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勇强手下有两部分,两千人是建宁府的壮丁,之前都是光棍,社会关系简单。既不是大家族出身,也没有大地主依靠,当时躲避太平军逃难在一座座山里。另外两千人,是何名标等天地会从江西带来的起义军,在本地的社会关系不能说简单,只能说没有。

这些人现在最大的社会关系,是刘勇强给他们娶得媳妇,大多数是战乱后的寡妇,有些人一步到位媳妇儿子都有了,但家庭关系谈不上和睦。

这次召集了所有建宁府队长以上军官来开会,两百多人。交代他们分驻在乡下,要跟当地士绅友好相处,顺带帮他们训练乡勇。带这些乡勇去剿匪,移动距离不能太远,只限于乡镇周边,遇到大股土匪立刻向县城汇报,刘勇强带着重兵驻扎县城或更合适的枢纽之地,及时驰援。

有两千江西乡勇带着几十门大炮,基本上没有打不过的土匪,两千建宁乡勇,他打算拆分成200股,一个小队驻扎一个乡村,散开在一个府可能面积过大,但在一个县,足以将任何土匪控制在一块狭小地域,定点清除。

实际上,开始行动后,他手里的兵力变得更强,因为作为建宁通判的李云梯让王二带着同夏乡勇来听他调遣。王二相当于接替了刘勇强以前的职位,是李云梯手下团练教头手下兵力也是四千,除了刘勇强带回来的近两千乡勇外,他自己练的两千新兵,后来还进行了补充,不足四千。现在手里竟然还有大炮,可谓兵强马壮。

“可以啊。新炮?”

刘勇强看到王二带来了50门6磅炮,不由眼热。

他的那批大炮也从杭州拉回来了,不过只剩下15门,路上丢了5门。查了一圈,没有结果。在杭州装船的时候,说是送上船的就是20门,下船的时候剩15门了,运送的厦门水师说上船的时候就是15门。最后不了了之,刘勇强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不至于真的为这件事去找饶廷选要账。

所以他现在只有25门大炮,而王二却有50门,不得不说抱上李家的大腿,真的舒坦。

只是他现在可能需要自力更生了,四千乡勇的军需不得不四处找人。建宁府答应每个士兵每月给发1两军饷,但去了邵武府驻扎后,这笔钱就停了。新任建宁知府李吉言不认这笔账,此人是一个正经科举出身的官僚,比陈维汉难打交道的多,不贪不占,也不办事。

这让刘勇强头大不已,这位李知府就跟吕佺孙是一类人,对乡勇很抵触。他家也是名门望族,河北邯郸永年李氏,家族人才辈出。他是道光三十年进士,还是一个会魁,举人去京城考会试的时候,会分五经,可以任选一经的题目,得到第一名的称作五经魁,也叫会魁。前五名就是这五个人。但不一定是状元,状元需要皇帝钦点,会考虑政治因素,比如陕西历史上没出过状元,皇帝可能就会挑一个陕西籍的状元,江苏状元太多,哪怕成绩好,也不会去点。总之这是一个有状元才学的人,在曾国藩幕府中,还有一个至交好友,名叫李鸿章。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李审言,是一位二品大员。

这种官宦世家出身的家伙,是清廷最好的看门狗,别说让他掏钱给刘勇强养兵了,如果不是匪患严重,他肯定会让裁兵。

好在李云梯是建宁通判,能从中斡旋,才让局面勉强过得去,但两人的关系,却因为这件事而不睦。或许对方不在意,因为他眼里不可能放下一个小小的县丞,但刘勇强却暗暗将他列为敌人,得找机会拿下。

大军开拔,经延平,兵备道刘云樵竟然要一同前往。建宁府是剿匪的试点,他去也有合理的理由。

但目的却不是这样。

刘勇强还有一门亲事没办呢,之前约定的是打退了太平军后一起办,双喜临门,结果一拖就拖到了今年。

所以刘云樵是来帮刘勇强办婚礼的,到了建宁府,刘云樵人气颇高。两次在太平军手里保住了府城,加上常年在建宁府当知府,让他跟当地士绅关系非常好。刘勇强没有家属,他代表刘勇强操持,送出去的请柬整个建宁府的士绅基本都来了。

对刘云樵的到来,加上在这里展现的影响力,让李吉言一直不太高兴,他才是地方官,是这里的父母官,可这里的士绅明显更认可刘云樵。

刘勇强也拼过味了,他本就善于揣摩别人心思,此时确定,刘云樵就是来给他撑腰的,告诉建宁士绅,刘勇强是他罩的。

加上两人同姓,不免引人猜测,很快就流传刘勇强是刘云樵的侄子这样的说法,其实对这种流言,刘勇强根本不在意,别说侄子了,只要刘云樵愿意,认干爹都行。只是对方是一个文官,跟带兵的官员接亲有点犯忌讳,此时可不是清末,没到有兵就是草头王的时代,否则刘勇强的操作空间会更大。

一方有刘云樵出面,另一方则是当地巨绅蒋家,这场婚礼自然非常隆重。刘勇强带着上千人前去接亲,虽然没有带武器,一路上也没有不开眼的土匪敢跳出来。

将人迎接到府城一间原属蒋家,现在归刘勇强的宅子里,接着是大办宴席,流水席吃了一整天,婚礼就算成了。

婚礼上当然少不了给长辈磕头,南方长辈就是刘云樵,女方长辈是蒋举人和一个小妾,好家伙,果然还是看不起刘勇强,举人嫁女儿只肯嫁小妾生的。

姑娘倒是没毛病,年方二八,貌美如花,毕竟是小妾生的,娶妻娶德,纳妾纳色,蒋举人这种豪绅,小妾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儿,女儿自不会差。可惜直到晚上,刘勇强才急不可耐的见到了小媳妇的真容。

那一刻,他的心不由砰砰跳动,后盖头下的女儿面若娇花,脸比红盖头还红。

怯生生喊了一句:“老爷。”

老爷就已经按捺不住飞扑上去。

他也是真饿了,士兵们可以去青楼窑子发泄,他不敢去,这个时代的花柳病可是能要命的,有没有套子这种安全用品,他惜命如金,不敢冒险。

一番激情过后,小娇妻眉头紧蹙,挣扎着起身,一边捂着胸口,一边将铺在床单上的手帕小心收起来,那上面可有殷红的血迹。

第二天小媳妇早早起床,将手帕晾晒在院子里。

刘勇强也难得闲暇的坐在藤椅上看着,三寸金莲的小脚走的不快,带动腰肢窈窕扭动。

很是奇怪,昨晚对方行房的时候都穿着白净袜子,死活不肯脱。脚不肯示人,结果带血的手帕却光明正大晾晒,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讲究。

“老爷,该用早膳了!”

“哎,好好。”

吃饭的时候,两个小丫头伺候着,一个叫春芽,一个叫秋叶。两人是小姐的贴身丫头,人家都春花秋月,蒋举人这种大文人竟然给丫头取春芽秋叶,据说是因为蒋举人好茶如命,两个丫头一个是春季采摘嫩芽的时候买的,一个是秋天收获茶叶时候买的。

至于小姐,名叫蒋淑,很普通的名字。

长着鹅蛋脸,面相端庄。

新婚燕尔,刘勇强便有点懈怠。待在家里不出去,统军交给了刘三虎。

也没人说他不务正业,新婚回门的时候,去府城瓯宁县近前的叶坊蒋家见过老丈人,老丈人也要求他多跟府城同僚走动,还介绍哪些官僚是他的旧识,将社会关系一一介绍给他,写信让他去拜访。

言谈中,蒋举人有意让刘勇强谋取瓯宁县令职务。蒋家有这个财力,蒋举人年纪大了,科举无望。本人也不甚努力,主要是太有钱了。家里几千亩农田,不但是大地主,还有几万亩茶山,每年赚海量的银子。之所以能在建宁府一呼百应,聚拢上万乡勇,靠的就是这些。可以说是当地土豪,跟李伯爵家差的,仅仅是官方背景。自己没动力,女婿值得培养。

于是刘勇强就整天待在城里,拜访各个官员,整天应酬。军务上,则安排了两千乡勇分驻两百个乡村,连一些较大的山村都有驻防,并写信给当地的一个个地主乡绅,基本上建宁县有头有脸的乡绅地主都里参加过他的婚礼,面子都是会给的。

文牍工作是郑世禄帮他操作,写的一手好字。

人在城中,却没有耽误任何工作。刘三虎带兵牛刀杀鸡,大多数土匪直接就被小队火枪兵带着各地团练就办了,极少数刘三虎带着炮兵过去一通乱轰,就做鸟兽散。一座座隐藏在深山中的土匪山寨被连根拔起,有些甚至是已经作乱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年老匪。

这些老匪非常有规矩,先礼后兵,试图用对付绿营那一套,送上重礼让刘三虎撤军,结果这边不讲理,一座座积年的老匪寨中的好东西还是不少的,劫掠而来的金银颇多。剿匪的收益暂时填补了亏空,但长久的军费来源还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