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
南阳郡。
袁术立于将台之上,望着麾下的六万兵马,心中豪气丛生。
为北上夺兖,他仅仅在南阳留下三四万守军,用以防备刘表北侵,实难称之为周全。
不过南阳城多地广,三四万守军,在其看来,应足以拖到他击败曹操后回援。
荆州兵马,不耐久战,更不擅出境作战。
一旦其人领兵回援,不需他插手,荆州世家豪强,自会说动刘表撤兵。
“元休。”
袁公路一指将台下的兵马,笑与金尚道。
“卿乃朝中名士,见识甚广。”
“似吾麾下这般威武之师,卿可曾见过?”
望着将台下方,军纪散漫,交头接耳,私语不止的南阳兵士,金尚神色一滞。
当初领着数千南阳兵马北上,结果被曹军两千骑一次冲锋,打的就只剩下数十人溃逃的记忆再次涌现。
金尚违心答道。
“尚在关中,只见过凉州兵及并州兵。”
“依尚之见,此二州兵士,论精锐,似乎并不及将军麾下南阳兵。”
袁术大笑,对金尚的答复极为满意。
自信满满道。
“这等威武之师,曹孟德如何能敌?”
“看来兖州,吾这番是势在必得了。”
见金尚面色有异,袁术遂笑道。
“元休放心,就凭你我的情谊,待我赶走曹操,这兖州刺史之位,依旧是卿的。”
“卿不必忧虑。”
金尚满脸无奈,却只能顺着袁术的话道。
“那尚就提前谢过将军之恩了。”
“哈哈哈——”
袁术大笑,谈兴更浓。
就在其人要继续开口时,主簿阎象终于忍不住道。
“将军,吾军将士,已在台下等了快半刻钟。”
“今曹孟德已领兵马北上,我军当速过颍川、陈留,入得东郡,汇合徐州兵马,击败曹操。”
“待将军得胜归来后,再令三军将士一听将军壮志,岂不更妙?”
袁术闻言,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伯节之言,倒也不错。”
“既然如此。”
其人拔剑出鞘,喝道。
“出发!”
南阳兵马随之启程。
阎象与金尚不觉对视一眼,皆是大松了口气。
……
颍川郡,位于南阳东北,毗邻南阳。
袁术大军自宛县启程,至颍川郡,不过两三日路程。
阳翟县。
南阳兵马来势汹汹,远胜以前。
身为颍川太守的李旻,得探报回禀,知晓南阳兵马众达六万之数,且直奔阳翟而来后,一时大为惊恐。
其人聚集郡府诸吏,问策道。
“阳翟乃我郡郡治所在,朝廷却封袁公路为阳翟候,其中挑拨之意,君等皆能看出。”
“今袁公路虽言兵马乃是为曹兖州而来,只肖我等不做抵抗,其人必不对我军动刀兵。”
“但这等诡诈之言,纵是三岁小儿,亦是不信,我等又岂能轻信?”
“奈何我颍川,兵不过数千,将亦不过数员,究竟该如何御敌,卿等可有良策?”
郡中诸吏,闻言皆是面色愁苦。
以往面对其余诸侯兵马,其等的良策便是坐观。
李傕、郭汜打来,其等紧守阳翟,坐观郡人遭受屠戮。
金尚北上,其等依旧紧守阳翟,坐观郡人被征为民夫,充当牛马。
如今袁公路再次北上,兵锋直指郡治阳翟,其等便是想要坐观的话,也没办法坐观下去了。
主簿言道。
“明公,不若迁移治所?”
李旻尚未言语,诸吏便齐齐反对道。
“便是迁移治所,谁又能确保袁公路会真就此放过?”
“届时非但不能避祸,反倒还使世人耻笑。”
李旻面露赞同,又望向他人。
“可还有它策?”
“明公。”
郡功曹迟疑片刻后,言道。
“不如降之?”
“袁氏四世三公,世有清名,后将军乃袁氏嫡脉,当今之英雄。”
“明公若是主动降服,以后将军之为人,明公不仅可以保全性命,想来日后还能有主政一方之时。”
此言一落,诸吏便是齐齐面露赞同之色,纷纷说道。
“此言极是。”
“以后将军之为人,定然不会伤及明公性命。”
“明公若降,可使我郡免受兵乱,正是我郡中之福啊。”
李旻见堂中尽是一片言降之声,只能无奈抚额,叹气道。
“昔年董卓尚在时,西凉兵马进犯,卿等亦是劝我降之。”
“那时,唯奉孝一人力主一战,我从其言,于是,我仅以区区数千老弱之卒,便在阳城下,大破西凉兵马。”
“今日奉孝已效力于曹兖州麾下,袁公路来犯,卿等又只能劝我降之吗?”
“诸君之中,还有没有奉孝这样的智谋之士,能献出击败袁公路的良计呢?”
颍川诸吏,面色皆是愧然,更有人以袖遮面。
李旻等待多时,见始终没有人献出一策,也只能一声长叹,旋即默默取下腰间印绶。
其人言道。
“不瞒诸君,近日我常做一梦,总是梦见我被董卓烹杀而死。”
“此梦甚是清晰,常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思来想去,莫非当初我若未从奉孝之言,击败董兵,便是被烹杀的下场?”
“有此一念,我如何敢降于袁公路这奉孝亲口所言的冢中枯骨?只恐下场更是惨烈。”
“我当弃此太守不做,投往昌邑,但求保全一命。”
众吏大惊,忙道。
“明公不可。”
“明公当三思之!”
“我意已决,诸君不必再劝。”
李旻神色一冷,顾视堂下,面上少见的竟然带有几分威仪。
“离郡之前,我当再做一事。”
“君等好自为之。”
……
是日,颍川城中,大火忽起。
郡中数年囤积的粮草,被李旻付之一炬。
而后李旻带上数年太守任上的积累,领着甘心北上的郡兵,投往昌邑。
袁术得知此事后,大怒不已。
众将见之,纷纷出言,劝袁术劫掠阳翟,以做报复。
袁术不听阎象、杨弘等人谏言,从之。
全军遂在阳翟劫掠三日,南阳兵士尽皆喜笑颜开。
那些原本劝李旻投袁术,认为袁术是世之英雄的颍川府吏,家中女眷,亦未得免。
有的甚至连宅院带女眷,都被袁术帐下将校全数接收。
颍川府吏想起先前所言,俱是悔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