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异世界召唤 > 第219章 常遇春用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薛仁贵慢慢地走到王心溪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轻声说道:“心溪,做得好!真是太出色了!”

王心溪微微一笑,回应道:“大哥,我总算是不负所托!”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自豪和欣慰。

此时,萧鼎的脸色却异常难看,但是他迅速收敛起自己的情绪,转向薛仁贵,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薛都督,恭贺您获得这场胜利!”

薛仁贵嘴角微扬,笑着回答道:“同喜同喜啊!”然而,这句话却让萧鼎的脸色再度变得极为尴尬,甚至有些愤怒。但幸运的是,萧鼎毕竟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并没有因为薛仁贵的这句话而发怒。

萧鼎深吸一口气,稳定住情绪,继续说道:“薛都督,今天确实是我们输了。”他的声音带着不甘和无奈。

接着,他话锋一转,目光坚定地看着薛仁贵,说道:“不过,战争尚未结束,最终的胜负还难以预料呢!”言语之间,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决心。

薛仁贵听后,只是淡淡一笑,回应道:“萧将军,很多事情的确难以预测。”他的眼神平静而深邃,似乎早已看透了一切。

萧鼎转头看了一眼薛仁贵,又将目光投向夏国阵营中的那些刚刚参战的将领们,然后努力拼凑出一个微笑,说道:“那是自然,有些事情,谁也说不准!”他的话语中虽然流露出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

随后,萧鼎便带着心有不甘的胡觅回到了自己这边的阵营中。

“鸣金,收兵!”

“遵令!”

薛仁贵也同样挥手:“回城!”

——

“老常,这就是临泉郡啊!”李存孝在经过与黑冰台成员仔细核对后,终于确定他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常遇春则立刻要求黑冰台成员拿来临泉郡的地图。毕竟,黑冰台专注于收集大夏以外的情报,李儒早已下令让他们提前绘制好附近玚国、琰国、琹国以及南蛮临近夏地的州郡县乡的地图,以便将来进攻时使用。

尽管这份地图并不完整,但对常遇春来说已绰绰有余。他仔细研究过地图后,指着临泉郡问道:“这里有多少兵马驻守?”

黑冰台成员听到问题后,回答道:“目前估计只有五千左右的兵马。”

“目前?”

常遇春对黑冰台成员的回答感到不满。在战场上,任何信息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他需要的是准确无误的数据,而不是模糊不清的猜测。

黑冰台成员赶紧补充说道:“禀常都督,这临泉郡原本有三万兵马,在不久之前,这林泉郡内突然调集了两万五千兵马前往临武城。”

常遇春闻言,眉头紧紧皱起,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突然调兵?这可不是一件寻常之事啊……”他一边喃喃自语着,一边陷入了沉思之中。

“没错!”黑冰台成员语气肯定地点头应道。

常遇春沉默片刻后,开口问道:“北地郡如今情况如何?”

黑冰台成员回道:“禀常都督,北地郡之前曾击退过玚国一次进攻,但之后,玚国大军就一直在和北地郡对峙,并未再次出兵。”

常遇春微微颔首,表示了解,然后继续思考着刚才的问题。片刻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说道:“我觉得,这应该是纪凌尘的命令。”

李存孝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不解地问道:“纪凌尘?他调临泉郡的兵马去临武城干什么?难道他有所图谋不成?”

常遇春嘴角泛起一抹冷笑,解释道:“调兵至临武城或许并不重要,但你们别忘了,临武城距离临夏城可是相当近的。”

“如今纪凌尘首战受阻,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行事,稳扎稳打才行。毕竟战争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不能步步为营,很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

“而要想打持久战,充足的粮草供应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没有足够的粮食和物资支持,军队很难持久作战。恰巧,临夏城正是玚国大军存放粮草辎重的重要据点之一。”

“尽管北地郡的张刺史未必会冒险出兵突袭临夏城,但纪凌尘心里清楚,景略先生的行踪飘忽不定,极有可能像上次那样,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北地郡。这种不确定性让纪凌尘忧心忡忡,他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

“因此,为了确保临夏城的安全无虞,纪凌尘自然是要加倍小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纪凌尘恐怕不会料到,他做了充足的准备保证临夏城安然无恙,但出事的竟然会是临泉郡!”常遇春笑道。

李存孝听到这话后,盯着地图沉思片刻,然后开口说道:“伯仁,你看这里,虽然临武城位于临泉郡的边陲地带,但它距离临泉郡城不过区区二十里而已。”

“而且这临泉郡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城中哪怕只有五千士兵,只要指挥得当,抵挡住我军进攻一段时间绝对不在话下。”

“倘若让临武城提前知悉临泉郡的局势,他们发兵增援,甚至从玚国周边郡县调遣兵力前来援助,那对于我方而言,将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啊!”李存孝的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常遇春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嘴角轻扬,笑着回应道:“敬思啊,谁说本都督打算强攻临泉郡城了呢?”

“嗯?这是何意?”李存孝不禁心生疑惑,眉头微皱。

常遇春伸手指向临武城,转头对站在一旁的黑冰台成员问道:“你们可曾了解临夏城内的具体状况?”

黑冰台成员迅速回答:“回常都督的话,属下对此自然有所了解。”他们的语气自信而坚定,显然是经过了充分的情报搜集和分析。

“这临夏城内共有五万兵马,其主将为于箐,据说乃是一名宗师四重的老将,实力非凡。”黑冰台成员说道。

“哦?这个于箐性格如何?”常遇春饶有兴致地问道。

黑冰台成员回道:“禀常都督,这个于箐征战多年,用兵谨慎,最擅长防守。性格嘛,比较自傲。”

李存孝一脸茫然:“伯仁,你这是又有什么想法了?”

常遇春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敬思,本将打算分兵出击。”

“分兵?”李存孝惊讶地问道。

“没错!”常遇春指着临夏城,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个于箐性格自傲,所以若是我军只派五万兵马前去攻打临夏城,于箐自然不会让临武城的兵马北上支援临夏城的。”

“但若是让黑冰台装作玚国密探前往临武城,通知其守将,说我军已经派出十万大军攻打临夏城,那么这临武城的守将必然会心生警惕,自然会派人用秘术传音询问临夏城是否需要支援。”

“而即使于箐自傲不已,但为了保证临夏城的安危,自然也不会拒绝临武城的支援。如此一来,我们便可趁机攻下临武城!”

常遇春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后,我们只需在临武城和临夏城之间的道路上设下伏兵,静待敌军上钩,如此一来,必定能够大获成功!紧接着,我们就可以趁势夺取临武城。”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派遣一批士兵伪装成临武城的逃兵,向临夏城逃窜。而在这些逃兵的身后,再安排一支军队紧紧追赶。这样的场景一旦被临泉郡的郡守看到,他必然会下令打开城门,接纳这些所谓的“溃兵”,以便增强守城的力量。”

“然而,这正是我们精心策划的计谋,当他们收容这些“溃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内外夹击,一举攻下临泉郡!”

李存孝听闻此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当即兴奋不已地说道:“伯仁,就由我来装作溃军混入临泉郡城吧!”

常遇春仔细核对了一下时间后,胸有成竹地说道:“敬思,明日本都督便亲自率领五万精锐之师前去攻打临夏城。”

接着,常遇春又详细地布置道:“待本将开始对临夏城发动攻击之时,本都督会让黑冰台的密探迅速通知你。”

“到那时,你只需提前在临武城通往临夏城的必经之路设下伏兵。等我们大获全胜之后,你就可以亲自换上玚国士兵的战甲,带领一部分兵马装作惊慌失措的溃军,直接向临泉郡城进发。”

“与此同时,你再派遣得力部将统率大军攻占临武城,并负责追击你们所装扮的溃军。如此一来,必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拿下临泉郡城!”

李存孝点头:“末将领命!”

常遇春说道:“事不宜迟,本将这就率兵出发!”

“好,那末将就率领大军继续隐藏。”

……

过了三日,常遇春终于抵达了临夏城之外。

“tmd,要不是为了隐藏行踪,哪需要这么长时间啊!”常遇春忍不住咒骂几句,随即目光落在前方那座巍峨的临夏城上,心头涌起一股无奈之感。

“唉,真不晓得这场战斗结束后,又会有多少英勇的将士命丧黄泉。”常遇春朝着身旁的黑冰台成员吩咐道:“立刻通知李存孝将军,告诉他本都督已经抵达临夏城,请他做好相应准备。”

“遵命!”黑冰台成员领命而去。

正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禀报:“报告将军,城外突然出现一支军队!”

于箐听闻,不禁眉头一皱:“军队?”于箐略作思索,紧接着登上城墙。

于箐站在高耸坚固的城墙之上,极目远眺,视野尽头处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他们高举着鲜明醒目的琹国旗帜,整齐有序地朝着临夏城进发。于箐凝视着这支神秘的队伍,心中涌起一丝疑惑和不安,不禁喃喃自语道:\"琹国旗帜?\"

按照常理推断,即使琹国要发动对玚国的攻击,也不应该选择攻打临夏城啊!于箐感到十分困惑,但面对已然逼近的敌军,他无暇深思,立刻着手组织起防御工事。

常遇春此番率军绕行,为了隐匿行迹并保持快速行军,并未携带任何大型攻城器械。因此,他们不得不在临夏城周围寻找合适的木材,临时制造攻城工具。

然而,由于于箐早已料到这种情况,提前下令将临夏城方圆十里内的树木尽数砍光,使得常遇春陷入了困境之中。无奈之下,他只得派遣士兵前往更远的地方砍伐树木以满足需求,这一过程无疑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而在于箐这边,他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迅速调动城内所有兵马,严阵以待。城墙上挤满了训练有素的弓箭手,此外还有一些威力强大的弩车部署其中。整个临夏城呈现出一片紧张肃穆的氛围,战士们个个神情坚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就在这个时候,李存孝率领着五万雄师如疾风般迅速抵达了临武城通向临夏城的必经之路上。

他当机立断,命令大军迅速藏匿起来设好埋伏,然后派遣黑冰台伪装成玚国的密探,快马加鞭赶往临武城向守城将领传递消息:临夏城已遭受到琹国军队的猛烈攻击!

常遇春精心策划,特意将自己的军队装扮成琹国的模样,其目的正是要引起于箐内心的疑惑和担忧。

因为于箐深知,这支“琹国兵马”可能暗藏玄机,也许还有后招。正由于这种顾虑,于箐才同意临武城的兵马向北进军,以增援临夏城。

与此同时,于箐也在积极与其他郡县的太守和将军们联系,试图核实这支神秘出现的琹国军队的真实来源以及他们具体的人数规模。

这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为临夏城中储存着大量的粮草军需物资,如果该城沦陷,将会对纪凌尘进攻北地郡的计划产生巨大影响。

面对如此艰巨的责任,于箐焦虑不安,心情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