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常洛出生的时间很不巧,当时正值在万历皇帝大力清算张居正的时候。

这时的张居正刚好死了两个月零七天。

因此使万历皇帝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这个儿子就是张居正的化身。

总觉着把大明的江山交到这个儿子手中,江山肯定就会被他给毁了。

所以从开始他就对这个儿子没有多少好感。

而其后朱常洛的表现,也让他尤其失望。

性格懦弱、阴柔、残暴,还毫无主见,倚重江南士人等,这些都还不是最关键的。

真正让他对朱常洛彻底失望的是源于万历十六年的一次谈话。

由于在万历十四年时生了一场大病,当时万历皇帝一度以为自己要死掉了,幸运的是他撑过来了。

所以万历十六年的时候,他就有了立朱常洛为太子人打算。

然后便询问了朱常洛:如果做了太子将如何治国。

朱常洛几乎是张口就来,什么整顿吏治,开放言路,禁止宦官干政,减少商税,爱商恤民等等观点说了一堆。

万历皇帝听的连连蹙眉,这里面无论哪一条都是万劫不复的死路。

整顿吏治,如何整?

大明那么低的俸?,完全不让官员小吏贪污,他们如何能生活?

难道要所有官员都做海瑞海青天?

开放言路,大明的言路还不够开阔吗?

看看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言官们都干了些什么。

减少商税,这会他正在为江南一带经济过于繁荣而头痛呢。

爱商恤民,商人都已经快无法无天了,还要怎么爱?

恤民就更可笑了,朝廷都要穷的揭不开锅了,拿什么恤民?

自此,万历皇帝就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福王朱常洵的身上。

而朱常洵也没有令他失望。

朱常洵虽然小了朱常洛四岁,但是行走如风,龙行阔步,有人君气度。

而且为人又胆气雄厚,阳刚之气极盛,敢于质疑传统。

这使得朱常洵并不被清流文臣所喜。

而这恰恰又成了万历皇帝喜欢他的另一个理由。

只可惜,尽管万历皇帝多年努力,试图让他能继承大统。

但是在孝定皇太后和清流文臣的合力下,他最终也没能成功。

实际上,这几年他已经有些心灰意冷。

尤其是去年孝定皇太后在病重期间,还不忘逼迫他答应遣福王就藩之后,这种灰心的感觉就达到了顶峰。

原本他都在想算了,反正这个大明都这样了,那就随它去吧。

但是直到今天,他意外的发现自己的这个大孙竟然颇有人君气度。

忽然就令他有了一种后继有人的欣慰感觉。

只不过他知道现在这个大孙的改变都来自于侯平,到底能改变到什么地步,还有待观察。

……

6月5日

侯平刚刚调查到张天桥已经失踪的消息,本想再做进一步调查,李恩却再次带着圣旨找到了他。

强令他不得再将案子查下去,而且还命他原地销毁了一切关于案件的线索和证据。

侯平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案子查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大出他的预料之外了,如果再查下去,只怕要出大事。

幸亏在最后关头,总算是被叫停了,要不他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

“尚书大人,刚才李公公带了圣旨,说是这个案子不许小人再查下去了,您看……。”

张问达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将一千五百两银票交给了侯平:“此事我已经知晓,两位阁老和首辅都上书结案,此事算是已经了结,这些钱是之前承诺给你的,多出的五百两是有人额外给的奖励,关于此案的结论你回去后注意保密,万不可以对任何人透露细节。”

“是,大人。”侯平将钱揣进怀里,简直开心至极,这钱来路很正,根本不怕有人觊觎,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就想去望香阁跟徐佛姑娘操练一番兵马。

“大人,若是没有其它事小人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便准备离开。

张问达忽然叫道:“哦,你等等……。”

侯平转身回来:“大人,还有何事?”

张问达从桌案里找出来一封信道:“这是陈知县前两日给你来的急信,因为当时正在查案的关键时期,所以老夫便没有将信拿给你。”

侯平接过信,心中暗骂:这老不死的连老子的信都截留,该死的坑货。

不过这话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

“没事的大人,估计也不是什么大事。”

张问达点了点头:“嗯,那就好,对了,你可有兴趣来刑部任职啊?”

侯平赶紧摇了摇头:“谢谢大人的好意,不过小人对目前的生活也还算满意。”

张问达遗憾的摇了摇头:“行吧,没有其它事了,你走吧。”

“小人告退。”

离开刑部后,侯平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陈应龙的来信。

信不过百余来字,但是内容却很吓人。

自三月起,通州地区便滴雨未下,许多农户家中颗粒无收,进入五月后,各地陆续出现了灾民。

就在侯平走后没两天,灾情就突然集中爆发。

灾情最严重的是通州、漷县和三河三地,已经是灾民遍地。

初步估计此次漷县受灾情影响的人口有近一万人。

而漷县总共不过五万人口不到,县城也不过是个仅两万人口的小城,如何有能力赈济一万灾民?

尽管衙门已经第一时间便组织民间力量施粥放粮赈灾,但是这点赈灾的粮食仅是杯水车薪,根本顾不过来这么多人。

一些饿急眼了的百姓已经开始抢夺有粮人家的物资了。

信中陈应龙告诉侯平,陈家已经遭到两个饿急眼的灾民抢过一次了,三个女人被吓得不行。

幸亏衙门的差役就在附近巡查,帮着把人赶走了。

否则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陈应龙写信给他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问他能不能尽快赶回去;

另一个则是想问问他有没有什么赈灾的好办法。

侯平晚了两天才接到信,要知道两天足以被破家灭门了。

当即他再也顾不得许多,连忙回客栈收拾行装买了匹快马就往回赶。

进入通州地段后,随处都能见到无数衣不遮体,蓬头垢面的灾民。

越往通州城去,见到的灾民就越多。

侯平到达通州城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但他不敢稍作停留,连夜往漷县赶去。

等他赶回陈家的时候,已经是一更天。

侯平扣了扣门‘咚咚咚’。

门内传来玉娘子惊慌的声音:“谁……谁啊。”

“是我,我回来了。”

‘吱嘎’一声门打开了。

陈秀宁一下就扑进了侯平怀里:“哥,你……你可回来了,这几天都要吓死人了,呜呜呜……。”

玉娘子站在门后也是松了一口气:“你可算是回来了,今年的灾情这么严重,你要是再不回来,我们三个女人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侯平歉意的道:“抱歉了,我也是身不由己,幸好你们都没事。”

玉娘子道:“嗯,我们知道你的难处,对了,陈知县昨天让人带了话过来,说你要是回来的话立马去县衙找他,就算晚上也没关系,这次灾情这么严重,陈大人想必也是压力很大。”

侯平点了点头:“嗯,那行,我先去见陈大人吧。”说完转身出门。

陈秀宁对着侯平的背影挥了挥手:“哥,快点回来,我们等你回来了再睡。”

侯平挥了挥手,身影慢慢消失在暗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