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短期他还有些积蓄,但长期的话,偶尔找李家或者老丈人家借钱能应急,但都靠吃他们的不现实,再大的大户,也有吃穷的时候。

刘勇强终于强烈感觉到自己必须掌握一条可靠财源的必要了。

随着剿匪进行,刘勇强的措施十分奏效。上面有刘云樵坐镇,李知府无法干扰刘勇强,下面有蒋家的人脉网络,各地乡勇十分配合。

府城瓯宁县境内的土匪,一个月之内被清剿的干干净净,一些老乡神说,这辈子都没这么安稳过。虽然比不上山东的土匪公开活动,连官车都敢抢,但福建山多,道光年间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土匪。

瓯宁县清理干净后,又移师建阳县,这次刘勇强不得不暂别娇妻。建阳县可是他的正经防区,他是建阳县丞,不过他现在的背景,让县令都让他三分,在这里同样顺利。

随着土匪剿灭,地方秩序安定,行人开始敢单身上路,商旅也重新活跃。

三月时,一个商人装扮的人拜访刘勇强,竟然是一个买办。

科利洋行雇佣的买办,广东香山人。

“科利洋行要破产了?”

买办亲自到访,带来了科利伍德罗的信,他是求助的。

破产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太平军纵横闽西,导致茶路受了影响。

科利来信的目的不是借钱的,而是希望刘勇强尽快把新一批到货的军火尾款付了。

“这么快就到货了?”

刘勇强不解,怀疑科利是不是早就订购了军火。

买办解释:“法国人在埃及修了一条运河,往来时间节省了一个多月。”

刘勇强马上懂了,去年他向科利下的订单,过去了还不到半年,以前是不够从伦敦一来一回。现在只需要通过印度把信发回去,伦敦的合伙人就能准备好货物运输,至少节省两个月。

苏伊士运河开通了!这可是国际大事件,甚至因此改变了国际地缘,让英国人重新将视线收回地中海,因为地中海现在成了通往印度最快的捷径。这让东西方变得更加紧密了,对贫弱的清朝来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意味着西方列强将蜂拥而至,瓜分的危机即将出现。

“知道了。尾款我会尽快支付。”

买军火的钱是有的。

信中,科利采购了十万支步枪,100万两银子,这批步枪他打算卖一半给湘军,就什么都出来了。还有十门12磅步兵炮,五门45磅线膛重炮,合计八万两。

“跟科利说,最多一个月,我就送钱去厦门。”

买办如释重负。

洋人在清朝做生意,还真离不开买办,别的不说,但是洋人不能进入内地这一条,有时候就需要买办奔走。

“科利先生说了,用茶叶结算也是可以的。”

“那就谈谈价格吧。”

最后达成了一个好价格,茶路尚未完全恢复,一担茶叶价格一度高达30两银子,还有价无市。刘勇强答应用30两银子的价格,用茶叶支付货款。

他可以借用蒋家的信用,在建宁府一带赊购100多万两银子的茶叶,但最终还得还这笔钱。产地收购价非常低,以前不到4两,现在依然如此,因为白银在中国非常坚挺,几百年来都是如此,还因为鸦片进口导致白银外流,银价甚至有所上升。

福建出口茶叶,最贵的是运费,从最远的崇安将一担茶叶运到厦门,运费就得5银元,大概4两银子。途中官府征收厘金从一钱上升到二两二钱一分,有整有零,比以前增加了二十四倍。出口过海关,每百斤(一担)一律抽二两五钱,不过这笔关税清政府都无权管辖,现在是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在管,因为总能给清政府交钱,且收税似乎比中国官员还可靠,清政府默认了这项关权丧失。

这几项总成本加起来,到洋商手里的硬性成本就是12两银子,中间流转多道,原产地的茶贩子、口岸的茶商,运输的船商,都要剥一道利润,再加上给官员、沿途哨卡的贿赂这些隐形成本,到了口岸才会高达20两银子以上的售价。

刘勇强算过,这其中他能动手脚的地方极多。沿途所谓的厘金,他可以通过官方豁免,以茶叶换军火为名义应该可以说服相关的官员,沿途的哨卡,他派兵押送,拿着路条,不怕搞摩擦,为了钱打死几个绿营兵痞在所不惜。海关那一道手续没办法,运费也不能省,雇人正常花钱,但能节省下给官府的二两厘金,送礼的隐形成本,大概一担茶叶净赚8两银子。

在金钱的驱动下,刘勇强快速行动起来。有李云梯、刘云樵帮忙游说,一直游说到了新任闽浙总督庆端处,最终批了一万担的免税条子,最后算下来总成本10万两,抵了30万两军火货款。这样亏空就少了很多,只有不到八十万两,以50两的良心价卖给周天受兄弟两万支洋枪,补足亏空。

至于茶叶这条财路,还可以深挖一下。福建每年出口茶叶七八十万担,一担能挣20两银子,就有一千多万两,当然他不可能垄断茶叶贸易,真能垄断,那可就不止一千多万两。

刘勇强的预期是100万两,每年能从茶叶中固定赚到100万两,就足够他养四五万兵。

当然这还是比不上军火值钱,一杆枪净赚40两啊,可惜英国处理剩余战争物资这种好事不是每年都能遇到的,因为英国人最多一代人才可能打一次克里米亚战争这样的大战。打鸦片战争,消耗不大,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剩余物资。

所以还得从茶叶这条渠道挖掘潜力,福建这边已经渐渐稳定下来,各官员到位,低效率的官府也总算能够低效率的履职。不管是李云梯还是刘云樵都告诉过他,1万担就到头了,每年他可以有一万担免税茶叶来换购军火,再多不可能。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太多了,一担茶叶二三十两银子中,除了四两采购价,四两运费,二两厘金,二两关税外,除了这十二三两银子外,其他钱都是算不清楚的。

算不清楚的这笔账是最可怕的,没人知道商人从中赚了多少,官员从中拿了多少,绿营拿了多少,文官拿了多少,地方官拿了多少,京官拿了多少。别小看这时代的商人,各地在北京都有会馆,给本籍官员都是按时间上供的。曾国藩这种算清廉的官员,也是定期拿地方官送上来的碳敬银子,这笔钱地方官不可能掏,最终还是商人来掏这个钱。

如此复杂的关系,让刘勇强知道他现在还动不起。尤其不想把自己的事情暴露到北京,他用茶叶换军火,真被查的话,聪明人很容易看出他养这么多兵的后患。福建地方官不管,那是因为他手里的兵现在有用。一旦匪患结束,李吉言这种官肯定逼着他裁军。

不过刘勇强惹不起,有人惹得起。周天受救援福建结束之后,现在在徽州驻扎,徽州可是安徽的产茶地区,这里的茶叶从上海出口,而上海出口的茶叶不比福建少,主要贡献的就是徽州、祁县一带,那里的大红袍品质相当不错。

所以他立刻写信给周天受,教了这个馊主意给周天受。只要周天受能弄到成本茶叶,他愿意开高价每担20两来抵扣军火费用。

周天受接到刘勇强的信后,那是相当兴奋。打仗他行,捞钱是真不行。曾国藩那种大人物,为了要钱,现在都学会拍皇帝马屁了。这次曾国藩出山,很多人都看出了他跟以往的不同。他给皇帝写奏折,声称一年内就能平定粤匪,周天受可看不到一年成功的可能。但这话皇帝爱听啊,结果曾国藩在上奏,希望湖北能提供跟湖南一样多的军饷,每月两万两银子,皇帝愉快的准奏。放在以前,皇帝让曾国藩办个事,曾国藩总是罗列一大堆困难,把不合作的地方官骂上一遍,最后自己确实诉了苦,地方官还恨上他了,更不肯给钱。

现在刘勇强给周天受找的这条财路,可行性极高,而且非常便利。现在周天受已经升为湖南提督,他驻守徽州并节制前线诸军。皇帝这种意图,是让他这个少有的能打仗的绿营出身的军官,来钳制湘军那些不受控制的悍将。他不但身居高位,而且是在为皇帝办事,嚣张跋扈一些,不过分吧?

更何况他本就比较嚣张跋扈,他带的兵更是如此,而他也向来站在自己的士兵一边,士绅敢诬告他的兵偷牛,他可以咽下嘴里最后一块牛肉,立刻带兵剿了这些士绅,因为他发现对方通匪!

恰好不管是湖南还是徽州都产茶,产量还不小,多的不敢说,一年弄个十万担,应该轻轻松松的。

两担茶差不多就能从刘勇强那里换一杆洋枪,顿时觉得高达50两的军火价格,也不是那么贵了。

当即回信,表示每年能给刘勇强提供10万担茶叶。

收到回信,刘勇强大大松了一口气,他感觉自己军费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下一步,是要将科利洋行这个接货方搞定,这样他才能愉快的做中间商赚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