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乾清宫里已经站满了大明的文武重臣。
摇曳的灯光下,一张张补服上的仙鹤锦鸡、虎豹熊罴栩栩如生。
朱由校睡眼朦胧的坐上了御座。
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龙袍,
咋就感觉这么辣眼睛呢?
这一眼望去可是满屋子的飞禽走兽啊。
“诸位爱卿,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辽东又一次取得了大捷。
昨天傍晚,朕在皇宫里就听到外边民众的欢呼和那络绎不绝的鞭炮声。
可是,除了几位阁老和尚书,朕还没有收到其他朝臣的贺表。
朕在想啊,你们这些朝臣不过就是有两种心思。
一呢,是不相信这些大胜是真的。
怕是还会认为这是刘镇他们假冒战功,给朕的脸上抹粉。
二嘛,是不想相信这个大捷是真的。
平均一年近六百万两的辽东军费。
这一下子打残了建奴,以后还会有这么多的银子过手吗?
百姓庆贺辽东大捷,
是因为从此以后再也不用害怕朝廷加派辽饷。
而你们担心害怕的是,从此以后再无理由可增加辽饷。
对于第一条,朕就不多加解释了。
反正,你们在辽东都有着自己的耳目。
明后天以后,你们就会收到‘你们自己人’发回来的消息。
到时候是真是假,就不用别人对你们白费口舌了。
至于第二条嘛,朕也理解。
毕竟只要辽东每年化费六百两白银,
国内就要多摊派至少三倍甚至四倍以上的税收。
至于那些以各种明目多收的钱财去了哪里,
各位,朕想你们应该是更清楚吧?
邹爱卿,你对这一个月来的肃贪有何感想?”
邹元标听到皇上的突然点名问话就是一愣。
而后就老脸通红的出班回话。
这脸不红都不行啊!
他原本以为,军队贪污腐化的主要罪责在武将一系 。
可是当自己这军法司一宗宗、一件件的去追根溯源后才发现,
这所有贪墨腐化的根源,却在自己这群饱读孔孟之道的文人里边。
有那么多曾经自己欣赏过的后学未进,
嘴里在说着滔滔的礼义廉耻,
却每日在行着那豪无礼义廉耻之事。
“陛下,老臣……老臣惭愧。
老臣以往被那些虚妄假话所蒙蔽,
有愧于大明百姓,有愧于陛下的信任。
陛下,臣老已。
臣已经耳聋目花不辨忠奸。
臣,臣请乞骸骨。”
邹元标说完以后跪下匍匐于地再不抬头。
“来人,速搀扶邹老爱卿起身,赐座。
邹老爱卿,你一生无论如何官海起伏,始终能秉正持公,不徇私情,无视权贵。
当年你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而被杖八十,腿打断流于贵州。
数年后复官,因执正义而驳坐师说情被人诟病。
那时侯的你,无畏,无惧,无悔。
而如今,一些肖小,一群蛀虫,
却把朕的邹老爱卿吓的要乞骸骨。
何故?
难道是廉颇老矣?
还是,你邹元标在想着,
如何为你的那些徒子徒孙去开罪?”
屁股刚挨上椅子的邹元彪,
在听了朱由校的一席话后噗通一下就又跪倒了地上。
天地可鉴!
这小皇帝可是太会给人扣大帽子了。
“陛下, 老臣只是有感于自己以前目不识人,
错把小人当贤良而才心中有愧求去。
老臣是万万不敢,也不会去为那些罪臣贼子心存怜悯。”
“既然如此,邹老爱卿,你又何必乞骸骨?
老卿家今年已愈七旬了吧?
朕承诺,只要老爱卿为大明再付出个一年半载,查清了那些贪官污吏。
朕,就会封你邹家与国同休!”
“陛下,老臣遵旨!
只要陛下信任老臣,老臣必定会不辱使命,
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真他妈的累心啊!
小的要骗,老的要哄,这当皇帝的和当保姆也不差啥了。
“王大伴,把辽东的战报给诸位爱卿读一遍,
让他们了解一下这次战斗的经过。
省的让他们整天疑惑,
刘镇一个小小太监,
领着一群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
是如何取得这次大胜的。
虽然在三两天以后,
他们也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得到大捷的汇报。
但是朕作为大明的天子,
一时也不能容忍小人对大明英雄的诽谤和质疑。”
“请示陛下,臣是先读熊总督的奏本,
还是先读刘公公的奏本,
亦或者是先读锦衣卫的奏本?”
“大伴伴,你以为刘镇和锦衣卫的奏本这些朝臣他们能相信吗?
熊帅歪好还曾经是他们文官里的人,
就先读熊帅的奏本吧。
诸位爱卿啊!
朕知道你们中有些人 ,
想利用此次辽东大捷作一些文章。
但是朕恳求你们 ,看在家国大义,民族荣辱的大势上,
公平认真的去思考一下大明的未来好吗?”
“陛下啊!臣惶恐!”
朱由校一个“恳求”二字出口,
不仅是王承恩被吓得噗通一下子跪在了地上。
就是首辅方从哲,众阁老、尚书也被吓得跪在了地上。
那三纲五常可不是就说说算了,
对那些想秉持大义的文人来说,这就是一到不可逾越得枷锁。
“陛下,老臣不敢对陛下大不敬。
但老臣年老力衰,已经不能为陛下,为大明出力了。
所以老臣想……”
“哈哈哈哈,方老爱卿,你也想乞骸骨不成?
如今的大明虽然解决了辽东建奴的威胁,
但是大明本身已经是千疮百孔,日暮西山。
方爱卿啊,你身为三朝元老,数年独相,
就忍心看着大明一天天走向灭亡吗?”
“陛下,老臣不敢!
老臣也坚信,大明在陛下的带领下丁会万世永昌!”
“万世永昌?
呵呵呵!
方爱卿,你给朕说句心里话,
这大明真的能万世永昌马?”
“陛下……,臣……,臣知罪。”
“方爱卿,朕知道你所坏顾虑。
不过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那一套。
方爱卿,诸位贤良。
其实啊,这大明的万里江山,朕还真没看在眼里。
大明之外,有着是无尽的美景和沃土。
咱明初的郑和数次下西洋,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如果不是为了朱家祖宗的基业,
为了这大明亿万百姓的生死存亡,
这大明的天子御座,朕还真他娘不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