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起突然,众人皆是未有半分预料。
唯独张先的无头之尸,却又在明明白白的提醒着众人究竟发生了何事。
于三百东昏守卒的愕然注视下,路招俯身捡起张先首级,示于众人之前,扬声大喝道。
“张先已死,降者不杀。”
“愿从我降于曹将军者,且弃兵刃于地!”
守兵皆是犹豫,可望着火光之下,寒芒闪烁的箭矢,却也只能依言照做。
不过,三百人中,亦有十余死忠之士。
其等见张先之首级被路招握于手中,皆是悲愤交加。
不顾安危,纷纷拔刀欲杀路招。
然而,大半人皆欲降,其等区区十余人,又能做何用?
片刻之间,即被尽数杀死。
死忠既死,余众更无反抗之心,纷纷将兵刃丢弃于地。
路招、孙氏族长皆是知晓,其等人数看似不少,实则多为乌合之众,战力低下。
而张先事先已令人用石块彻底堵死城中四门,想要短时间内将城门打开,绝无可能。
故当务之急,乃是让曹军及时知晓城中有变,从而发兵攻城。
不然,一旦城头守军领大军而来,其等族将灭矣。
好在这两日,路招早已与诸姓族长商议过对策,胸中已有腹稿。
因而,其等一边将这三百俘虏带入宅院之中,小心看管后。
一边安排人手,在城中四面放火,鼓噪出声。
“张先已死!降者不杀!”
“打开城门,迎奉王师!”
阵阵声浪,此起彼伏。
守军听闻,皆是大惊失色。
城头上的几名张先亲信彼此商议片刻后,心忧张先之安危,匆匆带上兵马,欲图平定城中之乱。
然而路招、诸姓族长并不与其等交战,只是在城中放火,四处躲藏。
其等对此自然是毫无办法。
东昏城内的异动,很快就被曹军察觉,立刻报予中军。
得闻消息后,郭嘉当即出帐,见得东昏城内火光大起,心中认定必是城中生变。
郭嘉遂是言与曹操道。
“明公!”
“此必是城内生变。”
“不可迟疑,当遣猛将锐卒急攻之。”
“如此,东昏必下!”
曹操闻之,亦是认可,当即喝道。
“传我将令!”
“全军趁夜急攻东昏。”
“不破此城,誓不罢兵!”
“诺!”
为确保万无一失,曹操又转视典韦,言道。
“劳卿引操之虎士,为大军先锋。”
“末将遵命!”
典韦肃然领命。
军令既下,不过片刻,原本极为沉寂的曹军大营,陡然之间,沸反盈天。
在诸将校的指挥下,曹军兵士络绎离营,开始猛攻东昏。
东昏守卒本就因城中之变而暗暗生疑,此刻又见曹军攻势甚急,皆无半分战意。
两军交战不过片刻,此前十余日尚且都未被曹军拿下的东昏城,即为曹军所有。
无数曹军兵士从东昏城头杀入城内。
张先预先堵死四门,固然可以防止曹军取城。
但此举却同样使得东昏一旦陷落,城内守卒便逃无可逃。
无处逃生之下,东昏守卒大半皆降。
至于少数冥顽不灵,执意拒抗者,也先后死于曹军之手。
途中。
路招及诸大姓族长正好与典韦相逢。
见得典韦体态雄健,满面煞气,甲胄之上更是沾满血迹,一时俱是心惊。
典韦扫视其等一眼,见其等大半都未有甲胄,遂瓮声问道。
“汝等何人?”
路招慌忙上前,面有恭敬道。
“小人路招。”
“听闻曹将军率义军而来,小人早欲投效。”
“奈何张先不明忠奸,一意据城顽抗。”
“小人遂是联络县中义士,将其诛杀。”
顿了顿,路招面有好奇道。
“小人曾闻曹将军帐下有一无双猛将,被曹将军誉为古之恶来。”
“军中有言:‘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将军如此雄武,又以双戟为兵器,莫非就是典将军乎?”
典韦闻言,咧嘴一笑。
“正是某。”
望了望路招手中所提的首级,典韦言道。
“足下主动来投,又立下如此功劳,我主必有重赏。”
“但眼下城中尚有阴谋作乱者。”
“还请足下为我军引路,剿除叛逆,扑灭城中火势。”
路招肃然一拜。
“诺。”
鏖战半夜,东昏城中方才彻底平静,火势也被扑灭。
留下部分兵士把守东昏后,路招随典韦赶去曹营拜见曹操。
曹操已知路招乃张先之心腹,为张先所厚待,却故意设计坑杀张先之事。
因而其对路招颇为冷淡,但碍于之前所言,遂是说道。
“足下为我军除去张先,功劳甚大,不能不酬。”
“不过眼下正处战时,待我军攻克陈留,再酬足下之功。”
路招闻之,心中难免失望,却也只能开口道。
“小人全凭将军做主。”
路姓较为少见,郭嘉因其姓氏,也是想起一桩旧事。
郭嘉问道。
“昔年袁公路北上之时,尉氏县丞,曾因袁公路劫掠之举,怒骂其人。”
“袁公路残暴无度,竟因此将此其烹杀。”
“足下既然亦是姓路,不知可识得路县丞?”
路招闻言,一时垂泣,声音惨然道。
“正是家父。”
顿了顿,路招语中含恨道。
“张孟卓主政我郡,本有安民守境之责。”
“其人却放任南阳兵马劫掠郡县,以至我父、我兄,俱亡于南阳军之手。”
“小人深恨其人,又怎会甘心为其效力?”
“听闻将军领兵来攻,小人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这才委身于张先麾下,以求寻得时机,能够报答将军。”
“今陈留战事未定,小人斗胆,敢情将军能允小人随军征讨。”
言罢,伏身一拜,重重叩首于地。
曹操闻言,面色一改,从堂上走下,亲自将路招扶起,喟然一叹道。
“足下原来是义士之后。”
“尉县丞之事,操亦曾听闻,为之嗟叹再三。”
“既然足下有志于军旅,操又岂会不应允?”
思量片刻,曹操言道。
“今暂屈君为军司马一职。”
“待立有功劳,再行擢升。”
“路君意下如何?”
路招伏地而拜,言道。
“多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