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风景无需多美 > 第100章 农村空心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宇的外公有午休的习惯,时间不长,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据他自己说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今天家里虽然人多,也丝毫没影响,趁着沈国顺酒后慷慨激昂,老头子自己一个人进房间休息去了。

方宇见母亲和舅妈、小姨陪着外婆在院子里坐着聊天,也起身离开饭桌走了出去。

外婆见他出来,疼爱的问道,“小宇啊,身体恢复了?”

方宇拉过一把椅子坐到外婆对面,说道,“外婆,我早好了,明天开始上班了。”

外婆继续问道,“清柔什么时候再来啊?”

方宇说,“可能得过完春节了。”

外婆说,“两个人这样分开也不是个事,要么你回去要么她过来,两人在一起才叫个家。”

方宇规矩的说,“知道,等到春节的时候会商量好。”

舅妈插话道,“清柔要来也不能到安兴这种小地方来,生活上不适应。”

方宇说,“她还要工作,安兴可能不合适,所以初步会定在临海。”

小姨说,“临海也行,高速公路两个小时也到了,而且琳琳和淑敏都在那里,相互也有个照应。”

母亲说道,“就这俩小丫头,怕是今后清柔照顾她们还差不多。”

外婆说,“小宇也得早点过去,两人都不小了,得赶紧要个孩子。”

方宇嘿嘿笑了笑,说,“孩子的事还早呢。”

外婆笑着嗔怪道,“小兔崽子,外婆也活不了几年了,不让外婆看看重外孙子?”

方宇说,“外婆一定长寿,肯定会看到的,让您享受享受四世同堂的幸福。”

外婆笑呵呵的说,“那就抓紧点,三十岁的人了,你看人家小五,儿子都上学了。”

方宇说,“好好好,外婆放心。”

母亲看着方宇,说,“刚才我跟外婆说去安兴生活的事了,外婆还是有顾虑。”

方宇笑盈盈的看着外婆,问道,“外婆,您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外婆“唉”的长叹一声,缓缓的说,“不是不放心,是舍不得。”外婆停顿下来,转头看了看房子,继续说道,“这房子虽然老了点,但也是祖传下来的,空在这儿太可惜了。”

方宇也理解老人的心里,喜欢怀旧,越是老的东西越是不愿意舍弃,劝慰道,“外婆,房子还是保留着,这里不是还有地吗,可以经常回来看看,在这里生活总是没有城里方便。而且,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新农村建设,农村的房子今后也会拆迁,统一规划,所以老房子也只是暂时的。”

外婆皱着眉头问道,“好端端的房子为什么要拆了重盖啊?不是浪费吗?”

方宇笑着说,“现在农村的房子一家一个样,看上去很乱,更主要的是,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和宽带都没法入户,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不当会对河水和环境造成污染,对村民的身体造成伤害,统一建设新农村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外婆“哦”的一声,说,“这样啊。”也不知道她是否真的理解了。沉默片刻后,接着自言自语的说,“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左邻右舍都熟悉,闲的时候,可以坐在一起唠唠嗑,拉拉家常。到了城里,往楼里那么一住,谁也不认识谁,总不能老两口大眼瞪小眼的坐在家里吧?现在的电视也没法看,尽是些小年轻的节目,闹哄哄的。”

母亲劝说道,“今后我在家陪着你们,你们要是在家待烦了,我就带你们出去转转。”

外婆问道,“小伟一家三口怎么办?”

方宇说,“我跟表哥说过了,趁现在城里房价低赶紧买一套,城里的学校教育水平肯定比这里的高,为了孩子也得尽快下决心。”

外婆说,“这倒也是,他们两口子学历不高,只能种地,可不能再耽误孩子了。”

舅妈抿嘴笑了笑,说,“您啊,还是对晓芳的母亲有成见吧?”

外婆脸一沉,嘟囔一句,“本来就是啊,到时候她去住了,房子好像给她买的似的。”

方宇笑着说,“我问过表哥了,他说最近表嫂的母亲态度好多了。”

外婆“哼”的一声,说,“我才不信她真能改好,现在只是她儿子儿媳妇自己挣了点钱,腰杆子硬了,嫌她啰嗦,经常跟她吵,等到有一天两小的没钱了,她还得来找她女儿借钱。”

小姨宽慰道,“您就别操他们的心了,自己和爸把身体养养好,比什么都重要。”

外婆再次沉默,半晌,“唉”的一声,说,“说说容易,这买房子搬家得花多少钱哪?谢震承包了鱼塘,还没挣到什么钱呢。接下来女儿还要结婚,又是一大笔钱。”

舅妈说,“小雅不用您操心,这丫头现在自己攒了不少钱。”

舅舅的女儿谢欣雅今年二十八,东海交大毕业后留在了东海,学的法律,现在在一家全国性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去年刚找了一个男朋友,说是一家国有银行的理财经理,专门为大客户做财富管理。两人计划春节的时候结婚,但不想办婚礼,双方父母加上一些亲戚一起吃个饭就好。小伙子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一个在交大一个在理工大,都很开明,善解人意,对于小两口的计划完全支持。

外婆责怪道,“她有是她自己的,你们那也得给她准备嫁妆,不能委屈了她。”

舅妈急忙笑呵呵的说,“好好好,您放心,我会给她准备的。”

方宇说,“外婆,现在房价便宜,二十万左右能买不错的房子了,您不用担心,这几年我还是攒了点钱的。”

外婆心疼道,“你马上结婚了,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自个留着吧。”

母亲说,“这小兔崽子偷偷摸摸存了不少钱了,也该让他拿出来孝敬孝敬你们二老了。”

外婆责怪道,“你这话说的,孩子自己挣的钱又没拿你们的,有什么不好,你们怎么不想着孝敬孝敬我们,让孩子出钱。”

母亲立即说,“我出我出,只要你们愿意去,我出。”

小姨也表态道,“我也会出一部分。”

舅妈讪讪笑了笑说,“我和谢震真拿不出多少钱了。”

方宇说,“舅妈放心,上午我们在鱼塘边已经商量过了,接下来会好好做做水产养殖,我也会帮着联系一下城里的饭店,销路我来解决,我拿出来买房的钱算是入股了。”

舅妈嘿嘿笑了笑,说,“你在外面懂的比你表哥多,今后多帮他出出主意。”

方宇“嗯”的一声,说,“我会的,我在这儿生活这么多年,对这里比较了解,也有感情,我也希望南胜村能发展起来,大家的生活都过好点。”

外婆说,“是啊,你看看现在的南胜村都成什么样子了,小五他爸当书记的时候,虽然大家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但基本上是宽裕的,这几年越过越抽抽了,好多年轻人宁可在外面干苦活,也不愿回来。”

舅妈附和道,“现在村里留下来的普遍都是老人和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外婆说,“去年东河村的沙老头不就是吗,儿子儿媳不在家,半夜里心脏病犯了,死在床上好几天才被发现。”

舅妈嘀咕一句,“还有几个年轻媳妇在家,也有出事的。”

外婆说,“男人长年不在家,在家闲的呗。”

舅妈说,“村西头马老头家儿媳妇差点被打死,要不是小五刚好在家,真要出人命了。”

小姨问道,“马老头的儿子在南方的吧?”

舅妈说,“是,在那边开了一家服装厂,一年难得回来一趟,五月份的时候刚好来临海推销产品,顺道回来想把老婆孩子带过去的,没想到回到家把他老婆捉奸在床上。”

小姨接着问,“那后来怎么样?”

外婆说,“还能怎么样,把媳妇打了一顿,腿都打断了,离了婚。”

方宇说,“现在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问题会越来越多。”

小姨说,“这是必然的现象,关键是现在政府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方宇感慨道,“很多时候非得出了大事才会引起重视。”

外婆气哼哼的说,“现在镇里的领导可威风了,下来坐着小汽车,还专门有人帮着开车门,穿着皮鞋,泥路都不愿走,真是官老爷,你还指望他们给你解决问题?”

方宇越听心里越沉重,他没想到,现在的干群关系居然发展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安兴属于鱼米之乡,也是小有名气的富庶之地,三大产业中,农业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可现在,显然已经出了状况。他原本以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发展战略上的问题,现在看来根源还是在乡镇一级领导的思想和工作作风问题。

因为方琳和江淑敏要赶回临海,临近三点的时候,方宇一家和小姨一家恋恋不舍的告辞离开,返回安兴。在乡下待了前后不到四个小时,虽然也只是和家人聊了聊,但方宇已经很有收获。

刚刚进安兴城区,方宇的手机响了,拿起一看,不禁一愣,赶紧接听,恭敬道,“骆部长好。”

电话那头正是安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骆扬。骆扬客气的说道,“方大夫在家吗?”

方宇如实道,“乡下刚回来,还没到家。”

骆扬说,“噢,回去看看外公外婆?”

方宇说,“是的,好长时间没回去了。”

骆扬关心道,“老人身体都好吧?”

方宇说,“挺好,谢谢骆部长。”

骆扬问道,“晚上有安排吗?”

方宇说,“骆部长有啥指示?”

骆扬说,“还是老规矩,前天晚上的几个人聚聚,我来安排。”

方宇马上反应过来,骆扬应该是得到了明天来宣布的消息,于是说道,“没问题,去哪儿?”

骆扬说,“一会我把地址发给你,不要开车,卓副市长说她顺道去接你。”

方宇“哟”的一声,说,“让领导过来接我不好吧?我自己打车去就行了。”

骆扬说,“没事没事,你把她当老大姐就行,卓副市长对你也是一直挺关心的。”

方宇说,“这我知道,她和宋院长都很关心我,既是领导又是大姐,我很感激。”

两人聊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坐在后排的母亲问道,“晚上要出去啊?”

方宇轻描淡写的说道,“嗯,就不在家吃了。”

母亲叮嘱道,“少喝点酒啊,我看你中午就喝了不少。”

方宇老老实实的说,“我知道了,这些人不会拼酒的。”

接到卓依然的电话后,方宇早早的来到小区门口等候,过了一刻钟,一辆黑色帕萨特停在了他的身边,

就在他纳闷的时候,副驾驶位的窗户放了下来,卓依然笑盈盈的说,“上车。”

方宇叫了一声“卓市长”后,拉开后座车门,才注意到宋海燕坐在后排,礼貌的叫道,“宋院长好。”

卓依然指着开车的年轻人给方宇介绍道,“我儿子。”又看着她儿子,接着说,“浩浩,这位是我们人民医院的方大夫。”

开车的是卓依然的儿子宁浩,今年大学刚毕业。

宁浩礼貌的说道,“方大夫好,早就听说过您大名,我妈经常在家夸您”

方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你好,卓市长过奖了。”

宋海燕问,“去看外公外婆了?”

方宇“嗯”的一声,说,“刚好没什么事,跟我爸妈一起去看看他们。”

卓依然问道,“乡下变化大吗?”

方宇实事求是的说道,“不瞒二位领导,这次回去感觉不好,没想到现在农村成这样了。”

卓依然“喔?”的一声,问道,“怎么不好了?”

方宇没有隐瞒,如实把所见所闻汇报了一遍。

良久,卓依然凝重的说了一句,“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宋海燕沉声道,“有时间再去山区看看。”

方宇点了点头,说,“我想找时间去一下山区的几个村,另外,城东再去一次。”

骆扬定的地方在南城城乡结合部,一处不起眼的农舍。方宇第一次来,对这里不熟悉,下车站在院子里环顾了一周,突然,一个熟悉的人影笑嘻嘻的朝他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