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冤种夫妻七零重生军嫂军哥把歌唱 > 第419章 绝对猜不到藏哪儿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9章 绝对猜不到藏哪儿了

孩子们高中第一次放假,回去的车上全是菜和肉。

杨云看着虎子自己打包的那一堆吃的,脸上哭笑不得。

九九不懂就问,“哥,要不是知道你去念书,我还以为你去卖货呢。”

“我念书啊,那也得吃饭。等你们出去吃吃食堂的饭,就知道了。”

孩子们都商量了,能从家里多拿点就多拿点,都是他们自己吃。

婶他们从集上买,还是从部队里买,都是要花钱的,能省一分是一分。

其实,婶给他们搞了房子,其他的他们从家里带也行啊,怎么着都比之前强。

九九他们说了一会话就出去跟大黑玩了,刚才就一直念叨着,让记着放假回来的时候也把大黑带回来。

谢芳今晚上就跟着过去,明天赶集买菜。

杨云要跟着一起,这活可不轻松。

“我跟你一起去。”

“你别去,在这好好干活,都是钱呢。咱买的多,白菜萝卜下来了,多屯点,让他们给送家里去。”

“集就在学校前面那条路,可近了,卖菜的有周边的村民,还有菜贩子。”

谢芳才没去几次,那人眼神可好使了。

“我跟你们说,我现在可受欢迎了,一出现那集上,他们热情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谢芳头一回就包圆了一头猪,这么大的手笔,人家不想记住都难了。

买啥菜,基本上都是包圆。

买东西很痛快,那菜贩子盯上她了。

谢芳在本子上记好要买啥,别忘了,“这次多备点,秋收忙起来也不方便过去了。”

“给他们留下钱,中午他们放学集还没散,让他们吃啥自己买。”

这次主要把肉给囤下,说起肉来,谢芳就想笑。

“那两个肉缸,孩子们宝贝着呢,我那天过去想给他们做顿饭再走,找半天没找到菜和肉放哪儿。你们猜猜他们放哪儿了?”

“柴火垛里!”

朱竹一猜一个准,孩子们可喜欢往柴火垛里藏东西了。

谢芳还没说呢,自己哈哈大笑起来,“竹子,你上次是不是也没发现?”

“快说。”

太好奇了。

“墙根那好几个大缸,一个辣酱缸,一个咸菜缸,他们把存肉的缸放那下头了。”

朱竹和杨云两人疑惑的眼神,没太听懂。

“他们把土挖开,把缸放坑里。上面放着咸菜缸,你仔细看都看不出来,要把咸菜缸移开,把木板移开,才知道里面还藏着缸呢。”

“他们也不嫌麻烦。”

“人家说了,一点也不麻烦,分分钟搞定的事。”

“上面还堆着柴火,对了我提醒你们一句啊,处处都是陷阱,小心着点。”

四周的墙上锅底灰均匀的抹了一层,只要有人翻墙进院,除非是飞进去,只要碰到墙就留下痕迹。

咸菜缸四周就没有个下脚的地,要先铺上木板,你看着跟地面没有太大区别,孩子们给她看了,里面暗藏玄机。

脚踩上去,人的整个重量,里面是松的,就跟地里刚翻的土似的,里头就是削的木头棍。

这特制的木头棍,只伤人,起把人吓唬跑了的作用。

对了,方便大黑两个院子蹿,在中间的院墙上给开了个狗洞……

朱竹和杨云乐死了,真是没有孩子们想不到的,敢想敢干,还贼有理。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雇人的事也不好办。其实家属院里的老人是很好的人选,就是看着孩子们点,也不用干多少活。

孩子们发起的食材保卫战,要是白天有个人在,加上大黑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谢芳是跑的最勤的,隔三差五的去看看差啥,五天的集是必去的,家里的食材基本上都是备一个星期的。

孩子们手里都有钱,也给留了备用金,以防不时之需。

朱竹要雇人过去,一定是要给钱的,人家干活哪能不给钱啊。

家属院里都不干,这本来就占了便宜了,这个钱可不能挣。

主要是现在就纯往里搭钱,更不能要了。

最后也只能先这样了,这段时间家里太忙呢,等秋收忙完,入了冬大人有空了,就轮流过去。

·

第二天一早,谢芳刚走没多一会,朱竹课上到一半就收到通知,停课抢收。

大喇叭上重复播放着,部队收到了通知。

恶劣天气,大面积降雨,还是大到暴雨。

她远远的看到一队人进了山,这是要抄近道通知周边的村子。

她现在就希望大部队快点回来啊,留守的人马正常收割都要累个好歹。

可大山已经两周没有来电话了。

抬头瞅一眼,秋高气爽,蓝天白云,多好的天啊。

地里头,全是女人、孩子和好人。

朱竹一看,自己家这三个大小伙子都能顶三个大劳力了。

周叔在忙活自己的宝贝药草呢,她在地里就是个纯纯拖后腿的。

三个大小伙子掰玉米一点也不费力,唰唰唰的就出去了,她这一笼还在地头上。

不远处,妞妞和仔仔的速度也不慢。

杨云嫂子一个人在地里奋斗。

像这种紧急情况,先各家干各家的,谁家先干完再去帮没干完的。

部队先干自己的,地里的粮食储备是任务,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的。

家属院要是先忙完了,就去帮队里干,同理,队里先忙完就来帮家属院的忙。

这都是多年的惯例了。

朱竹盼着大山回来是因为,这些年大山安排工作的时候,两个农忙季节大部队尽量都在的。

据她所知,团里虽然经费不少,能自给自足不花钱的地方尽量不花,因为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而最基本的各种物资储备,大山一直很重视。

·

到了傍晚,胡同里头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成小山的苞米,蜂窝煤炉子上做着饭,朱竹在门口坐着小马扎扒苞米呢。

杨云推着车在胡同口停下,拎着筐往里走,朱竹赶紧起身跑着去帮忙。

“嫂子,你怎么又自己干了!”

杨云抹一把汗,“都干习惯了,我还能干不过孩子们啊。”

说着又感慨,“好像真好几年没这么干了。”

“可不是。”

往年,杨哥和虎子在家,前几年老大和老二还在呢。

孩子们正好回来了。

“婶,你怎么不等我们啊。”

“婶,能吃饭了不?没劲干了。”

“饭好了,你们洗手,马上开饭。”

五个孩子,三个大人,造了一锅苞米。

秋夜里,小风凉飕飕的,不光整个家属院灯火通明,地里也陆续亮起了应急灯。

这是要连夜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