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128章 和连的危机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章 和连的危机感

赫连辰没有丝毫犹豫,紧握手中战刀,眸光在左右巡梭。

他长刀一引,对身后大军下令道:“所有人,维持阵型,旌旗手握稳军旗!”

“所有人保持队形,从正东生门杀进去,往西南休门方向冲...”

“阵随旗走...破阵就在今日...破敌就在今日....”

“杀啊...”怒喝中,赫连辰一马当先,带阵冲阵。

“咔嚓!”他手中长刀,大开大合,沿途斩断敌军长矛,划破敌军木盾,直入生门。

身后九大阵型,同时变换,一字长蛇阵为基,二门出水阵环顾。

两侧盾兵,牢牢顶住夏军的阵墙,护住内部的袍泽,让他们不至于两面受敌。

联军入了大阵,其中景象,与之前木鲁桦骑兵的遭遇,如出一辙。

在他们东西左右,是一面面高达九尺,宛若城墙的巨型木盾。

和一条条由盾兵,让出的四通八达的通道,以及迎风招展,不断晃动的五颜六色的各种旗帜。

这些盾墙相互间隔有序,通道宽达丈许,可供人流通过。

旗帜五颜六色,却在军阵中不断的变换,让人眼花缭乱,更有呐喊之音震人心弦。

然而这一次,联军有了防备,有了破阵之策,其中展现则完全不一样。

如果说之前的乌桓骑兵入阵,是一群无头的苍蝇,被九宫八卦阵分流,逐散击杀。

那么现在,赫连辰等人,则是有目标,有意识的,想要破阵。

军阵之间的对抗,敌我步兵的大盾,更加紧密。

鲜卑人的盾墙或许没有夏军厚实,但却可以可以牢牢的护持着,身后袍泽,抵抗夏军盾墙的压力。

“呼呼!”军阵上空,高高的箭塔上,五颜六色的旗帜随风摇曳。

下方士卒得到命令,盾墙迅速变换,间隙间一根根锋利的长矛,如期而至。

“叮当当!”然而这一次,夏军的长矛,没有能够刺穿敌军血肉。

甚至连寸进都难,因为鲜卑人不是骑兵,而是步兵,整装上阵的步兵。

是列阵严密的步兵,是刀盾长矛合一的步兵。

与夏军一样,鲜卑人列着整齐的军阵,持着厚厚的木盾。

将通道内长长的,一字人龙,牢牢护住,防卫森严。

甚至论战力,联军的九万大军,比郭藴兵团的阵兵更精锐,作战经验更丰富

此次联军目标明确,他们就是为了破阵而来,前方旌旗手在刀盾兵的护卫下,埋头狂奔。

主将赫连辰,更是紧握手中战刀,死死的盯着八卦阵中心的,那一道高高的指挥台。

那里就是夏军的,指挥中心所在,也是破阵的核心。

虽然急于破阵,但赫连辰却没有被冲昏头脑,他牢牢记住大单于和先生的嘱托。

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再从北方开门杀入。

便能趁着夏军阵型大乱斗机会,冲到对方帅旗处,甚至能斩了李屠夫。

而这,才是赫兰辰,乃至联军的真正目的所在...

破阵只是顺带,斩杀夏军主帅,砍掉李屠夫的狗头,才是真...

只要能宰杀李屠夫,哪怕是九万大军,折损过半,也在所不惜

因为一旦李屠夫这名统帅阵亡,则夏军纵使有兵六十万,也不过是一盘散沙罢了...

到时联军主,顺势出击,到时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夏军将士,如何是大单于的对手...

夏军主阵,高高的木塔上,贾诩手抚长髯,眺望北方风雪:“看来,联军中,也有能人啊!”

“前后不过三日间,便找到了破阵之道,此战不可小觑....”

九宫八卦阵,并非什么失传绝阵,相反只要是熟读兵略,通晓经易的文臣武将,皆有所闻...

其布阵的基础原理在那摆着,只要参悟其中奥妙,找到破阵之道其实并不难。

难的是该如何保证大军,在承受一定伤亡的情况下破阵,或者说在破阵之后,还有一战之力。

在这一点上,胡人联军中,有便有人悟出了奥妙。

他们果断的弃马步战,以步兵对步兵,以阵势破阵势,以九曲变化,对九宫无常,确实有些能力。

遇到一个高手对弈,贾诩多少有些惺惺相惜之感,俯视着下方快速冲阵的联军精锐。

当下,他不再留手,而是果断吩咐道:“升阵中黑旗,给郭将军发信号!”

“赫兰辰这十万精锐步卒,我军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呜呼呼!”与此同时,主阵高塔上,旌旗招展,黑底白边的玄水旌旗,高高升起。

下方八阵变化间,坐镇中军前阵的郭藴,也收到了信号。

他凝视着阵中,埋头冲撞的联军精锐,猛然拔出随身佩剑:“关闭休门,天覆阵,收缩阵形,截断敌军人龙...”

“关闭休门...变换阵形...盾墙推进...截断他们....”

“呜呜!”八丈高塔上,五色旌旗摇曳,长短急促的号角声,呜呜响起。

配合着军中传令,天覆阵主将兼休门指挥使,魏越在看到令旗听到号声后。

他猛然抬首,迅速做出应对:“盾墙前进三步,枪矛后撤一步,外方内圆,阵形交替...”

“盾兵有六,长矛四出,刀兵越前,收缩通道...”

“轰隆隆!”随着命令下达,原本长长的休门甬道,开始相互收缩拥挤。

两侧盾墙逐步推进,不断向内积压着鲜卑长龙两侧的刀盾兵,要将甬道关闭。

九宫八卦阵,是不断变换的,阵中甬道可以开,同样可以关。

此刻鲜卑九军入阵,贾诩自然不会客气,要关门打狗。

夏军大阵变换,阵中的赫连辰,自然注意到了。

他紧握长刀,在众精甲勇士的环卫下,大声喝令:“左右刀盾兵,顶住,顶住!”

“所有人...将盾墙顶回去...”

甬道东西两侧,夏军悍卒,奋力推动盾墙,身后长矛手竭力刺矛,向内部挤压靠拢。

而甬道内鲜卑各部,同样竭力维持手中大盾,保持相互间的龙墙阵势。

并仗着身高体壮,向两侧冲撞,同时人龙中的长矛兵和校刀手,也在向两侧戳刺。

这一刻,是阵势间的碰撞,黄河九曲,对九宫八卦,相互之间展开了血与海的厮杀。

夏军后继力强,联军阵势连绵相接,仿佛滔滔黄河,无穷无尽,后续力量源源不绝。

盾与盾的碰撞,铁与铁的交击,长矛刀剑的厮杀间,鲜血横流,死伤哀嚎。

这一刻比的是敌我双方的爆发力,比的敌我双方的耐力,比的是敌我之间的勇力与血性。

从天空俯瞰而下,茫茫风雪中,夏军的九宫八卦阵,就像一座圆形的迷宫磨盘,八门之间,不断的变换方向,转动甬道位置。

而联军部队就像一条,蜿蜒九曲的长龙,首尾相连,连绵不绝,几乎将夏军列出的所有通道都占据填满。

粗壮的蟒蛇,蠕动着修长庞大的身躯,在八卦阵门中,横冲直撞肆意绞杀。

同时鲜卑长龙中,又于九曲处分出小股相连的部队,在四面八门处试探出击,寻找出路。

夏军想要将九曲斩断,然九曲大阵变幻莫测,斩断这头,另一曲便又冒出一头。

这些蛇头,由小变大,再次咬住甬道中蜿蜒绵长的身躯,或者肆意摇摆的蛇尾。

如同日环蛇,保持前后相连,首尾相继,连连不绝,绵绵无尽。

赫兰辰麾下的士兵,无疑是精锐的,哪怕初次演练九曲大阵,哪怕深陷八门甬道,却能相互支援配合,不至于被大军困死。

旌旗招展的联军阵中,鲜卑大单于和连,屹立于茫茫高塔处。

在他身后,有三千六百名旌旗手,不断挥舞着手中黑红黄蓝,等绿颜色各异的旗帜,给陷入阵中的赫连辰发号施令,为其指明方向。

有道是身在当局者迷,更何况还是亲身陷阵其中的赫连辰,哪怕他谨记教诲,时刻保持阵型,左冲右突。

但夏军九宫八卦阵变幻莫测,各个方阵不断异动,所谓八门早已改变了方位,让他们弄不明白到底该从何处突围。

这种情况下,和连等高层,这些阵外旁观者,与指令旗便很有必要了。

所谓旁观者清,说得就是身处局外的大单于,和鲜卑高层,以及黑袍袁先生。

他们一直在后方,在高台上,关注着夏军的阵型变化。

知道八门生死的奥妙,也知道其中变化的方位,自然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就是站的高看得远,如同天地视角,将南部夏军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也正是因为有着,联军高层的大旗指引,赫连辰的九曲大阵,才能在贾诩精心布置的九宫八卦大阵中,左冲右突。

甚至经历夏军盾墙的重重冲击,还能保持一定的阵型,不被斩断....

阵中形势如何一眼观之,当袁先生看到鲜军队,在九宫八卦阵之中与敌人僵持时,

他眉头微皱,心中似有烦闷,想象中的破阵并未出现,反而是阵中情况,变化莫测。

一直关注动向的和连,心中不由一紧:“先生何故皱眉?”

“难道此阵还有甚变故不成?”

不怪和连如此紧张,要知道破阵在即,十万精锐皆在阵中,若有个闪失,联军此番莫说入主中原了,估计连撤退都困难。

联军号称百万众,但真正的精锐不足十之一二,也就是说,他们王牌兵种,当在二十到三十万之间。

若是加上前番大战损伤,此番九万八千精锐入阵,真被夏军给吞了,那接下来不战自溃都有可能...

这并非夸张,当一个军队中的精锐,和主帅的嫡系核心打完了。

其他跟着状声势的杂兵喽啰,哪怕拥兵百万众,也难以展现出任何的战斗意志...

是以,军队中的精锐战兵,与普通士兵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倍两倍,更不是三倍四倍,而是十倍百倍...

战场上的厮杀,拼的不止是武器装备,也不是单纯的兵员数量,而是组织调度,是执行效率,是作战意志...

很显然,赫兰辰所带的九万八千人,能够在三日内演练出黄河九曲阵,其绝对是鲜卑各部精锐中的精锐...

亦是和连麾下嫡系,更是他统治草原,威服大漠的根本之一,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