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皱眉道:“我记得祖父以前说过,陛下对这些世家的容忍已经快到极限了,早晚有一天会出手收拾的。”

“所以这次也许不是‘杀鸡儆猴’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朝廷与世家要真正对决了?”郑焕道。

几个人看着一桌子的材料,突然间觉得有些烫手,封旭此时才明白了一些,咽了咽口水道:“这也算是朝廷机密了吧,我们就这样参与进来,会不会有危险?”

郑焕和卢泰也不免有些忧虑,但依然坚定道:“这是正义之事,总是要有人做的。”

明悠悠见状,轻咳了两声道:“那个,我出来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陶大人和夫人的对话。”其实是系统告诉她的。

她学着陶夫人的语气,尖声道:“朝廷里那么多人呢,你扯进去几个孩子做什么。”

说完,跑去封旭的耳边说了几句,封旭便配合着由她揪住耳朵,夸张地叫到:“哎呦哎呦,夫人轻点儿,院子里还有人呢,给我留点面子。”

郑焕他们乐得不行。

明悠悠又捋着不存在的胡子,粗着嗓子道:“这事要做的隐蔽,最好用局外人。你可别小看郑焕那几个孩子,他们自有一股少年人的意气和热诚在,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最是令人动容,到时也许能够事半功倍。”

“再说了,在你夫君的地盘上,我还护不住他们吗?放心吧,没人能把手伸到这里来。”

郑焕几人听完,觉得心里还挺微妙的,这被人看重的感觉可真好。

明悠悠道:“这下放心了吧,有陶大人呢,你们好好写就行了。”

三人点头,“咱们这就准备起来。”

“只是还有些奇怪,朝廷为何在此时有这样的大动作,最近也没听到什么风声啊。”他们不解道。

这事的确有些不寻常,连陶夫人都忍不住问了出来,毕竟他们都知道陛下平日里能忍得很,总不可能因为她妹妹的事就要发难了吧?

哪一个世家没有百年以上的经营呢,又通过联姻,拉拢了不少官员,他们的力量盘根错节,朝廷贸然下手,搞不好也是要伤筋动骨的。

陶县令想了想,觉得夫人经营着锦绣坊,也应该多少知道些,就透了个底:“咱们不是打通了进草原的路子嘛。”

他略带得意的道:“前几日我们派去的人来信了,说阿默苏部落愿意卖马匹给大瑜。”

“而且冯良也悄悄和我讲过,他认识的部落里有铁矿。”

嘶,陶夫人明白了,陛下这是缺钱了吧。

马匹和铁矿都快要上天价了,那位要准备打世家的秋风?

不对不对,想要钱的话暗示几句,各家也不是不懂事的,除非......

她有些慌张的看了一眼陶县令,后者对她点点头,“陛下的确有那个意思。齐国和梁国的岁供一年比一年要的狠,我们受欺负够久了。”

“那些世家怕是最不希望打仗的,毕竟他们的产业最多,一旦乱起来损失也最大。”陶大人冷哼一声道,“况且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和齐梁两国勾着,暗通曲款呢?”

“所以,那位是要做大准备了?”想到年少时遭遇过的战乱,陶夫人心脏砰砰跳个不停。

“先肃清内部的蛀虫。将来......也不一定会打起来,能和谈自然最好。不过我们必须实力足够强大,才有和人家平起平坐的资格。”

陶县令安抚的拍拍妻子,“你的锦绣坊日后也会更加忙碌,夫人可要多辛苦了。”

陶夫人被丈夫关爱的眼神看得有些脸红,刚要表态会当好贤内助,突然清醒过来,“等等,这些机密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不是一个偏远县城的小县令应该了解的吧。

陶县令就咳嗽了一声道:“府城的虞刺史年纪大了,打算告老还乡,陛下有意让我接任。”

哦,陶夫人懂了,“你怎么现在才说?”她嗔怪地白了一眼,都快成封疆大吏了,早点说出来让她也高兴高兴啊。

陶县令看着夫人的脸色,刚想松口气,突然发现她眯着眼道:“不对,我怎么记得虞刺史告老这件事是发生在年前呢?”

她终于明白过来,“好啊,你来这里根本就不是被贬对不对。”

陶夫人一把捏住他的耳朵,“这是你和那位做的局吧,让你提前适应来了?还是执行什么任务?我说你最近气势怎么这么盛呢......”

枉她这段日子怕他心里难受,温柔小意的伺候着,真是气死她了。

郑焕他们当然想不到背后这么多的弯弯绕绕,但好歹也是官宦家的子弟,三人还是能感觉到,若这话本一出,只怕就成了代表朝廷向世家发难的引子。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背后会有朝廷做推手,意味着他们能火啊。

至于火了之后会怎样,到底是好是坏?嗯,这个问题太复杂了,还是先火了再说吧。

既然有这样的好事,他们就想到了好兄弟罗秀才。

郑焕对他道:“这是个机会,但也有很大的风险,难保那些世家不会秋后算账。我们三人的笔名还很新,身份又有人帮忙隐着;但你的笔名在咱们这里差不多家喻户晓了,一查就能查到你身上。”

卢泰也道:“要不你再取一个新名字吧。若是成了就继续用,要是有危险,就把它弃了也不可惜。”

罗秀才沉思半晌,“不必了,就用原来的名字。我以后也不会为官,他们要报复怕是也不好找借口。”

他叹了口气,“其实这几年,我写那些缥缈虚幻,只能让人打发时间的话本也写够了。”

“你们这次的题材也算是让我醍醐灌顶了,若是以后我的笔名能为庶民百姓伸张,能让贪官污吏胆寒,那这些年读的书也算值得了。”

于是新婚燕尔的罗秀才就留了下来,与他们同吃同住,没日没夜的打磨起新话本来。

张娘子只三日没见丈夫,就发现他瘦了一圈儿,心疼得立刻牵着两只羊过来,照顾起他们的饮食起居。

等半个月话本写成之后,胖了不少的几人眼泪汪汪地送他们夫妇离开,心里真是充满了不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