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三个大人扒苞米扒到半夜。
孩子们吃了晚饭休息了会,就去跟战士们一起干活了。
自家地里的干了一天,明天白天继续。
部队的地才是大头,孩子们的战斗力也不小。
干累了顶不住了,就睡一个小时。
就这样干到第二天下午,山上的岗哨吹起了军号,一辆辆的车驶进驻地。
孩子们在地里一屁股坐地上,开心的呼喊着。
“哈哈哈,回来了——”
“我是不是可以歇会了!”
大部队回来了,苦日子到头了。
男人们连家都没回,就直接下地干活了。
这一干就是一个整夜,太阳升起,就开始翻地了。
朱竹脑子不动,机械的扒苞米,她都不能用手撕了,要用锥子拉一下。
又干了一筐,抬头看着天。
心里想着会不会是天气预报有误,嘴上是不敢说的,乌鸦嘴的事不能干。
趁着天好,就各种晒。
苞米、花生、棉花、豆子……各种农作物,收获的季节,累并快乐着。
大部队就在地头开饭,要把地种上才算完事。
这中间,有接到了通知,大雨到了的时间晚了两天,给了大家一口喘息的时间。
可还是不敢放松,趁着太阳好,要晒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终于在两天后,地都给种上了。
大雨如约而至,大部队冒雨去周边村里帮忙了。
让抢收有的人就是听不懂人话,自以为是,看着天就说没事。
这下好了,急死了,一家老小在地里冒雨干活。
就这样了,还有那死犟的,说这雨下不长。
他怎么不想想,要是只下个一两天,会特意通知抢收?
人家说的是至少半个月的雨期。
山里的气候,秋末了真下半个月的大雨,温度降到多少真不好说。
见当兵的来帮忙了,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家占着便宜了,免费的劳动力。
战士们装傻,遇上这种人,啥也别说,干完就撤。
这一通忙活,必须放两天假休整,除了岗哨和值班人员,整个驻地都静悄悄的。
全都在补觉。
屋檐下蜂窝煤炉子上咕嘟咕嘟的炖着肉,外间堆满了周叔的宝贝药草。
朱竹醒了,屋里头黑乎乎的,外头还在哗啦啦的下呢。
她是被尿憋醒的。
回来洗了手,换个新煤球。
刚好面发好了,随便揉吧揉吧,把馒头蒸上,看了眼表。
犹豫待会要不要把他们喊起来吃饭,是吃了再睡?还是等他们睡好了再吃啊。
半个小时馒头好了,她封上炉子,不喊了,她也上炕歇着。
她又睡着了,再醒来,还是分不清今夕是何夕。
外间里亮着灯,大山他们在说话呢。
她一有动静,九九就敲门进来了,“妈,就等你了,可以吃饭了。”
“你们等我干啥,先吃呗。”
饭桌上,朱竹明显的感觉到卫国的不自在。
是啊,这俩人还不熟啊。
“吃完你们干啥呀?晚上还吃不吃呢?”
半下午吃晚饭,要睡的晚还得饿。
大山要出去转转,这雨太大了。
“我出去转转,晚上别做饭了,去食堂打饭。”
海军:“我吃饱了还要睡,没睡够。”
九九跟着,“我也睡。”
卫国不说话就点头。
·
姜山再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其实才六点多。
雨停一会,哗啦啦又来一阵。
朱竹是睡不着了,孩子们还在睡呢。
俩人终于坐下来好好说话呢。
“大山,要不是了解你,我还多想了。”
“想啥?”
“不了解你的人,还以为你躲卫国不敢回家呢?”
大山摸着额头,笑得很开心,“我是那样的人嘛。”
“说不上躲,但是我心里头对孩子总是有一丝愧疚。本来想着都给安排好了,谁知道那家人这么贪那么狠啊。”
他知道媳妇会问孩子的去处,他确实没想好。
这不像他的性格,这么磨叽这么拿不定主意。
他自己真的在纠结。
“媳妇,我也不瞒你,真没想好怎么办。海军和儿子跟卫国处的怎么样?”
朱竹是真无奈了,大山这问题都问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卫国是个好孩子,很懂事,三个孩子都很懂事,处的挺好。”
家里的活三人分工合作,谁也不多干,谁也不少干。
“对了,我给他办了个存折,每月的钱都给他存上了。”
“存上吧,手里有钱比啥都强。”
“正常像卫国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啊?不能回老家吧?去孤儿院?”
像卫国这种情况可以灵活的处理,初中生安排一个学校念书,平时都住校,孩子也能照顾自己,每月都有钱,自己生活问题也不大。
愿意找个家庭,也不难找。
“老家不能回了,也不用去孤儿院。看有合适的家庭找一个吧。”
朱竹瞪大了呀,真挺惊讶。
“卫国都这么大了,要问问孩子吧?”
“媳妇,你觉得这样不好吗?”
朱竹很诚实,“我觉得不好,概率是一半对一半吧,万一找到不好的人家,多糟心啊。”
外人眼中的幸福家庭,别太当真。
“卫国还是个孩子,不是大人的对手。要是冲着他的钱去的呢?”
她真心觉得,还不如当兵呢。
就是太小了,还不够年龄。
大山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说话。
“反正吧,我觉得啊,部队怎么安排都得问问孩子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