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扛红旗 > 第114章 王象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益王的授意下,李英召做事自然豪横得多。

益王是有钱的,麾下三百卫士各个身着棉甲佩长刀短刀各一把,在江西这步兵水兵战场算是最恰当的装备了。

而建昌府城的北城头上,还有一门大炮,这是不知哪一任益王得的赏赐,这次作战也能用得上。

至少能保证贼寇不敢从北门攻城。

李英召其实一直看不起这些南方的百姓,包括士兵在内,在他看来都是些二脚羊一样的东西。

他们根本没有吃过大漠的风沙,没见过蒙古的骑兵转着弯刀冲锋的模样,也没有见过满清铁骑,那悍不畏死的冲击。

当然,这厮也从来没有想过,为何江西的百姓要努力工作,上缴赋税,以供他们陕西行都司的军需粮饷。

这也是明末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区域流动的割裂,到了明末,南北方人对于另一方的问题,基本处于一个态度。

关我鸟事?

满清进犯中原?活该你们死去!

自然而然的,北方士兵也不会管那些逃到南方的贼寇,活该你们遭灾。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指望着李英召这种人善待城中百姓那就是做梦。

“人弄齐了吗?”

独自坐在北城上把玩着这一架大炮,李英召看着身边的把总问道。

“齐了,总共召集了两千多人,可以号称五千守城兵马!”

一旁的把总也是他从北方带来的下手,自然也是为虎作伥的好汉。

“好!咱们这次,也让江西的土寇流贼开一开眼!”

李英召重重地拍了炮筒一下,狰狞笑道:“继续找精锐的兄弟们打探军情,等贼寇来了,爷要先出城野战,打散他们的威风!

“敢围老子的城,不耐烦了!”

“所以说,大家才会翻不了身,跟咱们努不努力没关系,是士绅偷走了咱们努力的结果,明白没?”

和李英召的嗜血残酷相反,伏牛乡里,高承正在跟自己的乡勇们讲为什么一代佃户代代佃户。

有些年轻人听得满脸血红,愤恨不平地握紧拳头。

“这些士绅太可恶了!明明是剥夺了我们的劳动,还非要说是他们有智慧才得了大家业!”

“所以,咱们才要反对他们,咱们义武军每个人都是从百姓当中选出来的,有佃户后代,农民后代,流民后代,甚至也有好地主的后代,咱们是为了什么?”

“为了打倒那些不让百姓过好日子的地主!”

“对!就是为了打倒那些地主!”

高承在人群中振臂高呼,一应乡勇也被刺激得满脸通红,大声附和着。

看着这样的场景,高承会心一笑,然后看了看一旁赶来的夏仁祥,连忙走了过去。

继姜石头,刘长丰之后,这是自己第三任秘书官。

也是认识字读过书的第一任,前两任都只认识一些简单字而已,说不定现在已经在上学堂了……

“怎么了?”

“总兵,这边有个士绅……有点奇怪。”

夏仁祥有些忍俊不禁,迅速带着高承去见那个奇怪的士绅。

伏牛这里只有一家地主,但还真是个好人。

灾年支粮食给附近农户,丰年收购了大家的粮食留着以后交夏粮秋税,可以说是大善人了。

得知了高承的事迹后,这里的地主更是欣喜若狂,只是毕竟在大明治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能继续猥琐发育。

如今却是练出来了五百乡勇,主动投奔!

“你打听清楚了?如果真是好地主,咱们也可以收下。”

“打听清楚了,这家人姓王,老主家叫王懋生,也是做善心事的人,少主家叫王象佛,这人倒不是反对资助穷苦百姓,他只是不在意,再加上有投身咱们十二镇做一番事业的野心。”

高承眉头微微一蹙,“那他的兵怎么说?是乡勇?还是……”

突如其来的好运令高承有些不敢相信,他甚至怀疑这个王象佛是邹维琏派来的内应。

“打听过了,确实是这里的乡土百姓,并且王象佛对这些百姓没少宣扬总兵的事迹,这里对咱们的人很有好感。”

“那就把他带来,如果没问题的话,我可以收下。”

“好。”

夏仁祥快人快语,一拱手便去安排了。

经过几番募兵,此时的高承部已经拥有了将近三千人,并且粮草充足,完全可以慢慢围建昌府城。

回了自己王家临时给自己住的房屋,王象佛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少年人生长得异常高大,一身结实肌肉,双臂纹身,一看就不是要读书的料子。

手里拿着一条长的镀铜棍子,想来也知道力气不小。

“你就是庐阳镇的高先生?比我想象得少一些英雄气。”

高承也不生气,笑道:“那你觉得我应该是什么样?”

王象佛眼睛动了动,开口道:“应该再高大一些,或者再儒雅一些。”

“那怕是有点让你失望了,听说你在伏牛操练乡勇,也有成就一番大业的心思?”

“那是当然!”

王象佛提起这一节了,眉飞色舞,兴高采烈。

“有这心思很好,如果审核没问题你也可以加入我们,不过你可想好了,加入义武军以后,可就要服从军令了。”

“那肯定的啊!”

王象佛拍了拍胸口,“先生……总兵尽管放心,只要能建功立业,什么军令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