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392章 合葬父母:为什么孔子原先不知道父亲葬于何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2章 合葬父母:为什么孔子原先不知道父亲葬于何处?

鲁昭公这一次出访楚国,非但没有受到半点委屈,反而得到了楚国的热烈欢迎和悉心接待,感受了楚国非凡的礼仪,甚至还差一点得到了旷世宝贝大屈弓。

至于这大屈弓是否真如楚灵王、蒍启强所述那样珍贵,鲁昭公是不知道的。

据说,中国古代十大名弓,分别为吕布的龙舌弓、花荣的游子弓、岳飞的神臂弓、李广的灵宝弓、黄忠的万石弓、薛仁贵的震天弓、成吉思汗的射雕神弓、项羽的霸王弓、黄帝的轩辕弓和后羿的落日弓。

在春秋史料中,提到过的名弓,除了楚国的这把大屈弓外,还有鲁国的金仆姑。

可能是因为使弓的人名气不够大,所以这两把弓都没被选上中国古代十大名弓序列。

说起使用弓箭的名人,春秋史料记录的还有纪国的纪昌、飞卫师徒,楚国的养由基、潘党,鲁国的鲁庄公等人,他们都被冠之以神射手之名。

当然,由于弓箭在冷兵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后世涌现了大批神射手,除了上述十大名弓的主人外,我们熟悉的还有赵云、哲别、太史慈、姜维等人。

想起鲁国的神射手鲁庄公,以及他使用过的名弓金仆姑,不由为现在的鲁国不再出现神射手而伤感。

金仆姑肯定还在鲁国公室好好保存着,但没有使弓的人,估计已经暗自伤感很多年了。

好了,我们也不要纠结了,因为此时的鲁昭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狠抓周礼的普及和推广问题。

当然,此时的鲁国,是三桓的鲁国。

曲阜的人们,根本关注不到鲁桓公的变化,他们倒关注到了孟氏家族宗主、鲁国上卿、大司空仲孙貜的伟大蜕变:仲孙貜变得爱读书了!

仲孙貜不但专门请人教自己,还为自己的两个儿子何忌、敬叔专门请了师傅,认真研习周礼。

而且,但凡是曲阜城内在周礼方面有些名望的人,仲孙貜都恭恭敬敬前去拜访,不耻下问,谦虚学习。

此时,有一位少年,个子明显比一般的同龄人要高大许多,可以用魁梧形容之。尤其是头部与常人有异,貌似头顶处凹陷了下去。

少年正披着麻,戴着孝,守着一口棺材,在曲阜的街口悲泣。

不久,便围拢过来不少人,大家围着少年指指点点起来。

“这少年是谁啊?看他哭得那么伤心,棺材里的一定是他的至亲吧?他为何将棺材停在路口而不及时下葬呢?”路人甲问路人乙。

路人乙看来正好是认识这少年,只听他叹了口气,道:“那阙里的孔仲尼啊,看起来棺材里的是仲尼的母亲颜氏。仲尼一家苦命啊,十余年前她母亲带着两个儿子住到阙里,想不到如今去世了。”

说着,路人乙凑到少年面前,关切问道:“仲尼,你母亲去世了?你哥哥孟皮呢?”

那少年正是仲尼,孔氏,名丘。

孔丘止住哭声,对路人乙施礼道:“谢先生关心。是的,母亲生病,不治身亡,丘得为母亲下葬。母亲病逝前多次提到父亲,对父亲甚为尊重,只是从来不对丘提及半字。

丘见母亲甚是思念父亲,有心让母亲与父亲合葬。只是苦于不知父亲之坟在何处,故出此下策,停棺五父之衡,唯求知情者告知。

兄长孟皮因腿有残疾,行动不便,此刻在家答谢宾客。”

路人乙叹了口气道:“仲尼啊,你母亲是一位真正的良母,你也是好孩子,能够想到让父母合葬,真是孝子。

这样吧,你母亲生前有一好友,就是曼父的母亲,我见她俩经常在一起,你何不问问她,也许她可能知道。”

孔丘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曼父是丘的邻居,母亲过世,也幸亏曼父一家帮忙张罗。如果曼父母亲知道我父亲葬于何处,一定早就告诉丘了。”

路人乙听后也不觉遗憾。

路人甲对路人乙道:“也许她不知道仲尼父亲葬于何处,但也许她知道他父亲是谁。只要知道他父亲是谁,那就有可能知道葬于何处了。看在这孩子一片孝心份上,走,我们帮他再去问问。”

说着,路人甲一把拉起路人乙的胳膊,朝阙里而去。

走了没几步,突见几个人朝孔丘而去,领头的是一个妇女,只见她走到孔子面前,叹着气道:

“你这孩子也正是倔,我还以为你已经安葬了母亲,谁知听说你在这里哭。你父亲葬在东郊的防山,你母亲生前曾带我去过。走吧,我们这就带你去。”

孔丘一看,来的正是邻居曼父一家,跟他说话的,是曼父的母亲。

听说父亲葬在防山,孔丘顿时松了口气,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终于将母亲的棺材运到了防山。

曼父之母带着他来到防山的一片墓区,指着一个大墓对孔丘道:“这就是你父亲之墓。”

孔丘吃了一惊,这样的大墓,应该是大夫级别的墓,再仔细一看,墓碑上的文字隐约可见,竟然是鲁国前陬邑大夫叔梁纥之墓!

所有参与送葬的人都吃了一惊,要知道叔梁纥可是鲁国人人尽知的大英雄,没想到竟然是孔丘的父亲。

只听曼父母亲叹着气道:“仲尼,快将你母亲下葬吧,这不会错。你母亲生前隐瞒你的身世,也是用心良苦着。等你母亲安葬完毕,我会将一切告诉你的。”

孔丘含着泪,亲自主持了母亲的下葬仪式,一切都严格按周礼规范而来,令参与送葬的一众人由衷佩服。

当时的孔丘,年仅十七岁,但很显然对于丧葬之礼已经非常熟悉了。

终于实现了将母亲与父亲合葬一处的愿望,孔丘虽然仍旧承受着丧母之痛,但内心也有了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