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帝身边的枕边人,皇后自然知道了皇上的德行:
圣上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人也变得越来越刚愎自用,已经不耐烦倾听反对他的声音,更享受那些谄媚奉迎的行为。
简单来说,逐渐变得昏庸无能。
其实,太子今日的行为,实在太过莽撞。
“母后,难道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哥哥吃苦?”
一听自己不能出面营救,永顺公主急得跳脚。
“你别急,本宫先召太子妃过来,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要是我们行差一步,只会让那些有心人暗自得利……”
另一边,一些人看到太子骤然失宠,都开始蠢蠢欲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赵贵妃母子。
“母妃,大喜啊,太子这次主动犯错,这真是给我送把柄来的。
若您在父皇那里吹吹枕边风,这太子之位,只怕……”
“禁声!皇儿,你得明白,只要皇后一日坐稳后位,这太子的位子,就没那么容易动摇。”
尽管赵贵妃并不想承认,可是,她心里万分清楚:皇后的分量,在皇上的心里,依然无人可及。
三皇子听到这话,瞬间也没了先前的欣喜若狂,反而有些迟疑不定。
“那照您这么说,儿臣就没有机会了?”
“自然不会,虽然皇后稳固,但我们可以引导太子继续犯错,只要这样的事情出现的越多,皇上就会把视线移动到其他皇子身上。
而皇儿你,作为地位最尊崇的那一个,自然会受到你父皇的看重。
你现在最要紧,就是笼络皇上,和他站在一个立场说话,不要跟他唱反调!”
不久,太子之事也被传到了宁国公府。
崔绍康亲自跟林清雪谈论此事,语气里带着满满的愤慨。
“母亲,太子明明所做的,都是正义之事,为何却落不得好?”
崔绍康不明白,皇上为何对太子惩罚如此之重,而且,他并不觉得和突厥联姻是好事?
与狼为伍,焉能安稳?
“你啊,还是太年轻,看不透皇家冷暖也是正常。
你想想,当一个人年老时,他最期待家中是什么状态,是动荡不安?还是维持安稳?”
林清雪知道,事情还是朝着她预测的轨迹来了,可是,她并不觉得欣喜,反而有种风雨欲来的紧张感。
突厥的狼子野心,略微一琢磨,自然也能看懂。
如今,这个国家,缺少一位开拓进取的将领,而不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守家翁。
林清雪的话,可谓振聋发聩,一举窥探到了事情的主要脉络。
崔绍康只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母亲这话的意思,皇上如今一心求稳,自然不满太子激进的主张。
“那您觉得,这件事,是不是只能如此?”
崔绍康认为自己母亲并不是寻常的深闺妇人,她的政治敏感度,甚至远远高于自己,所以,下意识的,他就问了出来自己的困惑。
“事在人为,只要反对的声音够高,还有一个愿意奔赴战场之人,这件事还是有操作的余地。”
林清雪也是真的是这么想的,皇帝不可能不考虑满朝臣子的诉求,但凡有一个能人,愿意挑起这个“应战突厥”的担子,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听完了林清雪的分析后,崔绍康若有所感,突然,他脑海里蹦出一个想法。
“母亲,您觉得,我可以当那个领头羊吗?
父兄之仇,我从不敢忘却,若是以前,我不敢有这样的奢望,可是,小天师傅的悉心教导,让我萌生了这一想法。”
林清雪还真没预料到崔绍康会有这种想法,只是,勇气有余,实力不足。
“我知道,我现在的实力,无法像父辈那样驰骋沙场,可我也不愿唯唯诺诺过一生,让我崔氏一族的血海深仇,无人可报!”
林清雪对于他的冒险行径不太看好,毕竟,只要她想,护住这家伙性命,那自然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需要他去克服。
“康儿,现在,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你和永顺公主还有婚约在身,你们的婚期,只有不到一月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你能做到了皇上的主吗?”
林清雪的话,可谓直白而残忍,你是有满腔抱负想要施展,可皇帝不点头答应,崔绍康只会寸步难行。
崔绍康没吭声,沉默半晌,突然起身跪拜。
“娘,儿子求您帮帮我,用御赐的丹书铁券帮我!”
“咚咚咚!”
紧随其后,就是三个响头。
看来,这小子这是有备而来,早就盯上了她手上的那份丹书铁券。
这可是崔氏父子牺牲后,皇帝给予崔家的褒奖之一,更是崔氏后代子孙最重要的救命底牌。
“你这小子,都算计到老娘头上来了,我能不答应?
我这里倒是没问题,只要你说服永顺公主和皇后娘娘,娘就敢为你争取。”
她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必须借助皇后母家的势力,两相叠加之下,方能更快成事。
“多谢母亲,孩儿这就去和公主商议……”
【宿主,你真让崔老三去战场,这不是背离咱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
“好运来”不太懂,明明宿主是为了崔家的和乐而来,可现在却支持崔绍康如此冒险,这不是在主动增加任务难度?
【孩子有志气,我总不能拦着,再说了,我觉得安宁郡主的命运,不该如此薄幸惨淡!】
前世,根据原主死前的记忆里,已经可以初见端倪,皇室的联姻只维持了一年的安定,突厥就又按耐不住。
既然如此,何必要牺牲安宁郡主?
【明白了,那你可得好好把控住,千万别让崔绍康这小子,给玩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