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章通过陶大人的审核后,火速送往了京城,几大书局加班加点印刷出来后,很快就摆在了各大书铺里最显眼的位置上。

卢老尚书笑眯眯的看着家中那盆名贵的兰花,递给长随一张单子,“去给这几家送个信,就说我请他们赏花。”

长随一言难尽地看了眼那兰花,默默退下了。

请来的几位大臣功夫也是了得,硬是对着花骨朵都还没长大的兰花吹捧了半天,然后大家喝酒聊天,聊着聊着,不知谁就提到了新话本。

卢尚书捋着花白的胡子,笑眯眯的道:“昨日我和......咳咳闲谈时还说起过这个,里面的内容有些触目惊心啊。像侵占良田案,哄抬物价案,放印子钱逼人卖儿卖女之类的,写得就和作者亲历过一样,也不知是否真有这般事情发生。”

诸位大臣都不是傻子,卢尚书如此的语焉不详,倒叫他们好奇的很。

派了下人去和卢家的车夫套话,很快就知道昨日卢大人进宫了。

所以,这就是陛下的意思吧。

哎呀卢大人也真是的,稍微暗示一下,谁还能听不懂啊,至于绕这么大圈子么?

几人再转转脑子就明白了,这事要隐蔽,还得把陛下给摘的干干净净。

于是大家隐去了那场名不副实的赏花宴,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话本上。

尤其是御史们,照着里面的故事稍微挖了挖,竟然真的扯出一个大案来。

这回大家更兴奋了,这话本就是给大家送功劳来的,就看谁下手快了。

郑焕他们写的时候,对王家和贾家照顾最多,所以这两家最先被人整理出证据,一夜之间弹劾的折子就摆满了陛下的案头,据说里面还有几份整个村子百姓喊冤的状纸。

陛下能怎么办呢,群情激奋至此,那必须要为民做主了。

王家事先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直到一批为官的人全部被抓,这才慌了神儿,派出了子弟匆忙向各家求助。

陶夫人看着娘家的来信冷笑连连,“他们可真够不要脸的,竟然还想着请我爹出面,结果连人带物直接让我弟给打出去了。”

她突然看向陶县令,“所谓‘投鼠忌器’,若五娘还在王家,我爹他们做事也要多考虑一些,哪里能像现在这般痛快。我问你,你是不是事先也想到这一层了?”

陶县令轻咳道:“我要说都是机缘巧合你信吗?”

哼,谁还不了解谁啊,陶夫人满意地看着夫君,突然又有些遗憾地道:“可惜咱们大郎和二郎都没随了你这个好脑子,真是生生浪费了。”

陶县令突然有了一种被盯上的感觉,“夫人的意思是......”

“要不我们再生一个吧,”陶夫人双颊微红地道,“这次生个女儿,都说女儿随爹。”

陶大人惊悚,“那个,还是算了吧,都这把年纪了......”折腾不起啊。

算了肯定是不能算了的,陶夫人想生女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于是陶大人每天晚上开始多了一碗汤。

京城之中,各个衙门这回难得没有互相推诿,很快就将案情审理清楚。主要是这背后提供的证据实在是太充足,他们要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就别在官场上混了。

王家反抗的最为激烈,结果惹得陛下震怒,一律从重严判。倒是贾家认罪态度良好,上缴了足够的罚银,陛下就叹息一声,允他们自动辞官了。

其他大大小小的世家一看,立刻学着贾家的做法,上书表示忏悔,陛下仁慈,最后都应允了。

这场风波开始的很突然,结束的也很快,大多数人觉得日子又平平静静地回到了从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人知道究竟改变了什么。

尘埃落定,有人就有闲心研究起话本的作者来了,可是“三京散人”实在是过于神秘,除了之前写的另一话本,竟然一点线索都找不到。

倒是另外一个作者“闲云先生”,这个名字似乎还见过几次,不过他之前的内容和文风与这个话本大相径庭,估计不是同一个人,只是重名而已。

有人还想动用力量挖一挖,但挖着挖着就找不到头绪了,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这倒让大家来了兴趣,于是文人圈儿里倒是多了不少有关“三京散人”的传说。

不管他们的话本掀起了多大的动荡,郑焕几人此时也正在小院里快乐的乘凉。

卢泰道:“祖父来信了,说咱们几人的笔名在京城火了,连带着之前的那本也被人翻了出来,现在也卖脱销了。有人还想从那本书里找功劳,你继母吓得最近都不敢出门了。”

明悠悠觉得有趣,“你祖父还和你说这个?”

封旭嘿嘿道:“知道为什么卢泰这么爱八卦吗?这是祖传的。”

卢泰也乐道:“我们这次虽然时间紧迫,但是好歹也有上一本的底子,真正写起来比之前从容了许多,还能夹带了一些私货进去,也不知道祖父他老人家看出来了没有。”

卢老尚书还真看出来了,他高兴的拍了拍话本,内心欣慰不已。

有些世家里的阴私事,因为查无实证不能放在明面上讲,只好当做八卦关起门来和孙儿唠唠。

没想到这小子居然都记住了,还改头换面的写进了书里,不错不错,老夫后继有人了。

远在边关的封将军也收到了儿子的来信,他翻着一同寄来的话本,不解道:“怎么还专门嘱咐我,要看完之后才能给他娘看呢,这小子,故弄什么玄虚,不知道他老子不爱看书吗。”

话虽如此,封将军还是从头看了起来。

结果不一会儿,守在书房门口的侍卫们就听到里面传来叮叮哐哐的声音。

封将军时而挪动家具,时而在犄角旮旯摸索,嘴里还不停的抱怨道:“这个坑爹玩意儿,怎么把老子藏私房钱的地方全都写进去了......”

明悠悠再去县衙的时候,就发现王家的下人们一个都不在了。

陶夫人得意地道:“都被他们家领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