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如柏听到侯平的话,立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看到没有,这位小兄弟说的不错,这女的就是自杀,跟老夫无关。小兄弟,改天请你吃饭,老子先走了。”

乔允升急忙将李如柏拦住:“李将军莫急走,侯师爷虽然说了与您无关,但是人命关天,在没有确实证据之前,还不能放您走。”

其实从乔允升本心来说,他也想赶紧放李如柏走。

但是侯平现在只是一面之词,缺少了关键性的结案证据,他也十分为难。

“侯师爷,你刚才所说的,可能拿出什么有利的证据?”

侯平点了点头:“大人,请移步凶案现场一观。”

乔允升同意道:“好,侯师爷请。”

两人并肩往凶案现场而去,李如柏也跟了上去。

陈应龙犹豫了片刻也跟了上去。

随后什么老鸨还有后面赶来的教坊司的官员们也都先后到了凶案门口围观。

见重要人员都到了之后,侯平指着地上的血迹道:“大家请看,如果死者是被人从后面杀死的话,就算挣扎,她的血迹也应该是房内的中间区域,或者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但实际上,房间内的血迹遍布全屋,这就很不合理。

这些血迹给人一种死者生前经过了剧烈的挣扎和跟凶徒有搏斗过的感觉,甚至她在她的指甲里还残留了一些凶徒留下的皮肤组织。就连身上的淤青都给人一种她曾被人殴打虐待过的错觉。

但是如果真有这么激烈的搏斗,门口的婢女肯定一早就能听见屋内的响动,但实际上她并没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响动,不然也不可能等那么久后才进房去收拾。

而且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血迹很多地方都成很规则的块状,就像是被刻意抹擦过一样。如果凶徒都已经在厢房内杀人了,便没有处理这些血迹的必要,所以真相只有一个,将房间内刻意抹擦上血迹,其实是为了掩盖一些痕迹。”

说着他又指着一处墙面道:“大人请看这里,是不是有一截断掉的木削,您在看匕首的刀柄上,也有一个断掉的木削,这应该就是用来固定匕首的。当然,这个高度远比死者的身高要高了很多,因此她应该要站在凳子上,才能将匕首插入自己的后背,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凳子上会有块状血迹。”

乔允升抬头一看,果然在侯平指的那处墙面看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木削子。

因为血迹覆盖,又高过头顶的原因,如果不是侯平明确的指了出来,他还真不一定能发现。

“听你这么一说,这些血迹确实不合常理,但是由此就断定死者是自杀又是否过于草率?”

侯平摇了摇头道:“大人,死者的身体还有多处淤青,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死前还被人殴打过一般,但是如果排除是他杀的话,那么这些淤青就没法解释了,所以学生怀疑这姑娘已经身患绝症,想利用死亡嫁祸

刚好学生知道有一种叫‘血症’的病可以造成她身上的这种情况,当然,目前只是学生的猜测,还需要请专门的仵作和大夫验尸后才能知晓。”

‘血症’就是后世让人闻名丧胆的白血病,又称血癌。

在这个时代,是许多普通大夫都不知道的名字,因为见过的人太少了。

死者除了淤青之外,其它的地方都非常的白,而且还是那种毫无血色的惨白,让侯平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病。

刚好他对这个病的表现症状又知道的很清楚,所以简单的验证了一下,但是到底是不是还是要交给专业的大夫来判定。

乔允升拍了拍侯平的肩膀:“不错,如果死者真的身患绝症的话,那么她自杀的可能性就要增大了许多,而且她专门挑选李将军在的时候自杀,还搞得这么复杂,恐怕其背后的目的也并不简单,此事本官必须上报大理寺对其追查到底。”

李如柏在病退之前官居右都督,是朝廷的一品大员。

这个案子已经涉及到陷害一位退休的一品大员,根本就不是顺天府能查得下去的案子,自然只能上报到最高审理机构去处理。

侯平笑了笑,之后已经不是他能插得上手的事情了。

陈应龙适时的跳出来刷一波存在感:“大人,后续的事情,也不是我们能插得上手的,但是你如果需要的话也可随时传召我们。”

乔允升点了点头:“嗯,应该不需要了,侯师爷已经将最大的疑点解除了,剩下的只需要尸检以及调查此女的来历背景就能知道她为什么要处心积虑的陷害李将军了。”

李如柏听到乔允升已经相信了侯平的结论,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李家昔日的风光不再,日子并不好过。

他之所以这么早退休,所谓的身体不好只是一个托词。

真正的原因是李家过于树大招风,李成梁的手段又太狠,把整个东北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但是这其实也怪不了李成梁,大明有文官打压武将的传统。

作为跟他同时期的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是什么样的下场,早就令他心有余悸。

他想给自己谋个善终,就不能不使尽手段。

李如柏的提前退休,除了自身原因以外,实际上也是在给他大哥李如松让路。

李如松做为李成梁的法定接班人,而且本身的能力和威望都足以让所有人信服。

虽然李如柏的能力也不错,但是比起大哥李如松来还是多有不如。

所以自请退休,就是为了避免李家一门在军方的高官太多,从而引起皇帝的忌惮。

而且早在李如柏退休之前,李成梁也被罢免了其在辽东的一切职务。

其目的自然也是同样在为李如松让路。

李如松也是不负众望,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倭寇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

李如松率军东征,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掠地千里,横扫半岛,收复平壤、开城、王京(汉城)三都,将倭寇彻底赶出了朝鲜半岛。

十二月,李如松回国述职,朝廷论功,加其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此战之后,李如松已经成为事实上李家的领军人物,所以两年后,仅为右都督的李如柏为他让路也就顺理成章。

因为无论如何,朝廷都不可能让李家同时出现两个牧守一方的大将军。

只是谁也没想到,如此将星闪耀的人物,会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突然陨落。

当年卓礼克图洪巴图鲁率土默特部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途中却与数万严阵以待的鞑靼骑兵遭遇。

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终是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年仅五十岁。

关于这一战,有许多猜测,但是终究没有定论。

时至今日,李家后辈虽然依旧在军中活跃,但能成为顶梁柱的,也就李如柏一人了。

如果他也莫名其妙的卷进人命官司中,那么李家就再也找不出能挑大梁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