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赴京,带去了第四批援军,此时驻京总兵力已经达到五万,而且还有两万会随福建水师赶来,这是李云梯组建的同夏乡勇。

李云梯有三千多老班底,组建的四万同夏乡勇是能打的部队,不过缺乏武器装备。他当初总共买了一万支步枪,给了刘勇强四千。这次新招的虽然按照洋操进行了几个月训练,可都没摸过枪。

刘勇强提供了两万支步枪给其中的精锐,也要带着两万人北上。李云梯的部队不出现在北京,刘勇强也不放心他。他必须表个态,站在清廷的对立面,才跟刘勇强是朋友。送一个妹子,那代表不了什么,豪门的亲情,他在蒋家都看够了。

有了同夏乡勇这支生力军,刘勇强去北京谈判的底气要多足有多足。

一直没有出面跟蒋远直接谈判的奕?亲自出面,在四国公使陪同下,进入闽军控制的紫禁城。

“恭王爷吉祥。”

刘勇强态度温和,亲切,像一个走在北京大街上相互打招呼的熟人。

奕?轻轻点头:“刘大人远来辛苦。”

有四国公使陪着,他才敢来紫禁城,但谈的时候,四国公使就不能在场了。

两人私下谈,说话可以随意一些:“刘大人,你当真愿意退兵?”

哪有反贼打进了京城还会退的,只有一个,李自成倒是退了,但那不是被逼走的吗,退出京城,江山拱手让给大清。

“不然我为什么要来北京?说点敞亮话吧,我的要求已经提过,福建自治,闽人治闽。”

这是第三步,其实还有第四步,但他想先把第三步走好。

“怎么个自治法?”

“朝廷承认福建独立。也别仿什么朝鲜、越南例。以后你是你,我是我,各自安好。平等往来,一定要仿一个例子的话,就仿西洋诸国例吧。”

说对立外交关系,平等关系,这些奕?未必听得懂。因为中国士大夫的世界观一直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法理解会有皇帝控制不到的地方。朝鲜、越南这种宗藩关系,已经是天下观的一次突破了。对日本就比较尴尬,日本其实没有正式朝贡过,但私下宣传也将日本当做藩属国,否则无法解释那一套天下观。

西洋人来了,才带来了现代外交关系和观念,作为旗人中最懂洋务的,奕?确实最懂,至少比慈禧捧起来的倭仁懂的多。

“这恐怕很难办。”

“难办?那就不要办了!”

刘勇强翻脸比翻书都快,如今形势使然,他甚至都不需要拖延时间。满清作为弱势的一方,确实比较遵守停火协议,山东的李鸿章部本身就不想来,河南的八旗兵确实没动,甚至有一部分重返陕西,因为白帽军已经开始围攻西安府了。整个陕西几乎沦陷,地方乡勇团练结寨自保,城市几乎一片白帽。

陕甘可是天下上游,至少在中国的历史驱使中,谁占了陕甘往往能获得最优的地利。

“刘大人,这,谈判吗,咋还不许还价呢。”

面对刘勇强的强势,奕?这个帽子王也不敢翻脸。

“那恭王爷什么意思?”

“福建自古以来都是大清版图,突然割出一国,本王实在无法向皇上交代,无法向天下臣民交代。”

这是还想维持表面的关系,比如宗藩,比如纳贡。

刘勇强虽然想要维持一个现代的外交关系,可他也担心这个‘自古以来’,自古以来未必是大清版图,但却是中国版图。他生生撕裂出去,万一将来弥合不了,就是历史罪人。他可不干蒋家的事情,嗯,蒋家似乎也没这么干,干的是后来那群小日子的孝子贤孙。

于是态度有所软化:“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奕?想维持一套表面上看起来体面的状态,刘勇强更追求实惠,两人的诉求并不冲突。因此共识颇多。

最后的条约会由四国作保,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违反。

作为配合奕?的面子工程,刘勇强得到的实惠非常多。甚至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特权都多,比如关税免除。福建跟大清之间的结算,只需缴纳子口税,是国内贸易。而且这项特权,洋人要不到,除非他们愿意承认他们是中国的一个省。

作为付出,刘勇强不公开称王,但也不用纳贡,不用给中央上税。福建的关税,都是独立结算。刘勇强甚至都不会改动官制,福建还是巡抚来管。

更进一步,他都可以接受一个北京派来的总督:“让王有龄来吧,我不要他,估计你们得把他杀了。”

奕?回去后立马安排:“快看看王有龄还活着没,别把他弄死了!”

王有龄已经下狱,因为兵荒马乱,暂时顾不上他,因此关在杭州大狱,没有押解北京。之前在讨论是就地正法还是解部候审,因为作为地方大员,直接杀了有些人不同意。但随着闽贼入寇北京,要就地正法的声音大了,只是这几天大家头疼别的事,这事暂时搁置了。

接着奕?又将谈判结果汇报给两宫。

两宫看到这些,慈禧哀叹一声。

下面的八旗权贵又是哭声一片,大骂鬼子六卖国,可不卖国,他们又不敢去保国。

“谈成了总是件好事。就这么办吧。”

“这还有兵费1000万两?”

慈安对花钱有些难受,一场接一场的乱,到处都在花钱,爱新觉罗家那些园子里,听说都生出了一群狐狸。

“1000万也不算贵。洋人打仗都要兵费,打输了掏兵费也是常理。洋人要了800万,闽,闽军兵更多,1000万也是该赏的。”

“他打赢了,怎么才做个福建巡抚?”

慈安很是不解。

他政治能力更差,甚至不如慈禧,但也不像慈禧那么喜欢管事。

“做巡抚好。他就是要个大王,还不是得给他。他还准大清派个总督,也算是保全了咱的脸面。老六办事还是不错的。”

“咱们派个总督,他也要派人,叫什么驻京办。这不跟洋人的钦差一样?”

起初,公使的翻译是外国钦差,确实也有些同义词的味道。

“咱们说不一样,那就不一样。”

慈禧虽然觉得这项卖国协议卖的还算体面,但她也没有直接盖章,而是传抄下去,让各地督抚讨论。这件事没有几个月,是讨论不出结果的。

紫禁城还在闽军的控制中。

刘勇强倒不是想睡龙床,他只是对宫里那些宝物有些眼热。

这些东西慈禧出逃是带不走的,宫里的用具都是一库房一库房的,皇帝办公场所的各种用具、摆设,都是定期换的,可不像大户人家墙上的字画,桌上的古董,人家讲究着呢。

除了跟奕?谈判,跟英法美俄四国的谈判才叫激烈。

四国也不是一起来,而是轮番出场。

提出的许多要求是不能接受的,比如完全继承他们跟满清达成的各种协议,刘勇强要是接受了,那就不用搞工业化了,老老实实当人家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市场算了。

刘勇强可不是满清的谈判专家,他逐条驳斥,针锋相对,引用国际原则,要求对等。关税都可以不要,但要求对方给出对等优惠。

刘勇强不接受不平等条约,他们就以不承认福建独立权力相威胁,谈判很僵。

最后还是俄国人友善,主要还是他们在福建的利益比较少,而且基本没有开拓的能力,他们的商船要走到福建,最近的是通过黑海,经过苏伊士运河,虽然他们的陆地边界是最近的,可西伯利亚无法行船。结果就是商船距离并不近,而且他们本身的商业实力就不强。

于是俄国首先达成了共识,贸易关系可以随后谈,他们先承认了福建拥有独立的外交权力、司法以及行政的各项权力,相当于承认这是一个自主的政权。

达成这点后,阿拉斯加购买协议才能有效,因为他们无法将阿拉斯加卖给一个没有身份的对象。

是的,王圆在圣彼得堡已经跟沙皇签字。等于俄国已经承认了福建,只是条约还需要拿回福建签字、盖章,领导不批的文件,肯定是没有效力的。在北京谈的这些,相当于是一些补充了。

不过跟王圆签订的那份协议,俄国人耍了花招。王圆提出分期,他们不但没拒绝,而且接受最长时间的分期付款,王圆希望达到十年,他们建议二十年,简直太为客户考虑了。只是有一个附加条件,付款结清之前,阿拉斯加暂由俄国代管,福建可以进行移民开拓,派遣民政官员,但不能驻扎军队。同时福建水域要无条件为俄国船只提供维护、补给的便利,其中包括军舰。

这相当于俄国给自己找了一个免费的中转基地,这让他们从波罗的海、黑海调往海参崴的舰队可以中途补给,加煤,甚至休整。

明明知道这是俄国人的图谋,刘勇强还是答应了,因为阿拉斯加实在是太香。但他要求签一个补充条款,福建有权提前结款,付清之后,收回全部权力。

双方暂时没有利益冲突,所以俄国人为了尽快得到这些权力,全部同意了。

俄国人的率先让步,成了刘勇强给英法美施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