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紫禁城,晨光尚未穿透厚重云层,太和殿内烛火摇曳。
值殿太监尖细的嗓音刚刚落下,御史台监察御史林泉便快步出列,袍服在青砖地面上掠过,带着几分急促:“陛下,今冬暴雪突至,京城周边郡县遭遇雪灾,多地房屋被压垮,百姓出行受阻!”
话音落下,殿内却并未如往常那般陷入慌乱。
武将们神色平静,有条不紊地低声交流;文官们捻着胡须,目光沉稳,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眉头微蹙,但很快恢复了镇定,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位列群臣之首的首辅赵云川。
赵云川身着赤红色的仙鹤补服,身姿挺拔,不慌不忙地迈出一步,声音洪亮而清晰:“陛下,如今大景朝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多年来推广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各地粮仓充盈,百姓家中余粮充足。再加上朝廷减轻税赋,民众负担大减,应对灾害的底气更足。”
礼部侍郎陈康也上前一步,之前的早就退下去了,拱手附和:“赵首辅所言极是。且各地早按规制设立了流民收容所,专门应对此类突发状况。依臣之见,可即刻启动应急预案,按过往流程开展救援。”
皇帝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众卿所言甚是。此次雪灾救援,便由户部统筹安排,其余各部配合。”
户部尚书身形略显富态,听闻旨意,快步出列,双手抱拳,声音洪亮:“臣领旨!户部定当全力筹备物资,保障救灾顺利进行。”
这时,张忠良微微皱眉,忧虑道:“此次雪灾来势汹汹,百姓多居土坯房,极易被积雪压垮。虽说已启动收容所安置百姓,但后续重建工作,迫在眉睫。不知赵首辅此前提及的水泥,可有研制成果?若能大量应用,新建房屋便能抵御雪灾,一劳永逸。”
赵云川目光笃定,神色从容,缓声说道:“诸位大人,实不相瞒,数月前,我便安排工部的能工巧匠、博学之士,合力研制水泥。如今,已取得关键进展,首批成品业已产出。此次雪灾,正好借此契机,在灾区推广使用。”
话刚落音,殿内一阵骚动。
有官员满是质疑,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赵首辅,虽说您提及水泥已研制成功,可这毕竟是新事物,我等实在难以想象,这水泥砌成的房屋,当真能抵御雪灾?寻常土坯房建造多年,经验成熟,这水泥......是否真有如此奇效?”
赵云川早料到会有此番质疑,微微一笑,向身旁小太监示意。
不多时,两名侍卫抬着一块四方的水泥块步入大殿。
这水泥块表面平整,泛着青灰色的光泽,与常见砖石截然不同。
“诸位大人,这便是水泥砌成之物。”赵云川伸手轻拍水泥块,发出沉闷而坚实的声响,“此块虽小,却能彰显水泥特性。”
这时,虎背熊腰的镇远大将军李霄大步上前,双手抱拳朗声道:“赵首辅,我李某人向来直爽,今日便想亲自试试这水泥究竟有多硬!”
言罢,李霄退后几步,气运丹田,猛地挥出一拳,重重砸在水泥块上。
一声闷响回荡殿内,李霄的拳头微微发红,可水泥块上仅仅出现了一个浅浅的白印,竟无丝毫裂痕。
与此同时,还有一阵咔嚓声。
有人小声问道:“将军你的手没事儿吧?”
李霄的身子猛地一颤,原本涨红的脸庞瞬间煞白如纸,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落,滴在青砖地面上。
“将军!”
不知又是谁喊了一嗓子,殿内瞬间乱作一团。
皇帝“腾”地一下从龙椅上站起,双手紧紧攥着扶手,额头上青筋暴起,怒声吼道:“李霄,你这蠢货!到底在做什么!”
李霄疼得龇牙咧嘴,手臂无力地垂着,可脸上却绽放出一抹笑意:“陛下……这水泥太结实了!有它在,往后百姓建房,再大的雪灾都不怕!咱们还能用它建城墙,到时候,咱们的城墙就是最牢固的,也是最能保护百姓的!”
皇帝又气又急,赶紧冲身旁的侍卫挥手:“愣着干什么!还不快送将军去太医院!”
侍卫们这才回过神,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李霄。
李霄一边被往外带,一边扭头喊道:“赵首辅,这水泥好啊!我这手伤得值!”
赵云川快步上前:“将军放心养伤,此次雪灾,水泥定能派上大用场,保障百姓安全。”
待李霄离开之后,朝堂又恢复正常。
王曲见状,走上前,伸手摩挲着水泥块,脸上的质疑渐渐消散:“赵首辅,此前是我多有疑虑。经此一试,这水泥确实不同凡响。”
王曲话音刚落,周正也满脸好奇地开口问道:“赵首辅,这水泥虽坚固异常,可不知成本与产量如何?倘若成本过高,产量又少,即便效果再好,在灾区大规模推广,乃至修筑城墙、道路,怕也是有心无力。”
赵云川从容一笑,目光扫过众人,沉稳说道:“诸位大人不必担忧。在研制水泥期间,工部便已对成本与产量做了考量。经核算,水泥的制作原料多为常见土石,成本并不高昂。如今,工部已搭建专门工坊,只要调配好人力、物力,短期内大幅提升产量,绝非难事。”
顾清微微皱眉,追问道:“除了修房、筑墙,赵首辅还提及水泥能修路,这倒是新鲜。不知这水泥路比起寻常土路、石板路,好在哪里?”
赵云川负手而立,侃侃而谈:“这水泥路优势众多。其一,坚实耐用,能经受住雨雪侵蚀、车马碾压,大幅减少修缮频次;其二,路面平整,雨雪天气不易积水,方便百姓出行与货物运输。实不相瞒,我已命人在京城郊外修筑了一段水泥道路,各位同僚若有闲暇,不妨前去一观。”
陈右山眼中闪过一丝兴味,点头道:“赵首辅考虑周全。若这水泥路真如你所说,日后我大景朝的交通,必将大为改观。”
皇帝听着众人的热议,心中对水泥道路的好奇愈发浓烈,目光在群臣间扫视一圈,开口问道:“众卿,今日若无其他紧急要务,朕打算即刻前往京城郊外,亲眼看看这神奇的水泥路,诸位意下如何?”
众臣纷纷拱手领命:“陛下圣裁,臣等愿随驾前往。”
不多时,皇帝的銮驾浩浩荡荡驶出紫禁城。
冬日的寒风虽凛冽刺骨,却丝毫未能削减众人的兴致,行至京城郊外,远远便能望见一段宽阔平整的道路,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泛着别样的光泽。
皇帝掀开銮驾车帘,目睹眼前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心中惊叹,脚下马车稳稳前行,原本在土路上的颠簸感瞬间消失,车身平稳得犹如行于镜面之上。
“果真名不虚传!”皇帝忍不住赞道,目光投向一旁骑马相随的赵云川,“赵卿,这水泥路不仅坚固,竟连行车都如此平稳。”
赵云川勒住缰绳,躬身行礼:“陛下赞誉,臣愧不敢当。水泥路表面平整光滑,能大幅减少车轮与路面的摩擦,不仅让行车更平稳,还能降低车马损耗,提升运输效率。”
随行大臣们纷纷附和,礼部尚书感慨道:“如此一来,往后百姓运送粮草,往来各地都便捷许多,大景朝的商贸往来也将愈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