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树一顿瞎几把乱扯,小兄弟信以为真。
每件商品利润空间大不说,还都是稀缺货,肯定抢手。
“杨哥,你动作可得快点,不能再让别人抢先。”
上次都断过货,一帮兄弟可不想再去黑市卖野猪肉。
“放心,你杨哥我,还是有点关系的。
前期大批量拿货估计有些困难,吃力,几十上百件应该不成问题。”
杨光树可不想一次性把他们喂得太饱,一个个的都有了惰性。
天天想着天上掉馅饼。
这样以后可不好开展工作。
一路顺风顺水,改革开放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害怕他们扛不住压力,自暴自弃。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到时候,遇到挫折也好。
只要能扛住压力,这样成长的更快。
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崽儿。
三个丫头,在一群孩子中成了显眼包。
三妹最爱显摆:“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手表。”
三妹还没介绍完,没来得及按报时,公鸡打鸣。
大妹二妹就抢了先:
“现在是11点25分。
咯咯咯咯咯……”
一群孩子,不再搭理三妹那个鼻涕虫。
时不时的还吹起一个鼻涕泡泡,实在是太脏,太恶心。
一群小孩子,把快掉到嘴巴的鼻涕,吸溜一下吸回鼻子。
都围绕在大妹二妹身边,三妹孤零零的站在一旁。
小孩子心眼没那么多,可不会因为三妹他爹是杨光树就刻意讨好她。
“大妹二妹,你们这是什么东西?
我们怎么没见过?”
一群小孩子,真的很是好奇,稀罕。
会报时嘞,真的好喜欢。
三妹想挤入人群中,再次显摆。
密不透风,可惜,白费力气。
嘟着个小嘴:“哼,我不跟你们玩了!”
说完,东张西望,在找爸爸抱抱求安慰。
强行挽尊,死要面子。
别说挽留她,其实,都没人看她一眼。
终于把三妹气走,大妹二妹心情倍儿爽:
“这是我爸爸送给我们的,叫电子手表。
来,给你按一下。”
报时,打鸣又响起,一群小孩子稀罕的不行。
不说孩子,连边上的大人都被吸引住。
有点经济实力的人,都想买一块送孩子,送长辈。
没错,就是送长辈。
这什么电子手表会报时,爹娘能听懂,肯定喜欢。
三妹找了老半天,才在一张桌子边上瞅见爸爸:
“爸爸,大姐二姐不跟我玩!”
杨光树正在与纺织厂的一群人吹着牛逼。
三妹的突然出现,杨光树并不觉得意外。
得宠的人,最容易受排挤。
小孩子也不例外。
杨光树把三妹揽入怀中:
“她们又怎么你了?”
瞅着小鼻涕虫,身上又没有手帕,更没有纸巾。
只能用自己的衣服帮她擦鼻涕。
三妹不知从何说起,好像是其他小朋友不跟她玩。
“反正,反正,就是不跟我玩。
还抢在我前面按手表。”
三妹把自己小手露出来,按着电子手表报时,打鸣。
杨光树看的好笑,这丫头,以为显眼包是那么好当的?
要不出丑,要不招人记恨。
一桌子人,都好奇的盯着三妹小手。
不,准确来说,盯着这个什么电子手表。
想看个究竟,又不好意思叫小孩子摘下来。
只能询问大人:“光树,这是手表?”
黑乎乎的,有些难看。
电子手表与上海手表相比,还是觉得电子手表更牛逼一些。
为啥?
它会报时呗!
“对,刘哥,这叫电子手表,港货。”
纺织厂一群人吃惊不小:
“光树,你说这玩意儿是从港岛那边过来的?”
声音有些大,又赶忙压低声音。
一副害怕有人听去的紧张模样。
“三妹,把手表摘下来!”
三妹尽管有些舍不得,但还是不情不愿的摘了下来,递给杨光树:
“爸爸,给你。”
杨光树把电子手表递给刘林兵:
“刘哥,你瞅瞅。
质量有保障,防水,做工精细。
就是颜色太单一,只有黑色。”
杨光树在考虑,下次回去,要不要搞点粉色,白色,电子手表来。
但又怕颜色太超前。
估计这个时候,港岛,国外都还没有粉色电子手表。
算了,其他颜色,留着改革开放之后,冲击市场。
省的有人模仿自己,还走在自己前面。
为他人做嫁衣,得不偿失。
刘林兵小心翼翼的接过,照葫芦画瓢。
报时,打鸣,按了好几遍,爱不释手:
“杨兄弟,你一定要帮我弄几只,价格不是问题。
我拿去哄小孩子,送人。”
这么好的东西,往县城家属院一按,谁不喜欢?
小孩子们能经得住这种诱惑?
就算有人不收,你孙子喜欢,你儿女喜欢,花钱买,那也是人情不是。
保卫科科长,采购科科长,车间主任,都想买几只电子手表。
很是心动,又怕价值几十上百块钱。
那自己可拿不出来。
总不可能分期付款吧?
哪有这种好事。
见一桌子人,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但又没人开口。
杨光树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主动报价:
“刘哥,价格方面,都是兄弟,我不赚你钱。
批发价,10块钱一只电子手表。
20只以内,随便你报数。
太多的话,不是搞不来,我一帮小兄弟要吃饭。”
杨光树话挑明,这钱,要让兄弟们赚。
“什么?
才10块钱?”
刘林兵一副土老板气派。
这他娘的太便宜了吧?
10块钱也能买手表?
一桌子人也没想到会这么便宜。
尽管大家工资都不是很高,但10块钱,算钱吗?
都担心手快有,手慢无。
争先恐后抢购:
“杨兄弟,我要三只,不,八只。”
“杨兄弟,我要五只。”
……
都提前预定,没有一个人低于五只电子手表。
能坐上这张桌子的纺织厂领导,没有一个是榆木脑袋。
就这价格,拿出去出手,20都有人抢着买。
有些钱能赚,有些钱不能赚。
杨光树能混到今天这地步,可不好麻。
也许这次能多给几只,自己占个大便宜。
肯定不会再有下次。
估计打交道的机会都不会再有。
人家这次能答应,多半是看在刘厂长的面子上。
杨光树很是大气,全部应允:
“行,各位老哥的份额,我配齐。
不过要等几天,现在手上可没货。”
“没事,杨兄弟,我们不急。”
别说几天,一个月都愿意等。
杨光树附近的街坊邻居,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