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是有一个道具叫做“织梦”,不过你现在还没有。】
【不过我可以给你漏点小福利,谁让我是你的朋友呢。】
江蓠得到了回应,笑着进来,“见过太后!”
太后抹了抹眼泪,“阿蓠来了啊?快过来坐。”
“公主,好久不见。”江蓠缓缓落座,满脸都是慈爱,扶着自己肚子道,“您一下子有了一个外甥女和外甥呢,到时候满月酒,还要请公主赏脸。”
平乐看着她越发圆滚滚的肚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凭什么她能生?就她有这个福气?
“放心吧,本宫会亲自,看你、生、孩、子、的。”
江蓠笑得温婉,“再过几日就是太后的生辰,到时候会邀请所有名门贵族子弟,里头或是芝兰玉树的,或是英姿勃发的,公主可要好好选一选。”
“江贵妃,本宫的婚事什么时候能轮得到你做主?!”
江蓠没半点不悦,“是陛下和太后说了,这次的生辰宴交给臣妾来办。
长公主可要好好挑选一位夫婿才是。”
平乐皱眉 ,望向太后,言语恳求,“母后,儿臣和贵妃多有龃龉,她才不会这么好心呢,要是她故意挑一些五大三粗之人……”
“公主说的这是什么话?臣妾怎么会这样做?太后娘娘您说是吧?”
太后也道,“阿蓠最是人美心善,绝不会背地里给你穿小鞋。”
江蓠笑,她会直接破坏太后和皇帝给长公主找的那门好亲事!
“臣妾新学了煮茶,给太后和长公主煮一杯茶尝尝。”
太后哪有不应允的,让人搬来了煮茶的一套茶具,看着江蓠捣鼓,都说人美手艺也巧,阿蓠真是样样都占了。
等江蓠斟好了一杯茶,放到长公主的面前时,却迎来了对方的冷嘲热讽,“本宫可不敢喝你给的茶,有没有下毒谁知道呢?”
太后瞪她,觉得平乐简直是在无理取闹,“住嘴!”
“臣妾就在公主面前煮的茶,能有什么毒呢?”
江蓠自顾自端起来,轻轻一抿,向太后笑,“太后宫里的茶好香呀!”
有没有下毒?
当然没有,因为她下的叫做假孕丸!
前世长公主不许宋槐纳妾,自己却悄悄养了几个美少年,算算时间,长公主这些日子在府里没少荒唐。
若是在太后的寿宴上查出了长公主身怀有孕,那么这孩子会是谁的?
皇帝这些日子已经选了几个人,在江蓠看来或是位高权重的富庶之家,或是钟鸣鼎食的世家贵族,再不济也是百年书香之家……
她一个都不想让长公主嫁过去。
真是便宜她了!
迫于太后的威压,平乐还是喝了这杯茶。
·
当天晚上,太后就做了一个梦,梦见皇帝已经去世的娘亲赵氏。
她似乎回到了当年先帝哪个时期,那是个雪夜,赵氏跌跌撞撞来找她,“娘娘,嫔妾活不成了,可是臣妾还有一对聪明乖巧的孩子。
求娘娘怜惜,能不能在嫔妾死后收养他们!
娘娘向来与世无争,又与人为善,您收养孩子一定不会让王皇后怀疑的。
求您了!”
“好。”
在赵氏死后,她还没有想到办法能够直接收养孩子,那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当时只有六岁,主动跑到她跟前,说求她收养……
她想,这也许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但是画面一转,层层迷雾之后,已经是 长大成人的皇帝,不再与她亲昵,有心事也不愿意告诉她,越来越疏远了。
她在后面追着皇帝,“燕鸣,你回头看看,哀家是你的母亲!”
皇帝却越走越远。
她累极了蹲下大哭,身边来了一个熟人,竟是赵氏,“太后,你别哭了。
什么时候有时间了你来看看我吧,你和阿鸣之间有太多的误会了,你来找我,我告诉你。”
赵氏!
是皇帝的亲娘!
太后忽的梦中惊醒,大汗淋漓,眼神空洞着,“来人!”
“太后娘娘,您怎么了?”
“明天、明天哀家要出宫上香、为我朝祈福,就去伏龙寺。”
伏龙寺,是她给赵氏立衣冠冢的地方!
皇帝只知道她不许给赵氏正名,却不知道她偷偷给赵氏立了衣冠冢!
这也是她一直感到寒心的原因。
·
第二日皇帝下了早朝之后,照例过来用膳,江蓠偶然提起,“陛下,您还记得给母亲供奉的牌位么?”
“记得,怎么了?”
“臣妾昨晚梦见母亲说香火钱不够了,想让您去给她上两柱香。”
皇帝一想,自己确实有了孩子之后,没出宫给母亲上过香,该死,他忘性真大!
“朕知道了,等寻个机会就出宫。”
“陛下何不今日就去呢,再过几日就是太后生辰,陛下只会越来越忙。
臣妾也想出宫,去见一见母亲,为她上柱香也是好的。”
皇帝看着挺着大肚子的江蓠,犹豫不决,却挡不住江蓠撒娇,最终带着江蓠出宫了。
几人乔装打扮,只带了少数武艺高强的护卫,前往官道上驶去。
供奉牌位的地方叫做灵隐寺,地方小,因此人没有那么多。
路过伏龙山的时候,江蓠不经意间挑起帘子往外面看了看。
“咦,那不是太后娘娘身边的人吗?”
伏龙寺香火鼎盛,建在半山腰上,且去寺庙的路有不少台阶,马车根本无法上去,听说是为了考验叩拜之人的真心。
去灵隐寺必须经过伏龙寺的山底。
皇帝眉头紧锁,然后扶着江蓠小心下了马车。
对面那个小太监一看见皇帝和江贵妃,顿时撒腿就要跑。
御林军上前拽住人就拖了过来。
“太后也出宫了?”皇帝厉声问,“来伏龙寺做什么?”
“祈福、太后娘娘是来祈福的。”
“既然是祈福,你跑什么?!定有古怪!”
“陛下,不如我们也上去看看吧。”
皇帝叫人抬了小软轿子,他可以走路,但是必须让江蓠坐着轿子,不然他不放心。
皇帝一行人上去,伏龙寺里并不见太后,立即“抓”了主持,还没恐吓呢,主持表示立马带衙门去。
伏龙寺的后山上树林里,太后正对着一座衣冠冢,喃喃不休。
皇帝亲耳听到,太后说,“……赵氏啊,你多好的福气,皇帝到现在都记着你。
不像哀家,孤苦伶仃一个人,也罢了,走的时候不留一丝念想……”
墓碑上,赫然写的是赵某某,那是他亲娘的名字!
皇帝瞳孔猛缩,恍如失神了一般,终于是眼尾一红,低低唤了句,“母后……”
这一声,是在叫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