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君臣筹划
(续接上回)
将军说完,抬眼看了看王后,却见王后只是微微点头,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的表情。王后问道:“那么将军继续猜,你认为太子爷究竟会出什么事?”
将军眉头紧锁,想了想,面露难色,回答道:“回王后娘娘的话,再往下猜,末将就不敢妄言了。”
王后笑道:“本宫说过,我们这是君臣之间私下谈话,你不必有所顾忌,本宫希望听到的是真话,所以你把你能想到的都说出来。”
将军说道:“是娘娘,虽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末将无法得知。但既然王后娘娘问起,那么末将心中首先有个方向性猜测,太子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定与京城方向紧密相关,再说具体一点,就是和宫里的那个女人有关。如果真是这样,这已经超越了太子爷能应对的能力范围,非得王后娘娘亲自出面才有可能摆平太子爷遇到的危机。当然,这只是末将个人的浅薄之见,若有不当之处,还请王后娘娘宽恕。”
王后听罢,笑了,说道:“本宫和刘公公打了个赌,将此事暂时不告诉将军,而是让你先猜测一下,本宫说你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刘公公却说你只能猜个十之一二,看来这次还是本宫这赌赢了。”
将军笑道:“不知娘娘和刘公公这次打赌的赌资是什么?”
刘公公说道:“将军,老臣和王后娘娘赌的是老臣能不能跟着去京城。娘娘说,除非老臣赢了,才能跟着去,否则,只能在军营里呆着。”
将军笑道:“早知如此,末将刚才就不该猜的,猜赢了,讨娘娘欢心,却得罪了刘公公。猜输了,讨刘公公的欢心,却讨了娘娘的嫌,两头都不讨好。”
将军的一席话把众人都说乐了。王后笑罢,抬手向刘公公示意,嘴里说道:“刘公公,把那封信给将军看看吧。”
刘公公应了声是,连忙从袖中取出一封文书,递给了将军。
将军接过信件,展开开始阅读。很快,将军一脸惊讶和惊恐之色。他对王后说道:“王后娘娘,这……这信上所言,哎,小队长这封信来得非常及时。果然不出王后娘娘预料,那个女人与柳公公确实已经联手,他们自己意图篡权夺位,结果却反过来诬陷太子爷和子初先生谋反。真是岂有此理?”
王后说道:“虽然本宫之前已经预料到那女人不会放过太子,但本宫也不得不承认,那个女人,心思深沉,手段毒辣,竟然先发制人,让本宫极为被动。”
刘公公插话道:“将军,你不知道,更令王后娘娘痛心的是,我们的大王竟被那个女人迷得神魂颠倒,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却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漠不关心,视为草芥。”
将军闻此,脸色铁青,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王后娘娘和刘公公所言极是,大王此举,实乃不妥,那个女人真地心狠毒辣。对了,刘公公,小队长此刻人在何处?”
王后说道:“小队长先遣凤凰羽毛带着信件回来报信,而他本人正日夜兼程向边境赶来。我们早些出发,或许在半途中能够遇到。”
将军闻言,眉头紧锁,急切地说道:“王后娘娘,如今局势危急,搭救太子爷和子初先生的事情刻不容缓。大王收受到那个女人的蛊惑,难保不会对太子爷和子初先生下手。王后娘娘,末将请命,即刻起兵前往京城,想办法救出太子爷和子初先生。”
王后问道:“将军,你打算如何营救?”
将军闻言,一时也愣在那里,嘴里支吾道:“回王后娘娘的话,末将还没有想好,但末将想,可以边赶路,边具体琢磨,现在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就怕时间一久,夜长梦多。”
王后摇摇头,说道:“将军,你去了也不会有办法。”
刘公公好奇地问道:“王后娘娘为何如此说?”
王后笑道:“原因很简单,中间多了个大王。本宫想,这次那个女人肯定和柳公公勾结,蛊惑了大王,所以大王才稀里糊涂地听信了他们的鬼话。”
“如果不是隔着大王,本宫想,单单凭借太子身边的子初先生,太子也不会这么轻易被抓,太子也一定是投鼠忌器。所以只要有大王插手,你们都无法营救太子,只有本宫亲往京城,或许大王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还能够救下太子。所以本宫喊将军来,就是和你商量一件事,本宫打算明天一大早就赶往京城。”
将军点头说道:“那末将请求带兵护送王后娘娘前往京城。”
王后点头说道:“也罢,那就有劳将军了。”
刘公公忙对将军说道:“将军啊,你得赶紧替咱家说几句话,老臣也要跟着去京城。”
王后笑道:“刚才打赌,你不是输了吗?这人啊,得愿赌服输?你说是不是啊,将军。再说,你身体不好,就留在军营里好好待着,等本宫把那边安排好了,自然会派人接你去京城养老。”
刘公公说道:“王后娘娘,老臣还能做事,老臣自认为还能够为王后娘娘做好多事呢,养老还早着呢。将军,快替老臣说几句吧。”
将军笑道:“王后娘娘,就让刘公公去吧,毕竟多一个人,还可以多一份主意,您说是吧?再说此去京城,末将也不能经常陪在王后娘娘身边,派一般的士兵招照顾您,末将也不放心,刘公公跟着,大家都放心。”
王后说道:“那本宫和刘公公刚才打的赌怎么办?”
将军笑道:“这个简单,末将来做裁判,判定您们之间的赌还算数。”
王后闻言,笑道:“瞧刘公公,将军还是将军,他就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话就要算数,这就是规矩。”
刘公公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呀,将军刚说得挺好的,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偏了?”
将军笑道:“哦,刘公公莫着急,末将做为裁判,话还没有说完。”
然后将军又冲着王后说道:“娘娘,按照赌约,刘公公不能陪你去。但末将的军中还缺一位随军参谋,所以末将打算聘请刘公公做末将的随军参谋,一路上也好帮着出个主意,参与军事谋划,还请王后娘娘应允。”
刘公公听罢,拍掌笑道:“嘿,还是将军有办法,老臣愿意做将军手下的随军参谋。”
王后也笑道:“说来说去呀,本宫还是被你们两个绕进去了。好吧,看在将军的份上,本宫允许刘公公以随军参谋的身份,跟着大军去京城,同时协助将军参办军务。”
刘公公应声道:“老臣谨遵王后娘娘旨意。”
就在这时,忽听帐外远远有人喊道:“将军,将军,京城有信使到。”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将军忙起身,对王后说道:“王后娘娘,末将出去见见那使者,随后就回来。”
王后点头应允,将军这才起身,出了大帐。不一会,就听远处传来三声炮响。刘公公一听,惊讶地问道:“王后娘娘,您听到那炮声了吗?不会是有了敌情吧?”
王后摇摇头,说道:“放心吧,刘公公,这里没有敌情。”
刘公公问道:“可是那炮声?”
王后笑道:“那是将军在帅帐前的辕门口放炮,这是将军在鸣炮杀人。”
很快,将军又匆匆忙忙赶了回来。刘公公忙迎上前,问道:“将军,你刚才把谁给杀了?”
将军说道:“刘公公,末将正要向王后娘娘禀报呢,末将把京城来的使者给杀了。”
王后问道:“哦,好好的,为何把人给杀了?”
将军说道:“禀报娘娘,这使者不怀好意,所以末将就将他杀了。”
刘公公问道:“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后笑道:“刘公公,不用多问,一定是京城里的那个女人派来的使者,他们如今抓了太子爷,接下来目标就是本宫。如果本宫没有猜错的话,那位使者就是奉命来劝说将军对本宫下手。是吧,将军?”
将军点头说道:“娘娘所说极是。使者的态度非常傲慢,公然劝末将擒拿王后娘娘,并将您送到京城。他们想得美,末将怎肯做下这种背叛娘娘的事?所以末将一怒之下,就将他杀了。”
王后说道:“你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吗?”
将军说道:“他们现在已经公然撕下伪装,要对王后娘娘下手,双方已经水火不容,而末将忠心拥护王后娘娘,所以与他们也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接下来末将一切听从王后娘娘的安排。”
刘公公问道:“将军,杀了使者,是不是有些太鲁莽了?要知道,留着使者,继续与京城当面周旋,或许对我们有好处?”
将军说道:“回刘公公的话,情况此一时彼一时也。以前末将与他们周旋,是因为京城方面和王后娘娘之间彼此还留着情面。”
“可是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伪装,并且主动出击,先以谋反罪抓了太子,接着就要对王后娘娘动手。这说明他们对局势自以为稳操胜券,十拿九稳。”
“如果这时我们再不亮明态度,反戈一击,那么白的也会被他们说成是黑的,楚国百姓和将士就会听信他们的谣言,真地相信太子爷谋反。王后娘娘此去京城本来是要替太子向大王辩解,并营救太子。而一旦让他们先声夺人,到时王后娘娘这边就会非常被动,所以末将以为,与其被动,不如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反戈一击,化被动为主动。所以末将以为非常有必要杀了使者,同时向全军将士揭露京城那个女人的罪恶阴谋。”
说到这里,将军停住,看了看王后,王后笑道:“将军,你说得很好,继续说,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反戈一击。”
将军说道:“王后娘娘,末将以为第一步就是杀了使者,正式向京城那个女人宣战。”
王后点头说道:“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接着后面呢?”
将军说道:“第二步,就是我们这边向京城行军时,沿途向各地百姓说明情况,替太子伸冤,末将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知晓那个女人的阴谋,同时转而支持和同情我们。这样就打破了京城那女人的先声夺人之计。”
“娘娘,以上就是末将能做到的,接下来的事情就得靠王后娘娘亲自主持才行。”
王后听罢,点头,说道:“将军,你做得很好,本宫赞同你刚才的意见,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至于本宫这边,本宫也已经做了安排,正好给你和刘公公说说,这样你们也好做到心里有数。”
刘公公和将军忙应声“是”,就听王后继续说道:“本宫自从收到小队长发回的求救信后,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首先,本宫已经让凤凰羽毛迅速飞回入,飞回到太子与子初先生身边。如今重中之重,就是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所以第二步,本宫决定亲自赴京城,无论如何都要将他们救下来。”
王后说道这里,微微咳嗽了一下,待平稳后,接着说道:“但在本宫启程之前,还需做好周全的准备,首先就是安抚好南边的这四个大王。他们虽表面上对本宫恭敬有加,但私下里肯定有自己的小心思。本宫必须确保他们在本宫离开之后不会有小动作,因此,本宫需要首先稳住他们。”
将军听罢,点头附和道:“末将完全领会了王后娘娘一系列举动背后的深意。想当初太子爷出征时,王后娘娘以庆寿之名,邀请这四位大王前来,表面上是来为娘娘庆贺寿诞,实则是巧妙地将他们聚在娘娘眼皮子底下,就是为了防止他们做墙头草,见风使舵。”
王后说道:“是啊,当初本宫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太子爷获胜,一切还好说,这些人不敢有所举动,可万一太子没有打胜,吃了败仗,就难保这些人不动小心思,所以本宫不得不多些考虑。”
将军说道: “娘娘,您所说极是,如今太子爷前线获胜,极大振奋了边境全军将士的士气,对周边诸侯以及这几个大王起到了威慑作用。只是……”
王后问道:“只是什么?”
将军笑道:“娘娘,末将的意思是说,当时娘娘告诉末将太子爷获胜的消息,怎么没有说太子遇到危险的事情,难道娘娘是担心……?”
王后正要回话,忽然一旁的刘公公轻咳一声,王后闻声,冲着刘公公问道:“刘公公,你似乎有话要说?”
刘公公赔笑道:“回王后娘娘的话,您太厉害了,连老臣的一声咳嗽也逃不过娘娘。”
王后笑道:“本宫知道你心里有事,现在将军本人在此,你有话尽管直接和将军说,将军不会怪你的。”
将军疑惑地看看王后,又看看刘公公,笑着问道:“听王后娘娘这么一说,末将才明白刘公公原来是有话想对末将说。末将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让刘公公不开心了。”
刘公公忙笑道:“将军把话恰恰说反了,是咱家要向将军道歉呢。”
将军更加疑惑,忙说道:“刘公公这么一说,末将就更糊涂了,您为何要向末将道歉。刘公公,您有话尽管说来。”
刘公公说道:“将军,咱家要说的是关于小队长送来的关于太子爷被抓的消息,王后娘娘本欲即刻告知您,但咱家斗胆,当时劝阻了娘娘。”
“那时,将军正忙于军务,方方面面都需要将军亲自张罗。修建边境四座大营,组织士兵日常演练,安排百姓的生活都需要将军亲力亲为。”
“尤其是,恰逢王后娘娘寿诞,四位首领前来为娘娘贺寿,而娘娘也想借此机会达到震慑与安抚四位大王的目的。因此,咱家斗胆建议娘娘,对将军只说好消息,将不好的消息暂时压下来,以免分散将军的心神。咱家此举,也实属无奈,望将军能够理解咱家的一片苦心。”
说着,刘公公冲将军深施一礼。将军也即刻起身回礼,然后对刘公公说道:“刘公公休要如此说,您没有做错。相反您这是先公后私,末将深表赞同,毫无怨言。末将自知自己性情直率,喜怒哀乐容易显现出来,虽然这么些年经历磨练,有所改变,但遇到某些事情时,还是容易表现出来,或许这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缘故吧。”
“试想,若末将当时得知了太子爷被抓的事情,肯定会为此愤恨不已,同时也为太子爷担心。而人心里头一旦有事,可以隐藏一时,但时间久了,恐怕就难以自持,不经意间会多少流露出来,难以掩饰,如果再被有心人注意到,他们也难免不会多心。”
“自己人看出也就罢了,然而,那时正值四大王来军营参加娘娘寿诞,若让他们从末将的表情里看出破绽,察觉到我们的慌乱与不安,只怕他们会多心,从而对我们下一步行动不利,甚至有可能会影响王后娘娘的整体布局谋划。”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