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 第149章 与幽州班底的第一次试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与幽州班底的第一次试探

在场的官员、士人、富商和乡绅老者紧随刺史李灵夔之后,向李恪行礼。

“抱歉,打扰到各位了,天气这么炎热,还让各位在这里等着,实在是对不住。”

李恪见到幽州众人脸上汗水淋漓,连忙歉意对着李灵夔等一干官员和权贵说道。

“蜀王殿下言重了,我等也没来多久,再者身为幽州人,夏秋两季的炎热倒也习惯了。倒是蜀王殿下千金之躯,却不辞辛劳,解决了梁师都这一恶邻,又驱逐了附近的突厥人,让我等免除了外患之忧,实在让我等感激涕零。今日又喜迎殿下,实为我幽州百姓之福。”

幽州别驾周茂典,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他跟随在李恪右手边,开口说道。

而周茂典的话语中充满了敬意,似乎也引起了在场众人的共鸣,跟着纷纷附和起来。

李恪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心中一动,这些官员和权贵虽然各有心思。

但对于突厥这个外敌倒是出奇的一致。

这也让李恪在某种意义上,稍微的高看了他们一眼。

毕竟突厥人一直是幽州乃至整个大唐的巨大威胁。他们骑马弯刀,来去如风,对边境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恐慌。

而他们却没有像梁师都投靠突厥,或者利用外敌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是坚定地选择与外敌抗争到底。

现在幽州等十州之地,全部受他节制,若是他们在未来,不给自己添堵,老老实实的配合自己的工作。

那么李恪其实更愿意与他们和平共处。

这些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逝。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见到幽州别驾周茂典这么给面子。

李恪也立马热情的回复道。

“诸位谬赞了,本王身为陛下的儿子,如今又填为幽州大都督,国民安乐,岂能不忧。不过,今日得见诸位,看的出尔等全是为国为民的忠良之士。本王也深感欣慰。今后,还望诸位能齐心协力,协助小王管理好幽州,让幽州更加繁荣昌盛。”

这番话,咋一听说的冠冕堂皇。

但其实一半是真心,一半则是试探。

李恪看着眼前身穿紫袍的一州刺史,红袍的司马、别驾、参军等一众国之重臣。

他确实真心希望众人能齐心协力,协助他管理好幽州,让幽州更加繁荣昌盛。

然而,他也想要知道这些重臣,对他这个从天而降的年轻蜀王,是怎么看待。

于是,借着机会,试探一下他们立场和态度。

因此,他故意以高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用委婉而机敏的语言来试探他们的反应。

而他则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和动作,想要从他们的反应中解读出他们的性格、能力和政治立场。

他知道,在未来的相处中,这些信息将是至关重要的线索。

他希望通过这次试探,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幽州的文武官员,同时也长久的为以后做好准备。

“殿下言重了。为国为民,岂敢言苦。臣等定当全力以赴,协助殿下管理好幽州,让百姓安居乐业。”

“正是,殿下在夏州、胜州协助右卫大将军柴绍手刃梁师都,收复失地,前不久更是与奚、霄等数十部部落开通互市,为我大唐创造了巨额的赋税,实乃我大唐之栋梁。如今身任幽州大都督,想必必定能一改我幽州之颓势。”

这时,一名年迈的武将站出来说道。

看到这位老将军,李恪将眼神看向了一旁的刺史李灵夔。

李灵夔看见李恪的动作,立马醒悟过来,连忙跟着李恪介绍道。

“蜀王殿下,呵呵,还未与殿下介绍,这是严古,严老将军,忝为幽州长史一职。”

李恪听完之后,心中了然。

长史是一州的重要佐官,在历朝历代中,司马和长史合称为“上佐”,凡刺史缺员时,上佐可代行州事。

简单来说,若是刺史暴毙,或者升职被贬期间,长史可以暂代刺史之责。

在地方上,长史虽然没有具体职任,不亲实务,但可文可武。

主要工作就是辅佐刺史,刺史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相当于重要顾问。

“严将军过誉了,小王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至于大都督之职也是陛下给小王锻炼一番而已,小王在这里还望诸位能够多多提携。”

李恪谦虚地回答道。

“殿下过谦了,殿下长安小财神的名号,即使微臣身在北地也是耳闻目染,深感敬仰。殿下不仅在长安城内大兴商业,就连殿下醉仙楼中的“仙人醉”和“烧刀子”在如今的幽州城,也是脍炙人口,风靡一时。

“更不要说,在关中遭受旱灾与蝗灾时,殿下临危受命,拯救灾民,平息物价。这些成就,不仅在当今的年轻人中极为罕见,就算是我等这些年长的老臣,也是自叹不如,还望殿下不要藏拙,北地苦寒,希望殿下继续施展点石成金之技艺,也改善一番北地贫苦百姓的困苦。”

就在李恪说完话后,一位身穿红袍的儒雅中年,朝着李恪拱了拱手,如是的说道。

李恪听完这人的话,感到非常的诧异。

这人是谁,还真是神通广大,对于自己的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

就在他下意识想要是谁的时候,刺史李灵夔的介绍便随之而来。

“蜀王殿下,这位是卢向笛,卢司马。”

李恪仅仅只是听到他的姓,心中便暗道:“难怪......”

想想也是,在大唐,也只有这些五姓七望中的人,能够这么关注一个皇室的庶子,而且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和资源去调查这些事情。

李恪心中暗自感叹,这个世界果然还是属于那些大门阀、大世家,他们掌握着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力量和资源,甚至有时候还可以随意的左右历史的走向。

李恪心中暗想,看样子,若是想要在北地扎稳根脚也不容易。

好在,姓卢的,还只是一个司马,若是刺史,那可就是个大麻烦了。

在他的印象中司马和长史一样,都是佐职,在唐初,一州最高行政长官为刺史,其下属僚佐有长史、司马、判司和参军。简单来说就是干活的,刺史下达命令,你去执行。

李恪闻言连连点头,朝着卢向笛拱了拱手,开口道:“原来是卢司马,本王有礼了。”

“这个还请卢司马放心,本王授封北地。与诸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必不会藏私。”

说完李恪环视一圈在场的官员和权贵,抱了抱拳。

“同时,也希望诸位能够支持我,共同为北地的百姓谋福利。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让北地重新焕发生机,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听完李恪的话,在场的官员和权贵纷纷表示,一定会全力支持蜀王殿下的工作,为北地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而努力。

看着李恪在那边与那些官员勾心斗角,站在一旁的一丈青阚冷玉,用手臂撞了撞一旁的唐俊悟,小声的说道。

“殿下小小年纪,怎么长了那么多心眼子,若是我的话,恐怕早就被那些权贵牵着鼻子走了。”

唐俊悟闻言微微一笑,道:“阚将军,这就是殿下的过人之处了。他虽然年轻,但生在皇家,从小就在那种复杂的环境中,知道如何与这些人打交道。而且,殿下若是没有一点本事,我们也不会跟随他,对不对?”

“嗯,说的也是。”阚冷玉点了点头,道:“殿下的确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有时候,我都怀疑他的身体里,是不是住着一个老妖怪......”

唐俊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