达了李存孝精心布置的埋伏地点。

然而,此时的临武城守将心急如焚,一心只想尽快赶往北方支援临夏城,完全没有留意到周围环境异常安静,毫不犹豫地指挥着大军加速通过这条狭窄的道路。

李存孝却十分冷静和有耐心,他一直默默观察着敌军的行动,一直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直到临武城的兵马已经走过了一半路程时,他才下达命令,让人放出响箭。

刹那间,尖锐刺耳的响箭声响彻整个狭窄的道路,仿佛要撕裂空气一般。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有些紧张的临武城守将瞬间惊醒过来。

“不好!我们中计了!大家小心!快快加强防御!”守将惊慌失措地呼喊着,但为时已晚。

几乎与此同时,道路两旁突然涌现出无数的弓箭手,他们拉满弓弦,将密集如雨的箭矢射向敌人。箭雨铺天盖地而来,带着凌厉的劲道,让人防不胜防。

不仅如此,还有大量沉重的石头从天而降,如同陨石般砸向临武城的军队。这些石头威力巨大,不少士兵被砸得头破血流,甚至当场毙命。

一时间,狭窄的道路上杀声四起,尘土飞扬。临武城的军队陷入了混乱之中,士兵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躲避着箭雨和落石的袭击。而李存孝则率领着自己的部下,趁势杀出,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阵。

李存孝心急如焚,他深知时间对于战局的重要性,若不迅速结束战斗,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手提禹王槊和毕燕挝,勇猛地冲向临武城守将。

两军对垒之际,主将的生死往往关系到整支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一旦主将阵亡,士兵们的信心必将受到沉重打击,斗志消沉,战斗力也会随之骤减。更有甚者,一场激战的胜负,可能仅仅取决于一名主将的生死!

而这位临武城守将,自战争伊始便挺身而出,指挥着大军调兵遣将。然而,他的身影却未能逃过李存孝锐利的目光。

李存孝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冲入三万临武城兵马之中,浴血奋战,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血路,直逼临武城守将面前。

面对如此勇猛的李存孝,临武城守将不禁心生恐惧,身体微微颤抖起来。但身为一军之主,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绝不能在此刻退缩不前。于是,他鼓起勇气,抄起手中的兵器,毅然朝李存孝扑去。

李存孝对临武城守将的勇气深感钦佩,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全力以赴地迎战。只见他挥动禹王槊,猛力一击,那强大的力量瞬间将临武城守将打得粉身碎骨、血肉横飞。

“敌将已死!投降不杀!”李存孝怒吼一声,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和霸气,仿佛能够震慑天地。

道路两侧的士兵们听到这句话,也纷纷跟着李存孝一起怒吼起来:“敌将已死!投降不杀!”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如同雷鸣一般,震耳欲聋。

这些临武城的兵马们看到如此英勇的李存孝,心中不禁生出敬畏之情。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李存孝一击就将自己的主将砸碎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再也没有了反抗的勇气。

此刻,李存孝又发出了让他们投降的命令,这对于那些已经心生恐惧的士兵来说,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于是,大部分的临武城士兵都选择了主动配合,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向李存孝投降。

然而,仍有一些顽固不化的临武城士兵不肯屈服,他们继续与李存孝的军队苦苦鏖战。李存孝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手中的长槊猛地一挥,直接将这些冥顽不灵的敌人打得血肉横飞,变成了一团肉泥。

见到这一幕,其他的临武城士兵更加惊恐万分,他们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之心,纷纷跪地求饶,表示愿意归降。李存孝看着这些投降的士兵,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