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脱离了人类和原栖息地的制约而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影响到新栖息地生物的生长,这种过程成为生物入侵。
生产者:生产者是指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蓝绿藻、光合细菌及化能合成细菌。
消费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有机物作为食物源的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和寄生生物。
分解者:分解者又称还原者,主要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包括某些营腐生生活的原生动物。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goods)和服务(services)。
食物链: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
食物链解列:食物链解列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富集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其与到达人类的食物链中断联系。
周转率:周转率是指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库)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的量或流入的量占库存总量的分数值。
信息素: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参与的化学传递信息,协调各种功能,这种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通称为信息素。
反馈:系统输出成分,或是系统的输出信息被回送,成为同一系统输入的控制信息,叫反馈。
正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方向上被加速的反馈。
负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化方向上减速或逆转的反馈。
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多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良好状态。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的学科。
简答题
简述因子的综合作用定律。
答:(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环境中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响应。因此在进行生态因子分析时,不能只片面地注意某一个生态因子而忽略其他因子。
(2)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相互联系的因子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生物,其效应可以相互叠加、相互抵消或互不相干。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主次:在一定条件下起综合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中,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其他因子则为次要因子。
(4)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依生态因子与生物的作用关系可将生态因子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类型,区分其作用方式对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都很重要。
(5)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具有阶段性特点。某因子在某阶段为限制因子,在另外阶段是非限制因子。(有利、有害;主导、次要)
(6)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作用于生物体的生态因子,都具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每个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但由于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某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因子来部分补偿,以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2.简述沉水生物的特征:
根退化或消失,通气系统发达,叶片常呈带状、丝状或极薄,有利于增加采光面积和对CO2,与无机盐的吸收,表皮细胞可直接吸收水中气体、营养物和水分,叶绿体大而多,适应水中的弱光环境。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以适应水的流动,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而海水植物则是等渗的。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发达。
5..机体论和个体论的主要区别。
机体论: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命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以重复出现,其出现是必然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特征。认为群落是自然单位。
个体论: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
6.分析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和生存因子的关系。
答:区别:
(1)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
(2)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
(3)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所有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联系:
生存因子是生态因子的子集,生态因子又是环境因子的子集。
7.系统的三要素及其基本性质及系统分析的四个阶段。
答:系统的三要素:
(1).两个以上的组分;
(2).各组分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结构;
(3).具有独立的、特定的功能。
系统的基本性质:
(1)系统组分的整体性
(2)系统结构的有序性
(3)系统功能的整合特性
(4)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控性
系统分析的四个阶段:
定性分析阶段,
定量研究阶段,
模型分析阶段,
系统结构优化阶段。
8.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答:正相互作用
(1)原始合作: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
(2)偏利共生:指共生的两种植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
(3)互利共生: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
负相互作用:
(1)竞争:指两个或多个种群争夺同一对象的相互作用。分为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
(2)捕食: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伤害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
(3)寄生:指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关系。
11.简述生态系统结构多业结合的必要性。
(1)多业结合有利于资源利用
(2)多业结合有利于生态稳定
(3)多业结合有利于物质循环
(4)多业结合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
12.设计食物链、网结构的原则。
答:(1)填补空白生态位,增加产品产出。
(2)使废弃物质资源化,提高废弃物的利用价值。
(3)减少养分丢失浪费和能量的无效损耗。
(4)扩大产品的多样化,广开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经济收入。
(5)实现环境净化,提高生态效益。
13.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特点。
(1)组成结构变化
(2)开放程度变化
(3)稳定性及稳定机制变化
(4)服从的规律变化
(5)功能及系统目的变化
(6)生产过程的变化
14.简述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
答:(1)生物共生互惠以及立体布局技术;
(2)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
(3)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
(4)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
(5)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
(6)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技术。
17.生态系统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分析生态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组分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三个方面。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则生态阈值越高,生态系统越稳定。其中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分析生态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简述沉水植物的特征。
r-对策和K-对策的比较。
Logistic增长模型及参数意义。
机体论和个体论的主要区别。
系统的三要素及其基本性质及系统分析的四个阶段。
掌握四种食物链类型的区别。
比较气相循环和沉积循环的差异。
生态系统信息的作用及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简述生态系统结构多业结合的必要性。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特点。
论述题
结合专业特点,谈谈你对农业生态学的认识。
答: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生态文化、生态学原理、生态学方法三部分构成。
论述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答:现代农业面临着严峻的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走使农业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少人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所以中国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
中国生态农业与其他类型的替代农业有很大不同:第一,中国生态农业产生的背景、出发点和目标不同;第二:在具体做法上,我国的生态农业主张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有机结合,强调在技术和劳力密集的同时,适度、合理地投入。第三:参与者不同。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较严密的组织性和循序渐进性。
技术上,可以通过生物共生互惠以及立体布局技术、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技术来发展中国现代农业。
结合我国国情,运用生态学方法,谈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
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少人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所以中国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
中国生态农业与其他类型的替代农业有很大不同:第一,中国生态农业产生的背景、出发点和目标不同;第二:在具体做法上,我国的生态农业主张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有机结合,强调在技术和劳力密集的同时,适度、合理地投入。第三:参与者不同。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较严密的组织性和循序渐进性。
技术上,可以通过生物共生互惠以及立体布局技术、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技术来发展中国现代农业。
谈谈你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理解。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关键种:群落中有些生物种虽然生物量及丰度不高,但对维护生物多样性、群落的结构、功能、整体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可以导致其他一些物种的丧失,整个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物种成为关键种。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成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高的种。
生物放大作用:又称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是指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越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越高的现象。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谈谈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