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雅看着远去的夜小天一行人,心中百感交集,夜小天将是他这一生中见过最为特别的人,作为他的师兄,有欣喜也有担忧。

此去路上,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的波澜,自己的这个小师弟看着人畜无害,实则性格倔强,虽然没有恃才傲物的傲慢,却有一份独属于浩然读书人的傲骨,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被儒家接受。

因为有小婵在,夜小天便不太适合御剑飞行,踌躇之间,只见大师兄朗声说道,“我辈读书人,有千里快哉风”。

说话间,连带着他们就稳稳当当的上天御风飞行,一下子就把夜小天唬住了,这儒家浩然气果然有些门道。

一路的闲聊得知,这里完全不同于道家三清世界。这方儒家天地,只有一个大汉帝国,奉行儒道,读书人与天子共治天下,士农工商和谐共存共荣。

夜小天有些好奇,这里是不是也有江湖。

宋情轻轻一笑,一手背在后面,挺胸说道,“你们那里的江湖故事,愚兄也是听说了不少。江湖不良人,本是良人自甘堕落,不过是为了一口气。道家师法自然,看重山上,甩手山下,自然江湖就有些,有些草莽义气。”

“在我大汉国,当今天子乃景帝,这位庶出的皇子年少敏学,先帝颇为喜欢,后用化名拜入大儒门下,多年来潜心修书,因此成为一位饱学之士。

先帝在位时一直不设太子,好些皇子主动或被动的参与了皇权争夺。景帝乃庶出,亲娘也只是小门户的人家,反而躲了个清静。

先帝驾崩之时,在文庙的主持下,这才宣布大统,景帝继位,让好些人大跌眼镜。当时的景帝若不是因为要继承大统,他的先生原本是打算让他参加秋闱的,为这事,他先生还是有些遗憾。

只不过这么多年来,当今天子虽然案牍劳形,却一直未忘记自己读书人的本分,总是要偷些时间来苦读,当得起一代儒家名士。

除此之外,景帝最善工笔,最爱诗词,在位二十余年,有比较应景的诗词流传。因此总有人说,当今天子,最是知晓读书人的喜忧。”

夜小天有些话好奇,“大师兄见过大汉皇帝吗”?

宋情微笑回答道,“自然是见过的”。

夜小天眨眨眼,“大师兄今年贵庚啊”?

宋情微微抬了抬下巴,“双十年华”。

“足吗”?

“虚两岁”。

夜小天有些冒昧的问道,“姜雅师兄看样子比你大不少”。

“雅芝今年应该是三十七了”。

夜小天呵呵一笑,心中说了一句,“好一个学霸”。

宋情好似未卜先知一般,“师弟是不是想问,在下何德何能窃居这大师兄之位”?

夜小天口中说着“不敢”,脸上都是八卦的表情。

宋情以一种非常平淡的语气说着他的光辉事迹,“吾三岁开蒙,六岁拜入先生门下,十二岁童试,同年入秋闱,十五岁开恩科中进士,先生以我年幼为由,一直带着我在身边,未曾入朝为官”。

看着一脸淡然的大师兄,夜小天很佩服这些学霸,抱拳行礼,口中说着,“佩服佩服,失敬失敬”。

这是宋情这些年来最得意的一件事情,看待夜小天的表情就多了一些认可,大师兄的范儿还是做得很像样子的。

此时的夜小天还没把文位和实力挂钩,只是简单的认为遇到了一个读书很厉害的大师兄而已。

接下来的时间里,宋情带着好心情,把大汉国的学院基本情况做了一些简单的描述。

这大汉国官学共计有七十二家书院,坐落在大汉国的版图之上。这些书院都由各州府的国子监来管理,主要是招收人海中的读书种子,当然也不拒绝一心向学的学子,只不过后者还是要些花费的。

与此同时,儒家天下读书之风盛行,各大家族或是村寨私学不计其数,教学固然有良莠不齐的隐患,但确实是一个人人向往读书的好世道。

大汉国国家强权统一,政令通畅,讲究士农工商各司其事,少有天灾,杜绝匪患,是一个国家富足,百姓安康的国度。说到这里,宋情眺望着远方,“如此大功,非我辈读书人莫属”。

夜小天突然问道,“大师兄,这里的江湖是什么样子的”。

宋情看着身材高大好似武夫一般的夜小天,开口说道,“这里没有江湖,各州县替天子守牧一方,平安顺意才是根本,我儒家门人不允许有自以为是的江湖,因此也不会有什么江湖人。这大汉国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就是没有江湖人”。

听到这里,夜小天反而有些好奇了,“是不允许,还是禁绝”。

宋情哈哈大笑,“师弟多虑了,我辈读书人,教化天下,不以武力为口舌。这天下人人安居乐业,向往仕途可读书,喜爱拳脚可武举,垂涎山水可远行,既有规矩,又有自由,何来强迫一说”。

夜小天将信将疑,客气地点点头,把疑问留在心中。

当天晚上,几人降落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城市,在这里,夜小天看到了什么是城市的生命活力。

城门除了守卫,根本就不关闭城门,进出也容易,都不需要验证身份。夜小天好奇动问,就不怕人流混杂,出了问题吗?

宋情一脸的骄傲,我儒家天下,向来心胸开阔,世人早受教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乃常情。

一路上,到处都是出门闲逛的百姓,妇女老幼也带着自信的面容很自然的流连于夜市,当得起人声鼎沸,百姓自在。

三人在一个小摊前坐下,宋情说这里的豆腐脑很好吃,非要请他们吃一碗,随后又高声叫老板从远处端来三碗汤圆,更是让他回去的时候顺带让另一家老板把烤肉端过来。不一会儿,林林总总的七八种吃食都挤满了小桌子,还有两瓶二两的小酒。

宋情热情的招呼着夜小天和小婵,妖姬就像鬼一般突然出现,大眼睛好奇的盯着满桌的小吃。

“哦,姑娘来了,是我考虑不周了,敢问姑娘可有什么忌口没有”。宋情一下子被妖姬的容颜惊呆了一下,但还是很快恢复,眼神清澈的说道。

小婵赶紧起身,要给腾位置。

夜小天原本还在重温当年宵夜的感觉,伸手让小婵坐下别麻烦,把妖姬拉着和自己坐在一起,也不管她害不害臊,转头就问她,“怎么了”?

妖姬看着周围并没有太过异常,这才发现在这里男女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界限。看着桌上的食物,她破天荒的有些食指大动,有些害羞的附在夜小天的耳边说道,“好像有些想吃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奇怪了一些”。

夜小天也没多想,豪气的喊道,“老板,照着这些再来一份”。

夜小天平日里吃东西完全是为了照顾小婵的心情,但此时却不同。他先端起豆腐脑,看着顺滑香浓的美食,先试了试味道,这才轻轻舀了一勺递往妖姬的嘴边。

这个在三清天下很轻浮的举动,在夜小天看来实在太过寻常,就算是大胆如妖姬这样的奇女子,一下子就红了脸,为了不让自家男人为难,小嘴巴快速的吸溜进喉,甜蜜的感觉比吃什么都美味。

只不过就在一瞬间,妖姬的眼眸里变得非常的明亮,那是味蕾传来的失去了很久的味道。

夜小天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怎么看,开心的问道,“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没有”?

妖姬的笑容让整个夜色增添了焦点,“奴家很喜欢”。

小婵看着这样的画面,一下子痴了,这远比书上的才子佳人让人羡慕多了。

宋情沉默念着非礼勿视,就是一不小心囫囵吃了一个汤圆,被烫得五官都扭曲了。宋情实在不好意思在佳人面前丢脸,吐出来不合适,咽下去要人命,只好背对众人,挨过了这段痛苦的时间,让夜小天笑得合不拢嘴。

这一瞬间,小婵突然觉得这位公子的大师兄,终于有了一些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一顿宵夜,夜小天吃得很是开心,这人间的烟火气确实才是最有意思的。二两小酒下肚,夜小天嫌酒味淡,就拿出自己的酒,为大师兄倒上。

宋情赶紧捂住酒杯,“不不不,你们道家的酒喝不得,灵气入体是你们的本事,读书人消受不起”。

夜小天有些诧异,这才换了柳婆婆的柳叶酒倒上。

酒入柔肠,夜小天大呼过瘾,刚才那酒水就像果味的啤酒一般,一点都不爽快。

宋情一口闷,喝得急了,一下子受不了这看似清冽实则浓烈的酒,几个咳嗽下来,宋情脸色通红,直接摆手说受不了。

这样的形象,让夜小天有些迷茫,这就是道家人都不得不佩服的浩然儒生?!太接地气了!

“我辈读书人与道家的修士,佛门的弟子并不相同,你们修自身,而我们修心修神不修体”,缓过气来的大师兄,喝了一大口甜水,这才解释道。

“既然这样,不会很容易被怀有歹意的人制服吗”?

宋情有些骄傲,“我心所想即是当下现实,浩然护体,神鬼不侵。若我为官,自然会有妖族护卫,别说是歹人,就算是佛门金刚,道家金丹也是不惧的”。

夜小天赶紧举杯,“大师兄牛逼,读书人威武”。

宋情含笑共饮此杯,放下酒杯问道,“牛逼作何解”?

一个宵夜吃到人烟稀少,也不见有人来管,大师兄喝着那寡淡的酒水竟然有些飘飘欲仙了,大声背诵着儒家名篇,引来好些人的侧目,人人眼中都是善意的羡慕。

夜小天主动结完账,往日里不常用的银子在这里反而有了大用处。

几人顺着路人的指点,来到一处客栈,夜小天扶着大师兄完成了登记,没办法,他那块代表着读书人的玉佩,比什么都好用,要不然他很难解释他的道家身份。

只不过此时的大师兄,一直嘟囔着,要去烟花地,说什么这是名士风流,让夜小天不要自己吃饱了不管他的死活,把夜小天说得一脑门的省略号。

要不是夜小天身强力壮,这小子真的要一头扎进女人堆里去。其他人见惯不怪的样子,小婵也习以为常,反倒是妖姬有些不明白,士子风流果然不是说着玩的。

开了三间上房,夜小天蛮横的把妖姬留宿,洗白白过后,也只是单纯的拥着细雪,点燃神仙绕。二人说着一些闲话,这里的一切,有些亲切有些陌生,更多的是好奇。

第二日清晨,还在睡梦中的夜小天被小婵叫起,宿醉过后的宋情一脸的清爽,哪里有半点喝多了的影子,威胁夜小天不开门就让他们坦诚相见,要不然不能解他不能风流快活的心头之恨,这才让夜小天出门,细雪已经不好意思见人了。

夜小天的声音在宋情的脑海中响起,“大师兄,昨天是喝多了,这大白天的说眠花宿柳不合适吧”。

宋情表情生动,一股不同于心声的声音在夜小天的脑海中响起,“你这花开堪折的勇气哪里去了?给你透个底吧,读书万般好,只有寿命长不了,你这首诗算是打在我们读书人的心坎上了,儒生狎妓,这是我们独有的风流”。

好嘛,夜小天算是大开眼界了。

说完这些,宋情表情肃穆的说道,“该出发了,不能让先生一直等我们”。

夜小天就这么斜着眼看着他,这一次,宋情从怀中摸出一本书籍,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书本打开就是一只飞翔的大鸟,几人高坐其上,其速度更胜以往。

攀升的过程中,有孩童拍手欢呼,“是我们儒家的读书人”。后有妇女借此机会鼓励子女,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状元,既能报效国家,又能飞天遁地。

看样子,这些书生的行为,百姓早已习以为常,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