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山临行前来同林岁安道别,交给林岁安一个荷包。
粉色的细棉布荷包上绣着两只春燕,那燕子虽不说栩栩如生,瞧着也算有几分样子。
“这是阿喜做的针线?”林岁安瞧着手里的荷包,有两分惊喜。
“阿喜才学多久?就能绣这些小的花样子了?”
林定山的笑中带着两分憨厚和自豪。
“喜儿学得十分用心,且你阿娘说她坐得住,手上活儿也细致,只是比你当年要差着些。”
林岁安反复瞧了两眼手中的荷包。
针脚还算平整均匀,绣的春燕虽粗糙了些,但毕竟只是初学者。且林岁喜是真‘初学’,林岁安是有一些基础的,当然不能比较。
阿喜这样已经十分难得,阿娘的绣工只是寻常,阿喜却能做成这样,可见是有些天赋的。
林岁安交代阿爹林定山,归家后,将阿喜送到县里的绣坊去拜师学绣艺。
林定山点了点头。
“上次你来信说了,我同你阿娘便去县里问过,那老师傅只收六岁以上不需要人照顾的孩子。阿喜还差着些年岁,等明年大了些再送去你阿娘才放心。”
闻言,林岁安便点了点头,又给了林定山五两银子。
“若是县里的老师傅能瞧上阿喜,这些银钱便给阿喜做束修。”
林定山不肯接,他上次跟着赵兴昌和张成业一起拿了五两银子的本钱,买了些货回去卖。
因着赵兴昌和张成业照顾,林定山将来回路上的花销都除了,还赚了一两多银子。
这次不仅将现有的六两多银钱一起带了来,慧娘还让他同赵兴昌借了二两,又从小舅子张成业那里借了一两多,凑了十两整。
成业已经给他算过了,这次回去,他大概能赚四五两。
他本钱少,不过慢慢儿来,一年能跑上三五趟,也能赚不少银子。
等入冬后空闲了,之后再跑两趟,明年喜儿学绣艺的银钱便有了。
且他同慧娘一起去县里打听了,那老师傅收徒,有两条路子。
一是,一月交五十文钱,管吃住。且布料针线都有绣坊出,当然做的绣品也归绣坊所有。
若是学得好,绣品卖出了高价,也能得些奖励。
只是学艺期间,要负责在绣坊做一些杂务,来抵消束修。学成后,还要在绣坊免费做三年绣娘。
三年后,若是依旧留在绣坊,卖出去的绣品绣坊便给绣娘分红。
二是,一月五百文钱束修。
其它的同五十文钱束修的没有区别,只是不用做杂务抵束修钱。学成了便可离去,也不用给绣坊做免费绣娘。
肯花时间和银钱送女孩儿去学手艺的本就少,绣坊师傅才想出第一条这样的法子,好叫那些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银钱的,也能少花些银子学上手艺。
且收的学徒都是年岁小的,六七岁送着去,学个三四年,便能有些成就。哪怕再做三年绣娘,归家也不过十三四岁,还能凭着绣艺给家中赚几年银子。
以后说亲时,聘礼也会高许多,怎么说都是门划算的买卖。
会盘算的人家,便想着将家中的女孩儿送着去学些立身的本事,家里也能得许多好处。
只是那绣坊师父要求高,也不是人人都可去的,必须得有些天分的才会收做弟子。
想起以前在家时,阿娘也曾说过要送她去绣坊学几年。
当初若不是张慧娘的那一场病,林岁安说不得现下正在那绣房里做学徒。
以后做一名绣娘,想来也是一条顺遂的出路。
林定山自己能赚钱了,自不会再要林岁安的银子,只叫她自己攒着,留作体己。
林岁安便不再强求,只是买了些布匹和景州城特有的吃食,叫阿爹带回去给家里和舅舅家分一分,也给赵伯伯家送些礼去。
这些林定山倒是爽快的收了。
只是说下次再来府城要等家里收了粮食,再把冬日里吃的菜种上,恐怕就得十月过后了。
林岁安点点头,林定山跑了两趟,人也有了许多变化。
家中终于算是找到了出路,旁的不说,好歹不再会像之前,家中无存银,碰到点儿风浪,整个家便摇摇欲坠起来。
送走了林定山等人,庄子上便传回消息,老夫人不日便要回府了。
府中大家又打起精神忙碌起来。
林岁安将绣房细细的打扫了一遍,挂上驱蚊的香包。
将绣具都规整好,少的、缺的物件儿都写了条子,等红藤姐姐回来了便去库房支取。
再把自己这一月给老夫人做的针线都收拾好,春鸢姐姐回来了便拿给她瞧。
做好这些,便听见远远的传来通传声。
“老夫人回来了。”
一连串儿的声音传来,丫鬟婆子们都赶紧出来迎接主子。
天气热,老夫人也不耐烦这么多人去围着她。打发了来接的丫鬟婆子,径自往凉爽的正屋去。
春鸢先回了自己住的屋子,放好了东西,便往绣房来。
瞧见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春鸢满意的勾起唇角。
见林岁安过来,从袖子里摸出一只细细的荷花银簪在林岁安眼前晃了晃。
林岁安伸手去接,被春鸢挡开。
春鸢将发簪插在林岁安头上。
端详了两眼,点了点头。
“咱们安儿越发能干了,这个就当姐姐赏你了。”
林岁安欢喜的摸了摸头上的发簪,眨了眨眼,福身行了一礼,笑着道:“安儿多谢春鸢姐姐赏。”
不时,余梦非过来,给了她一小包荷香茶。
“这是今儿一早才取出的荷香茶,这包给你。”
林岁安接过,掂了掂手里一小撮茶叶......这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瞧见她的样子,余梦非忍不住戳了戳林岁安脑袋。
“别瞧着茶叶少,这个茶是用细纱布装好,放在荷花里,把荷花扎紧,浸上两三天,吸足了荷花的香气才拿出来的。”
“这些茶,两三天喝了最好,不仅有茶香还有荷花香。时间久了荷花的香气就散了,你记得紧着这一两日就把这一小包的茶都泡着喝了。”
林岁安拿着包裹好的茶细细的闻了闻,确实有淡淡的荷花香气传来。
跟着老夫人去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好东西享用得都不少。
余梦非又给林岁安讲了庄子上的趣事儿。
比如,跟着老夫人和三位姑娘在荷叶间乘船采荷叶荷花。
还有那些用荷叶荷花做的吃食。
荷花饼、荷花粥、炸荷花、荷叶蒸鳝鱼、荷叶鸡......
一连串儿好玩的好吃的说得林岁安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