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铜灯树摇曳,将九重玉阶照得煌煌如昼。

杨安晏瞳孔微缩。

不对劲。

上次他抛出“秦祚十五年”时,嬴政的反应堪称漠然,甚至顺势借题发挥,当场处决了赵高。

可此刻,这位帝王眼中翻涌的,分明是……

洞悉一切的锐利!

“陛下!”

秦鹤九突然振袖而起,作训服在灯下划出凌厉弧度。

他抓起鎏金酒壶,琥珀色酒液如银河倾泻,哗啦浇灭杨安晏案上水痕。

“王翦灭楚,可曾问过楚人国运?”

“李斯谏逐客,可曾说过‘此乃天意’?”

“您横扫六国时,可曾问过他们:尔等国祚几何?”

问罢,秦鹤九反手将空壶重重顿在案上。

壶底与漆案相击,发出金石之音。

杨安晏抓住这一瞬的寂静,精神力遮掩着从小空间拿出投影仪,指尖一划,全息投影凭空展现。

焦黑的阿房宫废墟在光影中重构,梁柱重生,廊宇复苏。

“若信天命,此宫早该焚于劫火。”

画面再变。

万国使节伏拜,罗马元老低眉,波斯贵族垂首。

一滴残酒从御案龙纹滑落,哒地砸在“泰皇”印玺旁。

嬴政忽然笑了。

那笑意让杨安晏后背绷紧。

“上仙。”

帝王指尖轻叩案上酒痕,竟顺着水迹画出一道弧线,将印玺与投影光幕连成一线。

“你可知寡人为何杀赵高?”

殿内死寂。

杨安晏沉默。

之前他以为嬴政看到了赵高的野心,才杀的赵高。

后来他想想,觉得并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他很意外,嬴政今天叫他们来,是要说这些。

“朕杀他,不是因野史所谓篡逆。”

嬴政的声音低沉如雷。

“而是因他只会叩首说‘天命不可违’。”

“却不敢问这天命……能否改!”

杨安晏:“……”

卧槽!

破案了!

政哥真的不是被动接受他们的预言,而是为了主动寻求破局之法。

真不愧是始皇帝!

嬴政无视众人的震惊,拾起浸酒的竹简,慢条斯理撕开,起身来到杨安晏面前,将竹简展开放在漆案上。

竹简上竟刻画着一片浩瀚星河。

杨安晏盯着星图,暗中调出虚拟面板。

他本意是想扫描星图留作记录,谁知,扫描完毕后,形成的星图上竟有几处星域标记被标红。

【警告!检测到未录入星系坐标。】

【匹配度99.9%→大秦历十七年陨星残片数据。】

“这些坐标……”

杨安晏抬头看向嬴政,声音发干。

“陛下从何处得来?”

“二十年前,有颗陨石坠于东郡,上面刻着——亡秦者胡也。”

嬴政拂袖转身,玄色龙袍掠过星图。

他看向杨安晏,眼中第一次露出近似恳求的神色。

“上仙,告诉朕。”

“仙秦的国运,该有几载?!”

杨安晏已经麻了。

他们还想装神仙,结果人家早就接触过现代科技了。

真是太尴尬了。

“陛下,”

杨安晏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一丝释然的笑意。

丁堰告诉过他,政哥下的几单,都是买书。

虽然给的书都是特制版的。

但,现代的书籍,多少还会隐藏着时代信息。

政哥可是始皇帝,能品出疑点,很正常。

“我们确实不是什么神仙,我们来自未来。”

嬴政隐在袖下的指尖微微一顿,眼中锐利的光芒却未减分毫。

“未来?”

帝王的声音低沉,似是在咀嚼这个词的分量。

杨安晏深吸一口气,抬手一挥,全息投影如画卷般铺展。

大秦铁骑踏破六国的烽烟未散。

阿房宫的廊柱已在楚人烈火中轰然倾塌。

竹简上的篆字化作灰烬。

青铜编钟的余音被埋入黄土。

投影流转,时空跃迁。

钢铁巨舰划破云层,霓虹照亮了镌刻“华夏”字的太空站。

量子计算机的蓝光中,《商君书》的算法正在推演星辰轨迹。

……

一幕幕画面如流水般掠过,最终定格在浩瀚的银河之上。

“陛下,我们来自两千多年后的世界。”

“在那里,大秦早已湮灭于历史,但您的名字,仍如星辰般闪耀。”

“所以……你们并非仙人,而是后世之人?”

嬴政沉默良久,忽然低笑一声。

“是。”

杨安晏坦然道,他看向嬴政手中的金属残片,声音微沉。

“您早已接触过未来的痕迹。”

“二十年前,东郡陨石坠落,朕命人秘密研究,却始终未能参透其中奥秘。”

帝王摩挲着那块锈蚀的铜牌,目光深邃。

“直到你们出现……”

他抬眸,眼中锋芒毕露。

“方才多有冒犯,还请上仙莫怪。”

“陛下,您已知我们并不是上仙,还是叫名字吧,说起来,我们都是您的后辈。”

杨安晏尴尬的笑了笑,主动纠正称呼。

“好。”

嬴政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抬手示意。

宦官立即指挥侍女们上来收拾干净漆案,换上新的黍酒。

“今日邀诸位前来,是朕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嬴政端起酒樽,目光如炬。

“既然你们来自未来,又知晓大秦的命运,那朕便不再绕弯子。”

“还请诸位助朕,为秦逆天改命!”

“能助陛下一臂之力,是我等的荣幸!”杨安晏等人齐齐举起酒樽。

如何让大秦真正兴盛?

智囊团在做档案时,就针对性的讨论过。

得出的结论是:

政治上:保持中央集权,但减轻严刑峻法,建立更稳定的官僚体系。

经济上:降低赋税,暂停过度工程,让百姓休养生息。

军事上:巩固已有疆域,避免盲目扩张。

文化上:缓和六国遗民矛盾,采用“外儒内法”的柔性统治。

继承上:早定太子,防止权力真空。

历史教训:

秦朝因“过度集权+滥用民力+严刑峻法”迅速崩溃。

汉朝吸取教训,采用“郡国并行+轻徭薄赋+独尊儒术”,开创四百年基业。

结论:如果秦始皇能调整统治策略,秦朝或能像汉唐一样成为长久王朝,而非“二世而亡”。

杨安晏直接拿出纸笔把这些默写了出来。

没办法,丁堰之前给的是电子文件。

至于秦始皇能不能看懂,他也管不了。

反正有赵右右在,到时候让他翻译好了。

这也是弥补赵右右没了神使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