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异世界召唤 > 第221章 拿下临泉郡(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如何处置这些降兵就成了另一个大问题。这些降兵数量众多,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但如果收编他们,又需要考虑到忠诚度和管理难度等因素。这让李存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过好在常遇春在临走之时,便给李存孝留下了一个锦囊,说是等李存孝对俘虏一事犹豫不决之时,便可打开,见计行事。李存孝深知常遇春足智多谋,便毫不犹豫地拿出锦囊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就一个触目惊心的大字——杀!

看到这个字,李存孝心中不禁一紧。李存孝性格本就狂傲,对于屠杀俘虏之事本就有些不屑,此时也是十分抵触。

然而,李存孝也明白战争的残酷性和必要的决断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意识到常遇春的建议或许是当下最为明智的选择。

于是,李存孝当机立断,决定按照常遇春的计策行事。他派遣士兵迅速将临武城的降兵全部聚集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与此同时,他们搜刮了降兵们身上的武器战甲,以削弱其反抗能力。接着,李存孝又精心部署了大量的弓箭手,让他们在道路两侧埋伏待命。

这些降兵此时仍沉浸在战败的沮丧之中,心情沉重,士气低落。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等待他们的竟然是如此悲惨的命运。他们毫无防备地被驱赶到这条看似普通的道路上,全然不知自己已步入死地。

当一切准备就绪,李存孝毅然挥手示意,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刹那间,无数支箭矢如雨点般从道路两旁呼啸而至,形成一场密集的箭雨。降兵们惊恐万分,眼见着夺命之箭铺天盖地而来,却已无力躲闪。

一时间,惨呼声、求饶声响彻整个战场。然而,李存孝的决心已定,他必须为大局着想,不能心慈手软。这场血腥的屠杀成为了他无奈之下的决策,也是为了确保军队安全和稳定所付出的代价。

李存孝见降兵即将被屠杀殆尽,毫不犹豫地带领亲卫和部分士兵换上玚国士兵的服饰。为确保稍后战斗时能轻易辨别己方人员,他们在手上绑上黑布作为标识。

接着,他命令一名将领率领五千骑兵和一万步兵假扮成追杀临武城“溃兵”的模样。而他则亲自率领已乔装打扮的临武城溃兵,朝临泉郡城进发。

又令剩下的士兵解决完这些降兵之后,分出少量士兵处理完这些降兵尸体,其余的兵马赶紧前去占领几乎空城的临武城。

与此同时,常遇春也获知了李存孝的伏兵计划已然成功。他立刻下令让大军将那些临时制造的攻城器械拖回临夏城视线之外的地方,然后全部拆除并堆叠在一起。

打算到了夜晚,把这些器械将被伪装成营地中的照明火把等物品,继续让临夏城保持警戒状态。然后趁此机会,常遇春率军迅速返回临武城。

临夏城城墙上的于箐焦急地等待着“琹国兵马”的进攻,他心中充满疑虑和担忧。然而,由于担心被敌人察觉,他不敢轻易派遣士兵出城打探情况。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幕悄然降临。

夜间,常遇春展现出了谨慎和智谋。他特意留下一队兵马,将那些木材点燃,巧妙地伪装成营地中的照明物。随后,他亲自率领大部队悄悄离开了这片区域。

于箐原本计划在夜晚派遣间谍前去窥探这支神秘的“琹国兵马”,但当他看到对方如此小心翼翼,甚至连夜间的火把都异常明亮时,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恐惧。面对这种情形,他犹豫不决,最终决定暂时不冒险派出探子,以免引起对方的警觉。

就这样,一夜平静无事地过去了。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临夏城的城墙上,于箐仍然没有等来“琹国兵马”的攻击。

他开始猜测对方是否在暗中策划某种强大的攻城器械,于是更加警惕起来。与此同时,他对城墙的防御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升级,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威胁。

不仅如此,对于从玚国周边郡县赶来支援的军队,于箐下达了更为紧迫的命令,催促他们加速行军,并保持高度戒备。

同时,他还在不断与临武城的守将保持紧密联系。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至正午时分,那临武城守将却仍旧杳无音讯、毫无回应。

于箐至此心中已然明了,临武城的三万兵马恐怕已是凶多吉少、遭遇不测。

于是乎,他当机立断,立刻传下命令,要求其余周边郡县赶来支援的兵马迅速集结起来,而后火速支援临夏城,以防落入“琹国兵马”设下的陷阱,遭受其围点打援之计。

不仅如此,于箐同步派遣使者前去联络身处琹国境内的玚国密探,务必打探清楚究竟是哪一支琹国兵马胆敢如此大胆,竟敢秘密潜入玚国境内。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自己也好提前有所防备。

否则,如果一直处于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迟早都会露出破绽。唯有洞悉敌军将领的真实身份和战略意图,自己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防御策略,而非这般盲目且机械性地防守。

就在此时此刻,李存孝率领着那群溃败之兵抵达了临泉郡城外,疲惫不堪地喘息着。他们的身影显得狼狈不堪,仿佛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

临泉郡太守站在高耸的城墙上,远远地望着这支突然出现的溃军,脸上写满了疑惑和惊愕。他瞪大眼睛,试图弄清楚这些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太守并没有犹豫太久。他迅速做出反应,下令关闭城门,并对着那群溃兵大声呼喊道:“你们是谁的麾下?为何会到此地步?”

李存孝见状,心中略有疑虑。他担心自己会误认对方的身份,于是当即示意身旁的黑冰台成员仔细辨认一下,以确保万无一失。

黑冰台的成员们不敢怠慢,纷纷定睛观察起来。片刻之后,其中一人高声喊道:“禀太守,我们是临武城的兵马!”

“临武城?”太守听闻此言,眉头皱起,语气严厉地质问道:“你们不是应该北上支援临夏城吗?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听到太守的质问,一名士兵连忙上前,声音中带着惶恐和悲愤,回答道:“禀太守,这一切都是‘琹国’的阴谋诡计啊!他们在我们北上支援临夏城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伏兵,对我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如今,临武城已经落入了敌军的手中!”

“要不是我们跑得快,恐怕现在早就成为了‘琹国’兵马的刀下冤魂了!”另一名士兵补充道,眼中闪烁着恐惧和愤怒的光芒。

太守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程度远超乎想象。原本计划中的支援行动竟然遭遇了敌人的伏击,而临武城也不幸失守,这无疑给整个战局带来了巨大的变数。他必须尽快采取措施,保卫临泉郡的安全。

“还有啊!太守大人!您快看呐!那‘琹国’的兵马这会儿正在追杀我们呐!求求太守大人快快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吧!”

这黑冰台的喊话声简直是撕心裂肺,听得这临泉郡城的太守都不禁有些动容了。

然而,就在这时,李存孝事先安排好的一万五千名兵马突然出现在了太守的视线之中。见到这一幕,太守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开启城门,让那些溃败的士兵们进城。

没办法啊,现如今这临泉郡城里仅仅只有五千名士兵,又能够坚守多久呢?

尽管这些溃逃而来的士兵看上去人数不足一千,但毕竟聊胜于无嘛!多一些人马守城总归是好的。

而且不就是区区几百名溃军罢了,他们又能闹出多大的动静来呢?

正当临泉郡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之际,李存孝毫不迟疑地率领着他手下的这几百人迅速冲到了城门处。

李存孝一抵达城门处,便朝着那位正在奋力拉开城门的玚国士兵轻轻拍了拍肩膀,微笑着说道:“兄弟,多谢啦!”

“不用讠……”

李存孝的手如同铁钳一般紧紧地捏住了这名士兵的脖颈,他微微用力,只听“咔嚓”一声脆响,这名士兵的颈椎骨瞬间断裂,脑袋歪向一边,当场气绝身亡。

随着李存孝的出手,那数百名“溃兵”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身手矫健,动作敏捷,如同一群饿狼扑向羊群,眨眼间便将城门牢牢控制住。

眼看着“琹国兵马”越来越逼近临泉郡城,太守心急如焚,不断催促士兵们赶快关闭城门。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一阵骚乱声传来。刹那间,他恍然大悟——这几百名所谓的“溃军”必定是“琹国兵马”伪装而成,其目的就是要骗开城门!

想到这里,太守懊恼不已,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他立刻下令调集城中所有的兵马前往城门,企图消灭这些“溃兵”。

此刻,李存孝手握着禹王槊,孤身一人朝着临泉郡的五千兵马冲杀过去。他的身影如同鬼魅般穿梭在敌军之中,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毙命。

与此同时,其他士兵则奋力将城门拉开更大,并严密防守,以防临泉郡的兵马从侧面迂回过来重新夺回城门。

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可以迅速夺回城门的临泉郡太守却迟迟得不到前方士兵的汇报。他焦急地朝城下望去,惊愕地发现竟然有一个人在自己的五千人马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英勇异常。

“这!这……”这太守一瞬间竟然呆立当场,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一般。

只见李存孝手持禹王槊,如入无人之境般杀穿了那号称五千人的军队。他孤身一人,却成功地挡住了这五千兵马前进的步伐,让他们无法夺回城门。

这些士兵们何曾见过如此勇猛无畏的人?当下被杀得心惊胆战,甚至有些士兵已经不敢再直视李存孝所在的方向。

眼看着“琹国兵马”越来越逼近,而自己这边的兵马又被拖住,城门始终无法关闭。这太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但内心的忠诚又不允许他眼睁睁地看着临泉郡落入他人手中。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提起一把锋利的长剑,迅速走下城墙,径直朝着已经杀红了眼的李存孝猛扑过去。

李存孝眼见此景,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挥动禹王槊将长剑拨开。紧接着,他顺势一劈,禹王槊带着凌厉的风声划过空气,瞬间就让这太守命丧黄泉。

那些士兵们目睹着自己的太守被李存孝一槊击毙,顿时心中最后一丝反抗的念头也烟消云散。

李存孝眼神凌厉如刀,带着森冷的杀意,扫视着眼前这些临泉郡的兵马,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炸响:\"还有谁!!!\"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一片死寂,无人敢于应答。

李存孝再次高喊:\"放下武器,可免一死!\" 这句话仿佛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让那些原本紧握兵器的临泉郡兵马们心中一阵颤抖。

话音未落,只见这些兵马纷纷丢弃手中的武器,如同潮水般退去。仅仅片刻之间,他们便已全部投降。

李存孝深知此时仍不能掉以轻心,他紧紧盯着这些降兵,双眼闪烁着警惕的光芒,同时等待着自己的兵马尽快赶到城内支援。

没过多久,一万五千名精锐兵马如旋风般疾驰而入,迅速控制了局面。

李存孝立即下令收编这些降兵,并派遣专人接管郡城各处要害,确保万无一失。紧接着,他亲自率领部众彻底攻占了整座郡城,严阵以待,只等常遇春归来。

不出三日,常遇春果然如预期般赶回。他风尘仆仆地踏入城中,顾不上休息,立刻向李存孝询问起占领临泉郡城后的情况。

李存孝如实地将所发生的一切报告给常遇春,没有丝毫隐瞒。常遇春听后却只是摇了摇头,随即下达命令,调遣大批士兵对整个临泉郡内所有可能存在反抗势力的地方展开血腥屠杀,甚至连那些已经投降的士兵也未能幸免,惨遭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