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异世界召唤 > 第207章 李显忠鬼点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快,蜀州的大军开始分裂成三个不同的部分。

那些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老兵们,此刻正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拼命地攀爬城墙。他们目光坚定,毫不畏惧前方的危险和困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爬上城墙,荣华富贵!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面对如此惨烈的战斗场面,他们完全被吓破了胆。

许多新兵纷纷驻足不前,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甚至有人因为害怕而全身颤抖不止。他们惊恐万分地望着眼前这片可怕的战场,心中只想尽快逃离这个吃人的地方。

而王倬则是带领着一支精锐的部队待在最后方,宛如督军一般密切关注着整个战局。

“我......我不打了!”

一名蜀州新兵满脸惊恐地喊出这句话后,颤抖着身体转身便跑,仿佛身后有恶鬼追赶一般。

他的举动像是点燃了一根导火索,周围原本就心怀恐惧的新兵们纷纷效仿,准备逃离这个可怕的、吃人的战场。

正在气头上的王倬见状,怒不可遏。他当即率领自己麾下的兵马,迅速堵住了这群试图逃跑的新兵。

他瞪大眼睛,怒吼道:“逃兵!死!”

声音如雷贯耳,震慑人心。

然而,这群新兵早已被战争的残酷吓得失去了理智,他们根本无暇顾及王倬的警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离这里,远离这个死亡之地。

就在这时,一名新兵鼓起勇气,迈出了逃跑的第一步。王倬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手中的长剑瞬间挥出,寒光一闪,那名新兵的头颅应声落地,鲜血溅洒一地。

“本将说过,逃兵,死!”

王倬的声音冰冷而无情,让人不寒而栗。

其他新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他们呆呆地看着地上那具无头尸体,心中充满了恐惧。王倬的果断杀伐让他们意识到,逃跑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然而,就在这时,城墙边传来的阵阵惨叫声和哀求声,再次打破了现场的寂静。这些新兵们不禁浑身一颤,刚刚涌起的勇气瞬间消散无踪。他们面面相觑,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向后挪动,显然不敢再回到那个危险的地方。

一时间,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王倬手持长剑,一脸威严地站在前方,与那群惊恐的新兵对峙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此时正在攻城的老兵总感觉有些不对劲,转头一看:嘿!人呢?怎么这群新兵 tm 离得这么远?打仗呢!你当玩呢?

李显忠站在城墙上,发现了正在对峙的新兵和王倬,当即猛地一喊:“放下武器,不参与攻城者,不杀!”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回荡。

话音刚落,那群新兵毫不犹豫地丢弃了手中的武器。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战争的厌倦。

见到这一幕的王倬更加怒不可遏:“捡起来!你们这些懦夫!难道要背负逃兵的罪名吗?”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试图吓唬那些新兵。

然而,新兵们并没有被他的威胁所动。他们默默地站在原地,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王倬见状,心中的怒火愈发燃烧。他直接用剑砍杀了几名离得近的士兵,鲜血溅洒在这群新兵脸上。

接着,他用剑指着另一名新兵,怒吼道:“把武器捡起来!我叫你把武器捡起来!”

那名新兵被吓得浑身发抖,他望着王倬手中沾血的长剑,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最终,他在王倬的逼迫下,颤颤巍巍地从地上捡起丢弃的武器。

王倬冰冷的目光扫过其他新兵,他们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纷纷从地上捡起武器。尽管兵器重新回到了他们手中,但他们的内心已经破碎不堪,斗志也彻底消散。

王倬望着眼前这些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的新兵们,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之火。他瞪大了眼睛,试图用言语来重新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斗志。

然而,无论他怎样费尽口舌,甚至破口大骂,这些新兵始终无动于衷,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王倬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他紧握着拳头,额头上青筋暴起。可是,这一切都只是徒劳无功罢了。

渐渐地,王倬开始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自己不能被情绪左右。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荔枝平静下来,思绪也慢慢回归到正常状态。

当他完全清醒过来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懊悔。

“该死!我怎么这么愚蠢?新兵上战场本来就容易失去斗志,我竟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艹!”他暗自咒骂道。

此刻的王倬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策略。或许,他需要换一种方式来激励这些新兵,让他们重新找回战斗的勇气和信心。

毕竟,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作为一名将领,他必须想办法让士兵们保持高昂的士气,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然而此时此刻,王倬已经完全打消了继续进攻城池的念头。

新兵们在战场上丧失了斗志,这无疑是极为可怕的情况。

“鸣金收兵!”

随着他一声令下,撤军的信号声响起。

新兵们见此情形,犹如重获新生一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转身朝着远离战场的方向狂奔而去。

然而,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们却心有不甘。他们距离城墙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仿佛触手可及,而那城墙之后,便是无尽的荣华富贵和荣耀。他们渴望能够攻破这最后一道防线,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尽管内心充满了遗憾和不甘,他们也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在军队中,服从命令是至高无上的准则,任何违背军令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惩罚。于是,他们不得不咬着牙,迅速撤离战场。

此刻,整个战场上弥漫着一种无奈和悲壮的气氛。新兵们庆幸自己得以幸存,而老兵们则默默承受着失落和不甘。他们知道,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有时候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李显忠见蜀州大军撤离,当即舞动着大军大喊:“

王家太师有长子,人丑贪财还好色!

偶得一夜替父睡母,竟让其母怀胎八月。

王家太师浑然不知,替着儿子养着孙子!

可怜太师年当七十,不知幼子实乃孙子!”

王倬心中虽然充满了怒火和愤恨,但此时此刻的他却非常明白,今天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了。

毕竟这些新兵们的情绪还不够稳定,如果强行逼迫他们再次踏上战场,极有可能引发兵变。

然而,新兵兵变本身并不可怕,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不远处还有李显忠率领的大军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里。

一旦自己这方发生兵变,那么李显忠必定会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发动进攻。

说实在的,目前王倬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安抚新兵们的情绪了。

要知道这些新兵可是头一次踏上战场啊,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作战经验那都是远远比不上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的。

倘若自己当真想要佯装兵变,借此引来李显忠并设下埋伏将其击溃的话,

那么这些新兵蛋子们极有可能会信以为真,认为他们真的发动了兵变。

如此一来,问题可就大条了,这已经不再是李显忠是否会来袭的事情了,

而是变成自己这边该如何收场的问题了!

因此,此时此刻的王倬纵使心中怒不可遏、愤恨难平,也只能忍气吞声地承受着这一切。

王倬如今已然深刻地领教到了李显忠的棘手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也对李显忠为何会知晓他与他父亲小妾之间的事情感到无比好奇。

要知道,这起事件可是发生在遥远的蜀州啊!并且那都是十几载之前的陈年往事了!

哪怕自己近年来趁着父亲离家之际,确实曾多次前往“探望”那位小妾,可李显忠又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呢?

“有鬼啊!一定是有鬼作祟!”

王倬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开始怀疑是否是家族内部出了叛徒,否则李显忠怎会如此轻易地查到这些事情?然而此刻的王倬已无力改变现状。

且不论李显忠在今日的战场上如何散播此事,是否已在蜀州搞得满城风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件事本身就是确凿无疑的!

若有心之人去追查,或许还有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进而顺着线索揪出真相。

如今,王倬的声誉已经毁于一旦,甚至可能连带着王家的名誉也受损。他不禁感到一阵绝望和无奈。

“该死啊!”

王倬怒发冲冠,满脸狰狞,他紧紧握住手中的长剑,仿佛要将它捏碎一般,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将长剑猛地朝地上狠狠砸去。

随着一声清脆的撞击声响起,长剑断成两截,散落在地。然而,这并没有让王倬的怒火得到丝毫平息。他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在营帐内肆意破坏着所能碰到的一切物品。

桌椅、茶具、书本……纷纷成为他发泄的对象,被砸得粉碎。

“李显忠!我艹你ma!”

王倬一边破口大骂,一边继续疯狂地摔打着周围的东西。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绝望,似乎要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出来。

尽管如此,内心的怒火依然无法完全消除。他喘着粗气,瞪大双眼,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等稍稍平静一些后,王倬深知事已至此,逃避已经无济于事。他不得不默默承受这一切带来的后果,但对李显忠的恨意却愈发强烈起来。

此时此刻,他真希望能够亲手将李显忠碎尸万段,甚至将其头颅割下,当作夜壶使用,以解心头之恨。这种极端的想法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令他陷入了极度的愤恨之中。

而此时的李显忠心中又有鬼点子。

夜晚,李显忠亲自率领着五千夏国士兵,小心翼翼地从城门溜了出去。

他们动作轻盈、悄无声息,借助漆黑的夜色作为掩护,轻而易举地接近了蜀州大营。

到了蜀州大营附近,李显忠环顾四周,找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看到大半个蜀州大营。

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下达命令,让五千士兵迅速摆好战斗阵型。

这些士兵可都是李显忠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不仅身手矫健,而且个个都是大嗓门。

此外,由于蜀州地区山地众多,道路崎岖不平,所以蜀州并没有太多的战马。即使有少量的骑兵,也都被部署在汉中郡,准备向雍州发起攻击。因此,李显忠根本不担心王倬会率军追击自己。

更何况,今晚李显忠的目的并非发动夜袭,而是另有所图。

李显忠点燃一根火把,同时也是发起了信号。

顿时李显忠身后五千兵马清了清嗓子,然后齐声喊道:“

蜀州王倬好胆色,一身手艺奉绝顶!

趁母空虚得其手,织得绿帽给父戴!

十五年来用心为,润道尝鲜难乏味。

可怜王家七旬汉,不知其子实为孙!”

“蜀州王倬好胆色,一身手艺奉绝顶!

趁母空虚得其手,织得绿帽给父戴!

十五年来用心为,润道尝鲜难乏味。

可怜王家七旬汉,不知其子实为孙!”

“蜀州王倬好胆色,一身手艺奉绝顶!

趁母空虚得其手,织得绿帽给父戴!

十五年来用心为,润道尝鲜难乏味。

可怜王家七旬汉,不知其子实为孙!”

……

实际上,当第一声呼喊传到王倬耳中的时候,他便已经有所察觉。然而,由于担心这可能是李显忠设下的陷阱,企图引他上钩,王倬心生忌惮,遂决定按兵不动,坚守营地不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来自武陵兵马的呼喊声愈发响亮、激昂,甚至连王倬自己都几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率军出击。然而,就在他即将迈出大帐门槛的一刹那,理智最终战胜了情感,让他停下脚步。

要知道,此刻他所率领的这十万大军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牵制李希兵马的行动方向。如果因为一时冲动而贸然出兵,导致自己遭受惨痛失败,那么整个蜀州的战略计划将毁于一旦。

思及至此,王倬不得不狠下心肠,用手紧紧捂住耳朵,口中默念:“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仿佛如此一来,就能抵挡住外界的干扰,坚定地执行既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