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左良玉帮布喜娅玛拉解围,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救了那十几个不怀好意的灾民一命。

如果几个灾民执意要对布喜娅玛拉动手,那藏在她袖口中的十几发弩箭必将送这些人前往极乐西天。

布喜娅玛拉很欣赏左良玉的身手,就让他暂时做自己的护卫。

虽然她有自保能力,但是如果总是要靠杀人来自保的话,也会给侯平惹麻烦不是?

此时布喜娅玛拉正在给保安分组,百多人的保安分了三组。

然后高敬明就带着保安去训练,他是跟随第一批灾民一起回来的。

宋应星见布喜娅玛拉闲下来了,便走上前去:“叶姑娘,晚生有礼了。”

布喜娅玛拉看了宋应星一眼,一脸惊讶道:“咦,你是……上次的那个书生?你此来有何事吗?”

“叶姑娘,听闻恩师在漷县招募流民救灾,学生就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

布喜娅玛拉点了点,又看向站在他身后的宋应升:“这位是……”

“这位是家兄,这次我们兄弟一同来京城参加会试。”

“哦,原来如此,宋公子如果想帮忙的话,在工厂这边恐怕没有什么合适的事情。这样,我带你去行宫,殿下那边正是用人之际,相信能给你一个合适的安排。”

宋应星听到殿下,随即惊讶的道:“叶姑娘说的殿下……是皇太孙殿下吗?”

布喜娅玛拉点头:“正是太孙殿下,太孙府现在在娘娘宫坐镇,因为还有许多属官都未到任,因为人手紧张,宋公子正好去跟太孙殿下帮忙。”

宋应星和宋应升对视一眼,顿时高兴道:“多谢叶姑娘。”

……

这次安置流民的主要地点是在漷县,因此太子府的办公地点也就自然而然的迁移到了漷县来。

布喜娅玛拉有娘娘宫的通行令牌,直接带着宋应星两兄弟进了景命殿。

此刻命殿也成了一个大型工地,朱由校正亲自带人制作一些农业器具。

这些农业器具都是根据侯平留下来的图纸制作。

布喜娅玛拉将两人带到朱由校面前:“殿下,这两位宋公子自称是侯平的弟子,您看怎么安排一下。”

朱由校抬头看了一眼宋应星:“哦,是你呀,本太孙记得你是去京城参加会试的吧?怎么没考中吗?”

宋应星脸上微红:“回殿下,是,学生确实未能高中。”

朱由校哈哈一笑:“没中就没中吧,夫子说了,天下不是只有科举这一条出路,你看建章哥、鸿云哥,他们连举人都没中,现在在织造厂教工人识字,一个月也能挣三十两,不比当官挣得少。”

宋应星大吃一惊,教织造厂工人识字?真是闻所未闻的奇事,而且竟然每月有三十两,这可吓死个人。

宋应升则是一脸迷惑:“教织造厂的工人识字?这……为何要教工人识字?”

朱由校歪着脑袋想了一下道:“这个……好像没有问过夫子呢,管他呢,你们两个都会什么呀,如果有手艺就留在我这里吧,没有的话就去找刘主主簿,让他给你们安排一个需要做记录的文职工作。”

宋应星此刻盯着朱由校身后的包裹铁皮的木制器具顿时两眼放光:“殿下,学生对机关器具也略有研究,但是从未见过殿下身后的这等奇特的器具,不知这是做何用的?”

朱由校转身拍了拍身后的像个巨型叉子又加了一个脚踏板的农具:“这个是夫子发明的翻土器,有了这台机器,一人一天可翻五亩地。”

宋应星和宋应升两人都是大吃一惊,宋应星惊骇道:“这翻地可最是累人的活,如果一人每天可翻五亩土地,那一人岂不是就可种四五十亩地?”

正常的话,一个壮劳力借助耕牛的话能耕十五亩地,这已经人力种地的天花板。

如果不借助耕牛,能种出四亩地就已经是天花板了。

耕牛最大的作用就是犁地,普通耕牛一天能犁地二至三亩地,最健壮的耕牛每天能犁五亩地就是天花板了。

买一头耕牛至少也要十几两银子,一头牛一个月的饲料需要一贯钱左右,可以说是古代版的“四脚吞金兽”了。

可能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牛不都是在山上放养的吗?为什么还要花钱买饲料?

放牧通常都是不用做农活的时候,如果真的需要牛犁地的话,就不能再放牛去吃青草了,必须购买干草料。

因为青草里面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只吃青草,等牛的胃撑到满的时候,实际上也只吃了三成饱。

如果再一干活,消耗的气力一大,那点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根本不够消化。

只有吃干草料,才能让牛真正的吃饱,才能让它有足够的能量来消耗。

所以普通人家如果家里的土地不多的话可是用不起耕牛的,通常都是一个村子一起供养两三头耕牛。

如果用了这个工具一人能翻五亩地,效率已经超过耕牛,重点是还不需要食用饲料。

所以说这个工具简直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神器。

朱由校遗憾的摇了摇头:“这个器具夫子说要用铁,最好是钢来制作,可惜本太孙不懂炼钢,只能用木加铁皮包裹来凑数,虽然也能使用,但是损坏的太快,没法普及,恐怕只有等到夫子回来才能再想办法解决了。”

宋应星急道:“殿下,现在已经是三月了,正是农忙时节,如果不能在四月份之前将工具生产出来,只怕就要晚了,正好学生也略懂一些炼钢之法,不如学生在通州境内为殿下建造一座冶炼坊制钢如何?”

朱由校顿时眼睛一亮:“真的吗?太好了,之前本太孙就想让夫子建冶炼所了,只是他一直没抽出时间来,既然你也会建炼钢厂,那就太好了,走,咱们现在就去选址。”

侯平之前确实有说过要建炼钢厂的话,只不过他要做的事太多了,炼钢厂又不是一个外行人能轻易进入的行业。

就算他用全部的精力放在炼钢厂都不一定能把钢厂建好,所以最终就耽误下来了。

现在有宋应星主动承担起建炼钢厂的任务实在是太好不过了。

朱由校是个想干就干的主,当即就带着宋应星去考察哪里适合建造钢铁厂去了。

布喜娅玛拉苦笑一下,只能自己将宋应升带去见刘宗周。

刘宗周为人古板,虽然名气不如高攀龙等东林君子,但也是当世大儒之一。

万历四十年用《修正学以淑人心以培养国家元气疏》指出廷臣党同伐异之风盛行。

文中对党争作了持正的分析,不全以东林党人为是,也不全以东林党的政敌为非,算得上是公正之说。

其后被解官返乡,之后再未被任用。

这次万历皇帝把这个古板的家伙放到太孙府任主簿,显然是打算用他来制衡一下太孙过于跳脱的性子。

“刘主簿,这位是宋应升先生,殿下让您这边给他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