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何名标怎么可能不知道曾国藩,从赣南发动起义后,就一直跟湘军打。到现在都没能打下吉安,因为他们始终过不了赣江,湘军水师一直占握优势。

“你有所不知,曾国藩在湖南恶了一群大官,根本站不住脚。”

“这个有所耳闻。”

“他在浙江,又得罪了江西当官的。江西巡抚还是他的同年好友,带头参他。”

何名标有点纳闷,在他眼里,曾国藩是大官。

刘勇强解释道:“这个人会带兵,却根本不会当官。却能平步青云做到侍郎,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何名标要是知道这些,也不会是一个反贼。

“因为他有穆章阿那个贵人提携。我给李大人效劳,就是给李伯爵效劳,李大人,李伯爵能亏待了我。你也一样,现在是给朝廷办事,也是给李大人办事。”

何名标默默点头,并不是很认可。他要真认可这个道理,刘勇强也不敢找他。

不过他是聪明人,马上表态:“小人明白,小人定当肝脑涂地。”

“不需要你肝脑涂地,你等着荣华富贵吧。不过现在有件事要你去办,办好了,我保你一个游击。”

绿营游击是从三品的武官,哪怕一个县令也看不上的官职,放在天地会这种底层人物眼中,也是大官。

何名标不由激动起来,马上跪在地上:“小人全靠大人提携了,大人尽管吩咐。”

“好。你这样这样。”

吩咐一番,何名标先是忐忑,接着露出决然之色,有种赌徒‘这把老子全押了’的感觉。

这件事只有何名标能做,他要做的事,引起了一群老弟兄的担忧,只是担忧。

因为他要为刘勇强挑出两千人,这两千人必须是江西起义后加入的,跟他们从广东过来的老弟兄一个都不要,江西天地会的也一个都不要,只要干干净净的士兵。基本上还是那三条,壮丁、光棍,至于社会关系,不用说了,都从江西跑到福建了,能有个毛关系。

这让他们感觉到李永强也在排斥他们,甚至更恶意的猜测是要瓦解他们,把他们的兵要走,然后卸磨杀驴。只是两千人又不足以让他们下决心再次反了,虽然还没有被收编,但至少有饭吃。当初他们投降,尽管还没有断粮,但军中存粮已经不多。跟着官兵混,至少有口饭吃。

因此这件事不容易做,虽然他们手里有两万人,除去拖家带口的老弱,真正能打的壮丁也就一万,再交出去两千,每个人都得割肉。

何名标用尽了各种办法,靠一直以来积攒的威望,兄弟情义,四人感情,用了十天终于凑齐了两千人交给刘勇强,这么卖力,仅仅是换取刘勇强一个口头承诺。

刘勇强则立刻安排下去,只派出教官团负责训练这些新兵,队长一个没用,说实话,那些队长都不算他的人,那是李云梯的人,身份中有大量李家子弟,还有各地的地主少爷。他有信心让这些人为他拼一次命,但不可能带这些人跟着他造反。

期间王二还找过刘勇强一次,他练兵出了问题,进展十分缓慢。他带的那两千人,只是学会了开枪。这是李云梯安排的,人是李云梯招的,枪是李云梯买的,王二是教头,只能按照李云梯的要求,尽快教会这些人使用洋枪。所以一开始就把枪发下去了,王二倒是按照刘勇强的要求,先教会队长,再去教士兵,一个月时间,也只能教会这些人开枪。

后面复杂的步伐训练,王二其实也不太理解有什么用,现在懂了,他这些人根本就不能打,刘勇强当初连船都不让他们下,就是他们没法列阵战斗。

靠王二一个人,教会两千人复杂的队形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李云梯又催的紧。他只能求助于刘勇强,为此还请刘勇强去吃饭,目的是想从刘勇强手里借一批教官。

“你我兄弟,我肯定会帮你。我这边的人,只要愿意跟你走的,你都能带走。不过大哥提醒你一句,你得先去找李大人。这些人都是他的兵,你我不过是教头,李大人答应了,大哥没二话。”

王二就是不想去找李云梯,这显得他很无能。听刘勇强这么说,只能无奈去找李云梯。

刘勇强不由感慨,王二还是年轻啊,做事不周全。要是这些军官在他们两人之间私相授受,李云梯就算再大度,也该猜忌了。

而且刘勇强已经猜测,李云梯开始防着他了。不然不会给王二升官,哪怕到了建宁府,还是让王二带那两千新兵,而不是直接交给刘勇强带。

这就是官场!

李云梯当然不会反对,王二兴冲冲来刘勇强这里选人,最后也不过带走了一百来人,其中没有一个队长。

每个队长,不是姓李,就是大小地主家的二少爷之流,带的兵都是本乡本土的老乡。没人愿意离开自己人跑去帮王二练那些跟他们不是同乡,不是同族的泉州、漳州乡勇。

所以王二带走的,是一群有一些小心思的普通士兵,倒也够用。毕竟每个人,都经过刘勇强几个月的严格训练,还有实战经验。

刘勇强这边就更容易了,按部就班的走就行,他的教官团能训练出两千人,就能训练出四千人。他要做的是协调工作,经常性的去露个脸,显示一下存在。他最该做的,还是跟各路势力沟通,做好这支部队的后勤保障。

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在太平驿驻扎的天地会部队已经全部被调到了建宁府,负责盯住他们的是富勒兴。

到了建宁府才接到命令,这批人的整编命令批准了。这是能够想象的,两万人投降,这种情况很罕见,除了收编,别无选择。在太平天国前期,大规模投降事件很少,主要是前期太平天国强势,人家不肯投降,不是清军不想招降。恰恰相反,朝廷确定石达开出走之后,咸丰亲自下诏给曾国藩让他想办法招安石达开。

所以这两万天地会降兵,不是什么大问题。他们开到建宁府就是来整编的,首先,所有人排开一字,在河边剃头,重新编了发辫,换了号服,每人身前挂着一个‘兵’字补丁,现在他们是绿营了,暂时归富勒兴节制。

结果很快就出了问题,富勒兴不是不想要这批人,谁会嫌自己手下人多呢。这可是两万人,王懿德奏报的是两万人,作为闽浙总督逼降的人越多功劳越大,兵额也是两万人,作为主官,人越多军饷越多,富勒兴手下兵马越多,克扣的军饷自然就越多。

问题还是出在了人事上,两万有组织的人,无数头领,太平天国给的官职含金量很低,但听着响亮。富勒兴却不可能给同样的官职,绿营四级官职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最大的何名标也只给了一个都司。这么庞大的部队,不是一个都司管得过来的,所以富勒兴往里面派了一批参将、游击等官员。

他不傻,他试图安插自己人。何名标也不傻,立刻鼓动底下人开始对着干,险些酿成了哗变。

出于对境内治安的担心,刘云樵立刻把几个重要人物召集起来商量。

“这群反贼,贼心不死。依我看,就不该招安,全杀了安心!”

富勒兴吃了个亏,他派去的人被打了回来,正憋着一股子气。又气又怕,此时拼命提这些人贼性不改,是给自己脱责,因为真逼反了他们,他吃不了兜着走。

“提督慎言!”

刘云樵提醒他。

这些人已经是绿营了,这些话传出去,万一再引起不满,还是问题。

“这件事是提督大人之责,还请提督大人尽快弹压才是。”

富勒兴眼珠子一转,他是旗人,心眼却很多。

冷笑一声:“臬台大人,本官手里只有三千人,如何弹压?不如请李大人借鸟枪队三千与我节制,待我平了这些贼人在还给李大人如何?”

他还想借李云梯的兵。

李云梯当即反对:“这些人有没有反,如何去平?提督大人该去安抚才对。”

富勒兴耍无赖:“本官是武将,哪懂抚民。倒是臬台大人善于此道,不如聂大大人收了这些人。”

刘勇强听他们吵完才站出来:“让这些人跟我走吧。让他们戴罪立功,跟我一块收复建阳。”

李云梯目光闪烁,却按捺住激动问道:“你有把握?”

“打仗哪有什么绝对的把握。不过我的大炮到位了,我可以试试攻城。”

府城建安县周边已经安定了,但北边的政和县,西边的建阳县都还在太平军手里。

收复肯定优先收复建阳县,没人比李云梯更着急,因为他已经是建阳县令了。

他当上县令的委任状是跟招安何名标的旨意一起传回来的,王懿德的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来一回半个月就够了。

与此同时任命的,还有富勒兴的福建陆路提督,刘云樵的署理福建按察使兼延平建宁邵武兵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