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侯平嗅着被子里遗留着的玉娘子身上那股淡淡芬芳,在床上辗转反侧了一夜。

清晨起床,只能顶着个熊猫眼起床。

县学里,一众学生都在期盼的等待着侯平到来。

最紧张的莫过于朱由校、张文烶等人了。

侯平走的时候可是都给他们布置了任务的,今天就要给他们考试。

看看他走时布置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

《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着名的数学着作,这些数学着作曾经是隋唐时代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

《周髀算经》出现的最早,作者不可考证。

《周髀算经》不仅是数学着作,更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文学学说——“盖天说”的天文着作。书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

《九章算术》对古代中国数学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整地进行叙述,它是十部算书中最重要的一部。

书中记载了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

还记载有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

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代数方面,书中记载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

并且在这基础上有了求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首项系数不是负)的数值解法。

还有整整一章是讲述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的,这种解法实质上和中学里所讲的方法是一致的。

这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出一千五百多年。

还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其它的还有《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孙子算经》等,其中七本都被永乐大典所收录。

由于大明的科举取仕最重明经、进士两门,明经以五经为主、进士科重在考杂文诗赋和策论。

因此大多数的读书人都主攻这两方向,实在感觉自己不行了,才会改修明字、明法、明算等科。

这就导致了学习数学专业的人才偏少,而且明算科还指定了数算典籍,更是大为影响了数学在大明时期的发展。

侯平在指导七个弟子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在明经科、进士科上都没有什么天赋,于是就建议他们改修其它科。

梁建章、汪鸿云都有不错的数学天赋,便改修明算科。

李浩歌、费英彦改修了明法科,宋鸿熙修了明字科,袁修为则坚持考进士科。

在这期间侯平指导梁建章和汪鸿云的时候,意外发现朱由校和张文烶都有相当强的数学天赋。

尤其是朱由校,数学天赋强的可怕,各种方程公式几乎是一学就会。

因此侯平就让他们两人也一同主修了数学。

经过昨天的旖旎,侯平对朱由校的毁房之恨稍减。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公房内,侯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刷刷刷的写了数十道数学题。

大部分都是鸡兔同笼之类的应用题,只末尾是两道解三元二次方程的题,其难度不小。

写完后就把张文烶和由校两人叫了进来。

“好了,今天你们两人把这些题做完,错两道以上,为不合格,本夫子要对你们进行处罚。错一道,不处罚。如果全对,本夫子还会有所奖励,开始作题吧。”

朱由校刚想张嘴提问,侯平就一脸严肃的抢先说道:“有什么事,做完题以后再说。”说完冷着脸走出了公房。

旁边的张文烶用手肘轻轻捅了捅由校,示意先做题。

朱由校点了点头,两人开始埋头做题。

不到一个时辰,朱由校已经率先做完,张文烶多花了一刻钟也全部完成。

做完之后两人拿着各自的答案去大堂找侯平。

侯平收了两人的答案稿,让他们回座位听课。

等上完课后才回公房去看两人的答案。

张文烶错了一道三元二次方程题。

而朱由校的全对部正确。

很好。

侯平咧嘴一笑心中暗爽:这下有借口送你上天了,哼哼哼,别怪我心狠手辣,看我不吓死你个小王八犊子。

当即叫来朱由校和张文烶两人。

“很好,这次你们的试题都算过关,不过,张文烶,你最后那道计算题没有做对,所以这次没有奖励。由校,你的题目全对,夫子承诺给你奖励,你可有想要的东西?”

朱由校顿时兴奋的道:“夫子,你之前就说过,可以让我飞到天上去的,能不能……。”

侯平点了点头:“可以,这样吧,这两天放学后,你来我家制造飞天的工具。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起飞。”

朱由校差点没兴奋的跳起来,张文烶一脸惊呆的样子,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夫子,我可以一起来吗?我也想跟你们一起制作飞天的工具。”

侯平心里冷笑:帮凶,这可是你自找的。

“行,你想来就来吧。”

朱由校问高道:“夫子,制造那个飞天的工具大概要多久啊?”

侯平想了想道:“如果你们手脚麻利的话,两天三天应该就是够了,要是你们偷奸耍滑,那就不知道要多久了,总之本夫子不会动手,只会教你们如何做,能不能做成,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朱由校和张文烶立马一起喊道:“是,我们一定不会偷懒的。”

……

京城宁远伯府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皇城的东西两侧对称规划了两处皇家园林。

西侧的园林以太液池为核心称为西苑,东侧的园林称东苑,东苑因位于东华门外以南,所以又称“南内”、“小南城”。

成祖朱棣常携皇子皇孙到此游幸,后立朱瞻基为皇太孙之后,就在东苑内为修建了皇太孙宫。

朱瞻基即位后进行了扩建,修筑了大量的宫殿建筑,作为“龙兴”之所,世称“明南宫”。

明南宫与紫金城、西苑三海并称皇宫“三大内”。

万历七年(1579年),李成梁论功被封宁远伯,明南宫也一并被赐为宁远伯府。

这个看似是无上的恩典,其实也透露出皇帝对李成梁的一种忌惮。

只需一声令下,皇城守卫便可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将宁远伯府的人全数拿下。

也就是说,事实上整个李家的家眷,都是大明朝廷手中的人质。

这么多年来,李家人便都是在这种战战兢兢的环境下生活。

李如柏的好色与放纵,与这里的生活环境,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恩带着册封的圣旨前来李府宣旨。

李如柏领一众小辈出来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如柏雍和粹纯……今册封其为太子太保,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钦此——。”

“臣,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