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此四胜四败之论,刘虞心中对战事之胜负,再无顾虑。
其人大喜之下,走下堂来,亲抚齐周之背,称赞道。
“公孙伯圭乃天下名将,名震北疆。”
“齐君开口之前,虞本还在忧心能否得胜。”
“今闻齐君一席话,虞却再无此忧。”
“待虞击败公孙伯圭,齐君当居首功。”
齐周拱手,轻笑一声道。
“明公过誉。”
刘虞大笑,环顾诸吏,问道。
“卿等以为如何。”
诸吏已知刘虞之心意,于是纷纷言道。
“子渊之见,甚是高明。”
“明公此战定能得胜!”
“明公!当不可发兵。”
满堂的认可声中,却忽有一人起身,开口劝阻。
刘虞面上笑意顿时一僵。
转目视之,乃右北平郡名士,州府东曹掾魏攸。
刘虞心生不满之余,亦是极为费解。
毕竟,魏攸乃是其人之心腹,以智谋而受州人称道,对其亦是忠心耿耿。
既如此,魏攸为何会在此关键之时,出此沮丧士气之言?
“缘何不可?”
刘虞面有不快,问道。
“魏君有何高见?”
魏攸面色诚恳道。
“如今天下动荡,海内乱战,亟需能人志士鼎定日月,收拾山川。”
“明公身为汉室宗亲,身负天下之望。”
“便是天子,亦寄希望于明公能够诛邪讨逆,重整大汉河山。”
“以攸观之,天下人期盼明公再兴汉室,正如大旱之望云霓也!”
“然而,欲为此千秋之业,明公难道可以缺少谋臣,缺少爪牙么?”
刘虞闻之,面露沉吟,一时不语。
魏攸继续说道。
“公孙伯圭之文武才干,都足堪一用,利于明公将来平定天下。”
“今其虽有小过,但以攸之见,明公还是应当容忍。”
“天下之人若见明公连公孙瓒都能容忍,定能知晓明公爱才重贤之心。”
“魏君所言大谬!”
齐周转视魏攸,冷笑一声道。
“公孙伯圭劫掠百姓,残害地方,实非‘小过’所能言。”
“其人如何当的起‘贤才’二字?便是为爪牙都不合衬!”
“以周之见,公孙伯圭乃是州中之恶贼,奸贼!”
魏攸一时沉默。
齐周见状,望向刘虞,拱手言道。
“明公。”
“幽州十一郡国,共有城邑九十座,户口不下两百万数!”
“其中感念明公之恩德,欲做投效,充为爪牙者,数不尽数。”
“明公又何需用一猖狂悖逆之贼为爪牙呢?”
刘虞及众吏闻之,皆是不由颔首,面露赞同。
魏攸又是一时沉默。
多时之后,其人方才开口,却是看向刘虞,问道。
“攸敢问明公。”
“明公以为袁本初是何许人也?”
刘虞闻言,虽然不知魏攸此问之意,却仍旧是冷哼一声,愤愤不平道。
“虞与袁本初往日虽有些许情谊,但如今观之,袁本初亦是一悖逆之贼,与袁公路可谓是一路货色!”
“其人昔年贪求官位,竟然欲使虞行大逆之举,几次遣人相逼!”
“又以下犯上,窃据冀州,而后仍旧不肯放过韩馥,一意将其迫害至死。”
“还有我儿,好不容易才从袁公路手中逃出。”
“虞本以为可与我子相见。”
“未料袁本初又将我子扣留于冀州,使我父子难以团聚,实在可恨至极!”
魏攸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依明公之见。”
“袁本初扣留明公之子用意何在?”
刘虞闻之,眉头大蹙。
魏攸继续说道。
“冀州幽州相临。”
“以袁本初之贪婪,既拥冀州,难道会对我幽州不生觊觎之心么?”
众吏亦是齐齐面露深思之色。
魏攸最后望向刘虞,肃然说道。
“公孙伯圭虽然屡败于袁本初之手,但仍旧是我州首屈一指之战将。”
“明公若是将公孙伯圭诛杀,将来袁绍北上之时,明公又用何人来抵挡冀州兵马呢?”
“还是说,君等之中,有人自以为武略足以与公孙伯圭相比么?”
众人皆是不语。
哪怕是齐周,亦是闭口不言。
刘虞思忖再三,却不得不承认魏攸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刘虞因而深叹一气,言道。
“魏君所言,确有道理。”
“如此说来,虞也只能暂且容忍此人,以言语相劝。”
“但愿伯圭能够迷途知返罢。”
魏攸拱手,称赞道。
“明公英明。”
刘虞遂是因魏攸的这番谏言,暂时放弃了对公孙瓒的诛除之意。
然而,几人的这番对话乃是发生在去年。
自今年开春以来。
公孙瓒的行为非但未有半点收敛,反而愈加肆无忌惮。
地方诸郡县长吏,屡屡就公孙伯圭放任部下劫掠一事上书州府。
乌桓诸部,也因为遭了公孙瓒抢夺而多次向刘虞诉苦。
刘虞再三劝说,公孙瓒始终不听,将其当成耳边风。
刘虞大为不满,几次想要起兵功伐,可每每都被魏攸所劝阻。
刘虞倒也听的进魏攸之语,硬是再三忍耐了下来。
公孙瓒在蓟城之外,另建一城,本来也是有着对刘虞的防备之意。
其虽然放任部下外出劫掠,但或多或少都会留下部分兵马,并且留意州府动向,以免刘虞对他不利。
可经岁逾年,眼见刘虞除了发文斥责便是上表朝中,除此之外,便再无实质性的举动。
公孙瓒不屑之余,亦是对刘虞极为放心。
其人当众言与诸将道。
“刘伯安到底是书生之流,无用之辈,只会逞些口头功夫。”
“我若是他,麾下有人不从我令,早就发兵攻打了,哪会如此瞻前顾后?”
“刘伯安无用至此,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公孙瓒遂是任由麾下部曲分散于幽州诸郡县中,自身所居的小城之内,仅仅留下千余人。
然而,今岁天寒,魏攸却是不幸病死。
州府其余诸吏,本就是主战派,只是一直被魏攸阻止。
眼见魏攸病死,其等再难忍耐,纷纷劝谏刘虞发兵。
与此同时。
乌桓胡部也对公孙瓒大为不满。
闻知刘虞有意对公孙瓒下手,各部酋都遣人向刘虞致意,明示愿意调遣胡骑南下,相助刘虞击败公孙瓒。
换而言之,不仅刘虞容不下公孙瓒,州府诸吏、北部诸胡也皆容不下公孙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