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侯平听完朱由校的话后心中苦笑,原来是找他帮忙宫斗来了啊。

这个问题其实还真不好解决。

“由校,夫子先问你几个问题。”

“嗯,夫子请问。”

“你刚才说的那个……嗯,应该是你二娘对吧?”

朱由校点了点头。

“你二娘应该不敢光明正大的杀你吧?你父亲虽然不喜欢你,但是应该也没有想要杀你的意思吧?”

朱由校再次点了点头:“如果我父亲要杀我的话,我早就已经死了。”

“那你父亲应该也不会允许你二娘杀你吧?”

“应该不会,我父亲就算想允许她杀我,但也不敢明说出来,一但被族中叔伯伯们知道,他们不会放过凶手。”

侯平点头后沉思了一会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有个方法可以用,叫做矛盾扩大化,公开化。”

朱由校不懂:“什么叫矛盾扩大化?公开化?”

“就是她既然不敢明面上杀你,那你就主动制造一场明显的刺杀戏码嫁祸给她。让所有人都知道她对你动了杀心,这样其他人就会帮你一起防备她,那她以后再想杀你就难了。

“夫子,要怎么才能制造一场明显的刺杀?”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人假扮成刺客,让他光天化日下前来行刺你,然后留下有效的证物指向你二娘的亲信,这样所有人便都知道他是受了你二娘的指示。到时候,不管你父亲相不相信,你二娘今后想对付你都得慎之又慎,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你父亲良心未泯,对你二娘心生厌弃,这样以后你就彻底安全了。”

朱由校想了想,然后不解的问道:“留下有效的证物指向二娘的亲信?为什么不直接指向二娘?”

侯平起身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道:“你都说了,你二娘是深得你父亲的喜欢,如果你把一切的罪证都指向你二娘本人,一来是把你二娘逼得没有了退路,二来也是把你父亲逼得没有了退路。那个时候,如果你父亲想保住你二娘,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情查个清清楚楚。如果你的罪证只是指向你二娘身边的亲信,那你父亲想保护你二娘的话,只需要把你二娘的亲信赶走就行了。最后这个案子也就不了了之。”

朱由校惊讶的问道:“不了了之?那我不是白忙活了?”

侯平意味深长的笑道:“怎么是白忙活了?通过这件事,将你和你二娘的矛盾公开化,今后你家中的所有亲族都会站在你这一边,其二,这个案子虽然不了了之,但是这件事会一直留在你父亲的心里,他对你二娘的宠爱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其实你最终的安全还是得看你父亲的意思,如果你父亲铁了心的只维护你二娘,那无论如何你都没有机会,所以其实离间你父亲跟你二娘的感情才是此计的最终用意,这便是‘诛心’之计。”

“诛心?”朱由校似懂非懂,想了想又问:“那我要留下什么样的证物?来指证二娘的亲信呢?”

侯平道:“证物无非就是那些东西,人证物证齐全,才更有说服力。不过你想用此计的话,最好是能收买你二娘身边的某个人,让他来指证你二娘的亲信,这样就会坐实他们买凶杀人的罪名。”

朱由校点了点头,然后恭敬的对侯平施了一礼:“多谢夫子指点,要是真的能让我二娘从此不敢再谋害我,以后我一定会重重的报答夫子。”

侯平摇了摇头,轻叹一口气:“别谈什么报答之类的,人生苦短,好好的珍惜美好的生活最重要,希望你能早日摆脱危机吧。”

朱由校重重的点了一个头:“谢谢夫子指点,我也要回去了,夫子再见。”

侯平摆了摆手,跟朱由校一起走出了房间。

客印月迎了上来,接走了朱由校。

等她们母子走后,侯平跟陈秀宁也上了马车,一路往通州而去。

……

出了陈家,朱由校便问客印月道:“客妈妈,本殿下有些事情要找人去办,你身边有没有可以信任又机灵点的人?”

客印月只是个普通的宫女,她能认识什么人?

思来想去,她也只想到了两个人。

一个是跟她对食多年的内侍魏朝,另一个则是去年才搅合到一起的内侍李进忠。

魏朝前两年傍上了皇太子伴读王安,天天忙的伺候新主子,将她冷落到了。

天生就耐不住寂寞的她就找到了另一个高大英俊的太监李进忠,现在这两人都是她的食客。

虽然能力上面,她觉得魏朝可能要略胜一筹,但是她觉得这是个巴结皇长孙的机会。

由于魏朝冷落过她,所以她的心里不太愿意把这个机会交给魏朝,反而要更偏向李进忠一些。

“殿下,奴婢认识一个叫李进忠的内侍,聪明机灵,您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吩咐他去办。”

朱由校问了一句:“此人可靠吗?这件事非常重要,绝不能漏出半点口风。”

客印月拍了拍胸口道:“殿下放心,此人绝对可靠,他现在就在娘娘的典膳房里当差,本就是我们自己人。”

能被客印月直接称为娘娘的只有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

朱由校点了点头:“那好,回去之后,你就赶快联系此人来见本殿下,有许多事要交代他去办……。”

……

朱由校走了以后,侯平和陈秀宁也出发前往通州。

这一次来到通州城,街道两旁出现了许多因遭受雪灾而流离失所的难民。

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突如其来的大雪摧毁了他们的家园和生计,迫使他们只能离开家乡,到城市求生。

难民身上带着未融化的雪花,寒冷的天气让他们瑟瑟发抖;

满脸愁苦,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无奈。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显得非常瘦弱,显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饱饭了。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凄惨的情景,切身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悲哀,侯平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酸楚之感。

马车从街道驶过,一路上都有许多灾民跟随,他们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侯平,乞求讨些吃食。

他也很想帮忙救助这些灾民,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个风雨飘摇、物资匮乏的时代里,一旦遇上天灾,生命就会变得如同野草一般卑微和脆弱不堪。

通州城内的灾民太多,治安也下降的厉害。

带着陈秀宁买完东西后,侯平一刻也不敢多做停留,两人匆忙返回了漷县。

回来后想起了张鹏的话,又想到通州的情形,侯平终是觉得还是听张鹏的劝告为好。

于是便又驾着马车去县城里的米铺买了大量的米粮回来。

除了留下一两银子应急,其它的都换成了米粮。

一共买了一百多石,整整上万斤的粮食堆在家中,这才感觉安心了一些。

现在就算是遇到特别大的灾情,就家里这几个人吃上一两年也吃不完,而且还能有余力支援一下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