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攻破长安,王允身死,吕布奔逃。
州府正堂上。
除郭嘉早有所知外。
曹操、荀彧、陈宫、戏志才等,皆被这一消息所惊,怔然当场。
半晌之后,陈宫大怒道。
“王公乃社稷干臣,二贼竟敢残杀,倒行逆施至此,委实当诛!”
荀彧更是愤慨,言道。
“董卓死后,我本以为只肖我等忠臣用命,国家自此可安,未想到如今竟然又出二贼。”
“我四百年大汉,何以如此多难?”
“二贼之悖逆残暴,比起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子落于其手,只恐天子受辱,长安百姓,亦将遭难。”
曹操见状劝慰道。
“朝中尚有忠允之臣,以董卓之强横,不过数年,即身首异处。”
“二贼如此悖逆,岂能久乎?”
“或许再过数月,便有二贼身死的消息传来。”
“卿二人莫要太过忧虑。”
“明公所言甚是。”
荀彧、陈宫面色虽然稍缓,心中依旧是忿忿不平。
戏志才,郭嘉俱未言语。
颍川荀氏,此族世代以诗、礼传家,父、祖或仕于郡,或仕于朝,可谓屡受汉室大恩。
因而荀彧辅佐曹操的本意,乃是欲再兴汉室。
戏志才、郭嘉则不同。
其中,郭嘉还能因为后世之经历,对当世黔首抱有极深的同情。
戏志才辅佐曹操,则是纯粹为了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尤其是今日之异象,更坚定了其心中看法。
若有朝一日,曹操真的到了某个位置,他定然会劝曹操代汉自立。
因而,戏志才听到这些消息后,心中并没有荀、陈二人那般痛心疾首。
其只会思索,这对曹操而言,究竟是利还是弊。
而就眼下来看,李傕、郭汜占据长安,对于曹操却也有一利。
戏志才因而言道。
“明公,金尚昔为王允表为兖州刺史,今闻其已南下投往袁术。”
“其意不难猜测,定是欲借袁术之兵,来谋兖州。”
“金尚身受王命,若一意与我为敌,州内必有人以此为借口,响应其人。”
“依忠愚见,明公不妨再遣一人朝贡长安,觐见天子。”
“李傕、郭汜新夺长安,立基未稳,必不愿与我等冲突。”
“若明公能得朝廷诏拜,讨来王命,则明公于大义上,自此再无亏损。”
曹操闻言,面露深思。
其人兖州牧之位乃是由州吏表举而来,若是与其余诸侯所表的兖州牧相比,当然是更具大义。
但金尚乃是朝廷所表,论及大义,犹在他之上。
若金尚一意与其相争,州内必有人借大义之名,加以生事。
如今他已略定兖州,麾下雄兵数万。
若遣使远赴长安,请朝廷封拜,李傕、郭汜十有八九是会答应。
思及于此,曹操一时心动。
陈宫闻言却是大为不满,望向戏志才,责备道。
“长安朝政,如今尽落于李傕、郭汜之手。”
“我辈忠允之士,只恨不能血溅五步,杀此二贼。”
“今怎能反与二贼合谋?失乎节义。”
戏志才出言驳斥道。
“陈君岂不闻,小辱不忍,则乱大局?明公欲成大事,焉能事事顾忌小节?”
“况且,天子所在,便是大义所在,向天子求封拜,又何谓失乎节义?”
“明公若能得天子诏拜,便可名正言顺的统领兖州,日后再无人能以大义为名,加以掣(che)肘。”
“再者,我等还能趁机与朝中诸位贤良取得联系,他日若朝中有变,也可及时出兵,护卫天子。”
“此举堪称百利而无一害,为何不为?”
荀彧闻言,沉吟不语。
从私心而言,其自然不愿与李傕、郭汜合作。
但确如戏志才所言,荀彧也能看出此举对曹操极为有利。
而最打动的他的,莫过于戏志才最后所言。
提前与朝中贤良联系,有利于日后护卫天子。
曹操更是听的连连点头,已然被戏志才说动。
注意到陈宫面色涨红,想要反驳却又不知如何反驳的模样,他心中暗道。
“不想公台性格竟如此固执。”
陈宫张口欲辩,但其人有智却迟,一时之间竟然想不出该如何辩驳。
情急之下,只能望向郭嘉。
郭嘉迟疑片刻,眼见戏志才、曹操等皆是望了过来,只能说道。
“志才所言甚是。”
陈宫终于彻底忍受不住,起身离席,与曹操道。
“或如戏君所言,此举对明公大有好处。”
“但请恕在下实不敢认可与贼合谋之举。”
“在下告辞!”
言罢,陈宫当即拂袖而去。
“公台,公台!”
曹操追出堂外,连连大呼,陈宫却是始终都不回头。
曹操只能无奈回到堂中,看着郭嘉、戏志才,摇了摇头,叹道。
“公台——”
顿了顿,再次一叹。
“唉,公台为人刚强有节,有如青松,凛凛不可犯。”
“纵然是吾,亦难屈其心,改其意。”
郭嘉默然。
此事倒是让其更加了解了日后陈宫为何会背叛曹操了。
曹操摇了摇头,不再多想,继续先前所议之事。
曹操问道。
“诚如志才所言,若是能得朝廷诏拜,于我大有益处。”
“然则关东距此有数千里之遥,且沿路常有盗匪作祟。”
“李傕、郭汜为人又素来残暴,若引起猜忌,必招杀身之祸。”
“出使之事,实为艰难,不知吾麾下,何人可担此重任?”
郭嘉、戏志才对视一眼,笑道。
“此事明公当问文若。”
曹操亦是一笑,问荀彧道。
“文若可有人选?”
荀彧沉思片刻,言道:“王必可也。”
曹操闻言,拊掌道:“若遣此人,必能不辱使命。”
郭嘉目光一动。
他对王必倒是有些印象。
王必,亦是曹操起兵时就相随的元从之人了,为人素来忠谨,兢兢业业。
历史上,曹操曾赞其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后来曹操擒住吕布,吕布先请刘备为其求情。
曹操听后,笑道;“为何不直接告诉我,反而先向玄德公求助呢?”
便要令人松开捆绑吕布的绳子。
王必那时就在曹操身旁,见此劝谏曹操。
“吕布,力雄而强,可谓世之鸩(zhen)虎。”
“如今他的部众就在这里,有如猛虎未曾除去爪牙,绝不可以宽恕。”
曹操因而对吕布说道。
“我本打算饶恕你,但我的主簿却不愿意留你。”
“如之奈何?”
遂将吕布缢死。
再到建安年间,耿纪、吉邈于许都作乱,王必因镇压叛乱,伤重去世。
曹操得知后,大怒,将百官召集于邺城,言道。
“参与救火者,立于左侧,未曾参与者,立于右侧。”
最后将立于右侧者全部杀死。
此事未尝没有因王必之死而泄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