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是两个看着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和男娃。
原来,徐海春和明月坐上马车直奔凤山镇的酿酒厂。
去的路上也遇到几波往南阳县的灾民,不过小七赶马车赶得飞快,那些原本看到马车便蠢蠢欲动的灾民,在见识过小七的大甩鞭在空中划出爆破声响后,便吓得不敢靠近马车一步。
是的,小七可是陈五亲手教出来的爱徒,身手不是常人能及的,赶车的技术也是顶顶好。
一个时辰的有惊无险后,徐海春明月总算到了酿酒厂。
“刘叔,几月前,我让大伙儿酿了酒之后留着那废水,你们可有把它倒了?”明月一进酒厂就问负责看守的主管刘正,陶掌柜那边指派的人手。
“回小姐的话,您吩咐留下的废水,老奴还留着在那大缸里呢。还好当初您吩咐得及时,咱们那时把所有空着的大缸大锅坛子都装满水了呢。”
刘叔几个月了终于见到明月,很是激动。
明月点点头,“除了那大纲里的废水,你这儿剩余的水可还够撑多久?”
刘正一惊,“小姐,您那儿可是没水了?咱这儿大缸坛子多,除了那两缸废水,另外还有十几个坛子的水没动用呢。”
待明月说了来意,要把那废水运回徐家村喝,刘正大惊。
“小姐,怎能让您喝那废水呢!你把那些坛子的水都运回去吧,咱们喝那个废水就行。”说着也不等明月拒绝,马上让人把装了水的坛子搬出来。
明月见状也不好再拒绝,数了数地上十来坛二十斤装的水,便只要了八坛子水,剩余的若是陶掌柜来了便让他运回去。
明月还特别提醒刘正,让他们用那废水前先烧开。
虽说是废水,其实就是之前蒸馏取酒时冷凝锅上的水,也是可以喝的。
把水装好,几人又赶着往徐家村回。
不料就在他们离开凤山镇没多久,坐着的马车一停,原来是小七远远便瞧见前方慢慢走着的俩人突然就瘫倒在地,然后一动不动了。
小七想也没想便停了车,和徐海春明月汇报了情况。
此时已是下午申时,马路两边都是光秃秃的杂草。
徐海春明月相视一眼,便下车走到瘫倒在地的俩人身边,蹲下。
是两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小男娃,俩人都是一身脏污,脸上尘土满布,看不出具体长啥模样。
俩人瘫倒在地,那小姑娘即使昏迷着,双手还是不自觉地紧紧护在小男娃的脑袋上。
如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若是明月几人不管,怕是这两个小孩就得交代在这儿了。
明月看向徐海春,徐海春沉默了下,“咱们还是把人带回村里再看吧。”
明月也无异议。
她以为她的心肠是很硬的,但是遇到这种基本无攻击力的“天生弱势者”,总是不忍心让他们自生自灭。
所以,徐海春明月从镇上取回了几坛子水,但是也把两个来路不明的“小泥人”带回来了。
徐家村有些村民对此其实是颇有微词的,额外增加两个人,那他们平均能分到的水就少了,自是不乐意的。
但是毕竟水是人家徐海春冒着被流民攻击的危险从镇上取回来的,怎么分配水也是人家说了算。
所以虽然有人心里有意见,但也不会说出来得罪徐海春一家。
最重要的是,徐海春的家底深不可测呢!
黎氏给那俩“小泥人”喂了点水后,不久俩人就相继醒过来了。
先是那小姑娘醒来过来,愣神了两秒,手就急得往旁边摸,边摸边喊“阿弟”。
听到声响,徐海春黎氏明月几人都围了过来,黎氏还轻声安慰小姑娘。
“小姑娘,别急,你阿弟还躺在这儿呢。”
小姑娘见到徐海春几人,又感觉喉咙不似之前那么灼热干旱了,知道自己是被好心人救了,待又看到不远一张榻上躺着她熟悉的人,心下一热。
马上坐起跪地磕头,“谢谢恩人救了俺姐弟,谢谢恩人,谢谢!”边说边把头嗑得梆梆响。
黎氏自是赶忙拉她起来。
不一会儿那小男娃也醒了过来,又是一番磕头谢恩。
黎氏又给人送上来两个馍馍,让他们就着小半碗水吃了。
然后,才问他们的来历。
原来,他们原是北边青州府人,是俩姐弟,姐姐叫喜儿,弟弟叫三宝,自打记事起便跟着阿娘在一瞿姓大户人家做下人。
几个月前,青州府大干旱,眼看干旱没个尽头,那瞿姓主家也有些扛不住了,便把部分下人给放了,做回了良民。
他们阿娘是府里的粗使婆子,小姑娘自己在灶房做烧火丫头,阿弟则是在外书房当差,毫不意外地被迫当回了良民。
他们无奈,只得跟着大批灾民南下逃荒,走走停停了几个月,才走到南阳县凤山镇这儿。
“那你们的阿娘呢?”黎氏轻声问小姑娘。
小姑娘和那小男娃闻言,眼眶霎时红了。
小姑娘声音哽咽,“一个月前,阿娘刚讨来一个馍馍,就被……被一块儿南下逃荒的人抢,阿娘死死护着不给,就被打……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