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对于这些勋贵的态度,也是一个完整的变化流程。

初登临帝位时,在嫂子和媳妇的影响下,他觉得太监就是祸国秧苗,勋贵就是寄生虫,只有文官才是大明的未来。

可是他和东林党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便已经感觉到文官的棘手了。

这些人,搞皇帝可比做事情要强太多了!

每天一上朝,一堆人梗着脖子等着挨批然后传扬美名。

可是,他学着兄长想用太监,却发现太监比文官还难用。

兄长是用太监收钱,还能补贴国库,在关外修建堡城。

他用太监,差点把全天下都逼反了,这不南方逼反的那个,已经连南京城都打下来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知己温体仁,结果这王八蛋是个超级党争家,内功超一流选手。

直到大明即将彻底崩盘,这才找到了知己杨嗣昌,同时也不得不拾起已经排斥了许久的勋贵。

不论如何,这些都是和大明天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

他们总不可能不一条心吧!

朱纯臣见到他便要磕头,崇祯直接摆手让他止住。

“成国公有何要事?”

“陛下,臣等在府上也有商议对策,想问一下陛下的想法。”

朱纯臣咽了口唾沫,微微抬头,用余光能看见一点崇祯的面容。

崇祯的嘴角,已经因为火气生出了几个水泡。

太医也没有少用药,只是毕竟是皇帝尊体,前又有泰昌、天启的事,谁也不敢下猛药,每天煎的药汤约等于白水,当然也治不好。

确认了崇祯也对现在的情况很焦虑,朱纯臣便放心了。

他小心翼翼开口道:“陛下,臣并非对杨公有所怀疑忌惮,杨公为大明之公心天高海深,京城防守无懈可击,乃是大明肱骨!”

说完,他又微微俯身,“只是,杨公……”

听着朱纯臣欲言又止,崇祯皱起眉头。

“说,怎么了?”

“只是,杨公毕竟为臣子,不通武略,臣,臣觉得他某些地方,不太对。”

崇祯正色了起来:“起来回话,还有,什么不对?”

他自己对现在的情况极为不满,如果有人有方案能解决这问题,崇祯还是愿意支持的。

“陛下,杨公是个读书人,知道三纲五常,可是这仗怎么打,如何和,他却不知。

“昔日汉唐,哪个没有和异族签过城下之盟,本朝成祖固然霸道,可是,在抗击前元之前,便是太祖高皇帝,也要养精蓄锐。

“如今,清人趁我不备,包围京师,纵然有所图谋,也会知道,天底下期盼大明君父的百姓如旱苗盼春雨,不出两个月,河北必然到处是义军,清人无论如何,也要退回山海关。”

见崇祯隐隐开始点头,朱纯臣愈加自信,摇头晃脑道:“既如此,依臣之见,不如先和清,之后陛下再卧薪尝胆!”

崇祯下意识就要拿杨嗣昌跟他说的“难和”的几条理由反驳,却突然让朱纯臣一句话说到了心坎里。

“也不必让陛下蒸日冒着危险,成全杨大人的千古美名。

“至于和清之骂名,臣来担,臣宁肯……”

朱纯臣后面说的话,崇祯便没有再怎么听了。

若是让朱纯臣知道了,肯定也会撇撇嘴巴。

白背了。

这些词,当然都是府上幕僚,和一些其他朝臣的主意。

杨嗣昌杜绝了这些臣子做事,可是这些臣子毕竟没有死,他们还是能私下串联的。

至于崇祯,他只听进去了一句话,那就是成全杨嗣昌的千古美名。

杨嗣昌眼下的这些行为,不会只是为了他自己吧!

再联想到杨嗣昌几乎不贪腐,不结党,崇祯越来越担心。

一个人总要有所求,这人不求利,他求什么?

他喉头一动,刚要说出什么,又突然感觉杨嗣昌也不容易啊。

不论怎样,这老头对大明都是尽心尽力了。

他连忙摆手,“杨卿于国有益,忠心耿耿,如果你要弹劾杨卿,那便回去吧。”

朱纯臣哪里有弹劾杨嗣昌的意思,连忙说自己没有,这才又小心翼翼道:

“臣只是觉得,杨公可能不便于言和,可是臣却并无此妨碍。

“陛下不妨给臣些机会,让臣有机会同清人商议,或许也是大明的一条出路。”

崇祯听完这话,陷入沉思。

这样的话,并没有伤害杨嗣昌,而且也能让现在的情况迅速改变。

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杨嗣昌那边,回头自己多给他一点名声便是了。

况且,朱纯臣怎么可能害自己呢?

他看着朱纯臣,心中有些蠢蠢欲动。

朱纯臣更是趁机再添一把火,又道:“陛下,如今时机正好。

“如果再拖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更多大明军士死亡。

“陛下,先前,河南初定,山东初定,山西洪承畴与李自成成对峙之势,正是大明前所未有之良机啊!”

崇祯也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这是他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平稳天下的机会,如果因为清军围京而失去了,

“那,那你要怎么去谈?”

崇祯低头看着朱纯臣,眼中确实带着一丝希望。

朱纯臣坚定道:“臣只要陛下给臣一封圣旨,一封让臣往来城门的圣旨,臣愿亲身去清人狼谭虎穴一闯!

“为了陛下,臣万死不辞!”

崇祯一想,反正也没有什么弊处,不如就让他去了。

他便准备找人写圣旨,由内阁发给朱纯臣。

“陛下,这旨意,只可给中旨,不可通过内阁!”

朱纯臣见此,连忙提醒道:

“若是经内阁,杨公定然会多加劝阻,事或不成。

“若是想要一次成事,陛下最好是下中旨。”

崇祯点了点头,“有理。”

他让太监拿来纸笔,亲自写下了“着令成国公领左都督朱纯臣出城相商军务,一应官员不得加阻”这些字后,盖上了自己的印。

写好了旨意,崇祯又迟疑了下,开口道:“不论如何,事成与不成,都要与杨卿说明了……”

“此事乃我一人所愿所为,并非陛下之意!”

朱纯臣扑通磕了一个头,恰到好处。

崇祯见他这么明是非,便把旨意递给了他。

他相信杨嗣昌能够守得住,可是守的时间长了,确实对百姓毫无益处。

若只是为了他的清名……

崇祯不愿这么想杨嗣昌,可是又不得不想,这人到底为了什么。

崇祯十三年之内,过江之卿般的文臣武将太监闹幺蛾子,已经让这位至今岁数也不算大的帝君忘了。

这个世界,有人做事,只是因为忠诚。

或许杨嗣昌的能力不够,他的心胸不宽广,他甚至识人不明。

可是至少,他是忠诚的。

提前了三年多,可是成国公并没有做出不同的选择。

保卫京城的第十三天,严格来说第十四天的凌晨,朱纯臣献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