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二三个月前从衢州离开,走陆路去了温州,乘船返回同安,一路艰辛自不用说。回同安之后,李云梯派他去了一趟厦门买洋枪。

他跟刘勇强去过科利洋行,科利也刚刚返回,并从英国采购了一大批军火,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科利开价一杆枪20两银子,如果李云梯不要,他就要带去上海了。

李云梯财大气粗,一口气全部买下。交给王二让他训练新的洋枪队。现在李云梯可以大张旗鼓的组建新的乡勇,除了目前战况紧急之外,还因为一件事,以前一直警惕李家这种地方豪强编练乡勇的吕佺孙死了。

吕佺孙身体一直不太好,他常年抽大烟,也不知道是因为身体不好抽大烟阵痛,还是因为抽大烟导致身体不好,反正没能熬过去年冬天。吕佺孙一死,有王懿德支持,李云梯可以放开手脚。

这两千人直接带到了延平府,现在训练刚刚两个月。

“能排成队打排枪。就是走路还走不太好,容易走乱了。”

刘勇强练了五年兵,天天练队列,现在他的队伍也不敢说能如臂指使,两个月能打排枪已经不错了。

“这就够用了。跟我一起出战。救援建宁府!”

跟王二打过招呼后,马上去找李云梯商议。

李云梯已经进了大营,随同富勒兴正在接见一群太平天国投降军官。

富勒兴也来了,这次将他手下两千人全部带到。

有了这些人在此,刘勇强才能彻底放下这些降兵。

李云梯和富勒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富勒兴负责威胁,李云梯负责鼓励,让一群军官唯唯诺诺。

见刘勇强进来,富勒兴摆摆手让他们退下,李云梯让他们回去好好安抚部下,日后安心为朝廷效力。

三人坐在一起,刘勇强立刻就催促进兵。

“李大人,富总兵,何时进兵?”

富勒兴推诿道:“虽然太平驿的贼兵投降了,可粤匪还盘踞在对岸,怎能安心进兵。”

李云梯默默点头。

刘勇强道:“那就先攻对岸,在救建宁。”

“不急,不急。我军刚到,人困马乏,休养三日再说。”

“三日?”

刘勇强看到李云梯也皱起眉,知道李云梯也不敢拖三日,他从刘勇强带去的口信中已经知道,建宁府断粮了。

“那你们就抓紧休息,今天我来打。”

随即给李云梯使了个眼色,告辞离开。

刘勇强紧接着去找了何名标,找他借人。他要从山上把大炮搬下来,何名标此时急于表现,亲自带了两千人去搬运弹炮和弹药。

一门炮很快就摆在了河边,冲向对面太平军大营轰击起来。

李云梯此时也找到了刘勇强,他知道刘勇强有话要跟他说。

“大人。富勒兴靠不住,建宁等不起,十几万人要饿死了。”

“我知道。”

“让王二带人跟我过去,水师帮忙把大炮送过去。”

其实福建水师的战船上也有大炮,但这批船都是小船,不是主力战船,大海船根本进不了内河溪流。

“什么时候?”

“今晚!”

“那对岸的粤匪怎么办?”

“丢给富勒兴。”

李云梯很犹豫:“这可是好几万贼人。丢在背后不管,是不是太犯险了!”

刘勇强解释:“只要进了建宁府,送一船粮食进去,里边有的是兵。”

“那万一解围不利,就要腹背受敌!”

刘勇强着急道:“大人,别忘了我可是从衢州一路打回来的。粤匪的营寨我碰过,经不起一炮。只要打开一个缺口,人就能进去。现在攻过去,是我们跟建宁府里应外合,对粤匪不利。”

李云梯终于点头:“那就按你说的办。”

刘勇强又交代:“总督那边你得打点好,别让富勒兴抢了功劳。救粤匪重兵之下一座孤城,这样的功劳,够让你当上县令了。”

刘勇强知道李云梯要的是什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暗示他,功劳都是李云梯的。对方答应之后,才提这件事,没有之前说,是担心影响对方的决定,毕竟读书人又是又当又立,明明想要,你直接提出来,反而要反对。

“放心,我有主意。”

李云梯眼神闪烁,仗是刘勇强打的,命是刘勇强拼的,他拿走所有功劳有点说不过去。

又补充道:“该你的功劳,我会替你争取。”

刘勇强摆手:“我的先不用说。你得先当上县令。你有了实缺,我还怕没机会?”

李云梯拱拱手,面色微红,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什么。

没有等到晚上,因为炮轰了几下对面大营后,太平军就拔营了。留下了一队人,其他人陆续往建宁方向撤退。站在他们的角度,这是正确的选择。清军大军已到,这边的何名标投降,那边肯定会受影响,因为对面军中也是少量石达开太平军主力带大量花旗军。石达开从江西过来,他攻下了大半个江西,江西几十万人加入了他的麾下,其部队主要成员,其实已经是江西人。只是真正能打的精锐,还是一两万从广西打出来的老兵。

对面大军逼近,还有战船控制了水面,内部不稳,各种复杂因素作用下,对面的太平军撤退是最理智的选择。

他们退,刘勇强这边的人要追,所有人登上战船,雇佣民夫拉纤前进。

拉纤的速度自然跟不上轻装简行,晚上还要停靠休息,第二天中午才赶到建宁府外,此时撤退的石达开部早就撤进了营垒。

李云梯身边还带着何名标,把他带在身边,一个是让他离开他的人马,更方便李云梯和富勒兴控制那两万花旗军,另一个原因是希望他能劝降更多太平军。无论是杨辅清还是石达开的麾下,都有大量江西兵。

从何名标这里了解到太平军部队中很多情报,他们主要分三种成分,一种是最核心的太平军主力,从旗号可以区分,这批人打黄旗;另外一部分,是在太平军占领江西后,加入的江西新兵,这批人也是打黄旗,可以说是太平军的二等部队;第三部分才是花旗军,他们有自己的组织,也不信太平天国那一套,旗帜都没有换,所以是另一套班子,相当于伪军。

石达开的嫡系部队是非常能打的,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作为太平天国硕果仅存的一个能带兵的王,他手下的广西老部队最多;另一方面,石达开或者说石家是大宗族、大地主,不过是客家人,在广西当地遭受排挤,于是他将全族、全村四千男丁都带进了太平军,在能打的部队中,他的势力还是最有凝聚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人火并的那么厉害,洪秀全敢杀韦昌辉,却没有杀他,因为韦昌辉一死,他的人就是一盘散沙,石达开一死,他的人会起来报仇。

有四千跟他从广西打过来的同族兄弟,意味着石达开的嫡系部队最有凝聚力,最有战斗力,但也意味着最排外。因为这四千人早就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有什么好处,都要先满足他们,他们会最排外。

杨辅清是太平军正规军,从广西打过来的老牌将领,但在石达开体系中,依然只能是外系。杨辅清很有能力,被排挤的也最厉害,甚至可以说时刻被石姓势力打压。

双方矛盾很深,所以才会分头驻扎。刘勇强还得知,当初杨辅清部试图借石达开部的大炮,也没借到,否则建宁府早就被打下来了。而杨辅清部碰到刘勇强带领的火枪队吃了大亏后,也没有通报给石达开部。

“所以说,建宁府外的围城部队是没有大炮的。而且现在石达开的人过去了,他们内部还会不和。”

人心不齐,就不可能死守,没有大炮,就会陷入被动。

刘勇强越发感觉这场救援很有希望。

有这些情报,刘勇强让船队进抵到对方外围一里才靠岸。

一边让王二带两千新兵帮助水师守船,一边带着老兵将大炮搬了下去,建宁城南岸就是云际山,这不是什么险峻的高山,最高峰也不过四百来米。刘勇强也犯不着登顶,因为山顶距离建宁城有2.5公里,超出了大炮射程。他将一门炮搬上了山坡处一座茶园里,居高临下开始构筑炮位。

刘勇强很留意后方山顶。

刘三虎注意到了:“师父。要是粤匪在山上扎营,架一门大炮,我们在这里根本就站不住脚!”

刘勇强考问他道:“那你猜猜,他们为什么不在山上扎营。”

刘三虎看了一眼四周。

建宁府城依河而建,建在建溪和松溪交汇处,周围虽然号称群山林立,可都距离城墙好几里远,就城墙防御而言,距离城中心的制高点是黄华山,位于建宁北边,早在明朝时候就被包在了城墙之内。

“师父。就算粤匪有炮也打不到城墙,他们是围城,不是守城,南边也没有敌人,所以不愿浪费力气上山。”

“很对。那如果有可以打十里的炮呢?”

刘三虎一脸不信,但还是思考了一下:“那这座山就是必争之地!”

打十里的炮,快有了,线膛炮时代即将到来。

此时炮位终于修好。

正对一里外建溪汇流处的太平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