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贡思量多时,念及齐王田建之下场,终于一咬牙道。
“公台放心。”
“贡欲出州兵万人,并檄陈国、汝南各出千余郡兵。”
“一路走宁陵、襄邑入陈留,援助张太守。”
“另一路,则经陈国,入颍川,取鄢(yan)陵。”
“鄢陵若克,我屯兵于此,正可防备颍川兵马北上,使陈留再无后顾之忧。”
“公台以为此举如何?”
陈宫闻之,心中大为满意。
毕竟,汝南兵马大半都被郭贡收缴为州兵了。
如今又出动一千郡兵,以汝南之广博,恐怕立马就是盗匪蜂起之局。
至于陈国。
此国从国相到小民,几乎是上下一心,郭贡极难插手。
郭贡最多也仅能以刺史名义,檄令陈国出千名郡兵聊做示意。
此外。
河内吕布,按其人与张邈之约定,眼下应已统帅全军,赶往陈留。
吕布麾下多有良将却缺兵马,张邈虽有兵马,却缺良将。
二者正可互补。
如此算来,陈留当保无虞。
接下来只需静待徐州、琅琊以及兖北发难。
只肖兖州一地失守,曹军便只能撤军。
一念至此,陈宫遂躬身赞道。
“使君英明。”
……
陈留。
东昏。
此城与济阳,相隔不过二十余里。
是以,曹军主力清晨出发,午时未至,便已到东昏城下。
东昏城位置险要,因此之故,张邈特对此城多次加固。
如今东昏城不仅墙高,四门之处,更是特意建有瓮城。
城楼之上,广建箭楼,密密麻麻,望之令人生畏。
至于守城之将,乃是张邈族子,名为张先,绝无投曹的可能。
郭嘉、曹操在亲眼见到东昏城时,亦没有能够速下东昏的把握。
二人老老实实的令军士在东昏城下建造营地。
正是欲仿效昔日攻发干之举,广造霹雳车、冲车等器械。
先将城中防御工事砸毁大半,再令军士蚁附登城。
曹军在东昏城下立营之时。
东昏城头,县中诸吏亦是在观望曹军军势。
其等见曹军立营之时,依旧是井然有序,未露半分破绽。
一时间,皆是面有忧愁。
州中檄文,其等亦是见过,甚至不少人私下间都与曹军有所联系。
奈何张先为人狠辣、果决。
不仅提前堵死四城城门,更是下令兵士,若有私自放人出城、或者知情不报的,一律问斩。
如此举动之下,其等心中纵然有投诚之意,亦是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稍有不慎,便是家族尽灭的下场。
“汝等不必惊慌。”
张先见诸吏面有忧愁,当即冷哼一声,意有所指道。
“曹贼虚有其表,实不足为惧!”
“只肖城中不出济阳县长那般的叛逆之贼,我东昏便绝无失陷之危!”
济阳县长乃张先旧友。
闻听曹军来袭,张先本还担心其友会死于军阵。
未想隔日便闻听了其友投敌之事,直将他气的面色铁青。
诸吏对视一眼,齐齐应道。
“有明廷在,东昏定然固若金汤!”
“我等势必坚守东昏。”
“哼。”
张先哪能听不出其等的敷衍之意?不由再次冷哼一声。
其人心中愈发认定,战事当前,这些城中大族,首鼠两端,绝不可信。
下了城楼,回到县寺。
想起先前诸吏神色,张先依旧愤愤难平,忍不住与身侧一人说道。
“叔风!”
“想我叔父,以侠义闻名,接济寒士,助人为乐,乃八厨之一,海内名望甚高。”
“县内诸吏,往日亦多受我叔父之恩。”
“今曹贼压境,其等不思如何报效我叔父,反欲降曹,这是何道理?”
路招,表字叔风,陈留尉氏县人。
昔年袁术北上时,尉氏县有一县丞被袁术烹杀,那人正是路招之父。
路招原有两名兄长,却是一人夭折,一人死于南阳兵马劫掠。
因此之故,其人不仅深恨于袁术,对张邈弃城不守之举,亦有恨意。
张先入东昏时,因喜路招壮勇,遂将其提为心腹,倾意相待。
路招闻言,不动神色道。
“县中诸吏,家大业大,本就顾虑重重。”
“如今又见兖州军势大,有此举动,实不足为奇。”
“小人得蒙明廷不弃,屡屡擢升,必当拼死以报明廷之恩。”
张先闻之大喜,颔首不止道。
“我素知叔风乃忠义之人,今叔风果然不负我望。”
“叔风放心,曹贼固然势大,我陈留却也有拒敌之法。”
“待我军得胜之后,先必将叔风引荐于我叔父。”
“以叔风之武勇,必可得我叔父之重用,届时光耀父祖,不为难事。”
闻父祖二字,路招心中更生恨意。
但其面上却做感激状,诚恳言道。
“多谢明廷。”
黄昏之时。
曹军营寨已初步建起。
外有沟堑拒马、内有楼橹(了望台),工事齐全,足可作为大军之依托。
……
兖北。
东武阳。
臧洪得张超求援之信后不久,便闻兖州发兵。
其人心急如焚,一面急忙在郡中整顿兵马、粮秣,准备随时南下。
一面却是急忙写信与袁绍。
臧洪在信中请求袁绍准许自己支援陈留,并请袁绍给自己增加兵马。
也不知其人到底是因为太过心急,还是因为太重臣节,这才在信中说出如此匪夷所思之语。
且不言袁绍与曹操是盟友,哪有帮着敌人击自己盟友的道理?
便是袁绍自身,亦是深恨于张邈。
如今曹操发兵陈留,正是袁绍所乐见其成之事,又怎会同意臧洪的增兵援陈留之举?
果不其然。
数日后,袁绍便遣快马急奔东武阳,严令臧洪,不得擅自动兵。
臧洪得信之后,极为失望,却依旧不肯放弃,再次上书请求。
与此同时。
徐州。
曹操兵马离州而去的次日。
徐州牧陶谦便已身染重病,只能卧病于床。
至此。
束缚刘备平定徐州的两道枷锁彻底打开。
刘备大喜之余,一面下令州中诸吏,于官道设卡,谨防徐民西迁。
一面却也是急忙调遣州军,准备彻底平定阙宣之乱。
此外。
其人还特意挤出了三千兵马,交由关云长统领,并传檄于琅琊臧霸。
正是应陈留使臣所请,发兵泰山、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