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官人官色 > 第1169章 原来是个有钱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大伟说的请客,是在他的家里。

王大伟的家,位于抚川东部的巨流河南岸,号称抚川的汤臣一品。其豪华程度可见一斑。

小区采用实名制门禁系统,管理非常严格,外来人员,未经业主同意,根本无法进入,安保工作绝对一流。

推开家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客厅和豪华的装修,站在阳台的落地窗前,可以俯瞰巨流河的全貌,景色之美,令人咂舌。

林海去过常力的家。

那是位于省厅家属区的宿舍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砖混结构建筑,陈旧且简陋,房间里的装修更是不值一提,用寒酸来形容也不为过,相比之下,王大伟的家堪称豪宅了。

“你这房子有多少平米啊?”林海好奇的问。

“180多平方米。”王大伟笑着道:“我买得比较早,当时的房价还不算很贵,不到7000块钱,现在可不成了,这一带的房子,均价都在一万三以上了。”

“就算你买的早,那也要一百多万啊。”林海感叹道:“当年能拿出一百万的,估计也没几个吧,想不到,你居然是个有钱人。”

王大伟白了他一眼:“少来这套,没有法律规定警察就不能有钱,老子的钱,来得光明正大,经得起任何推敲。”

虽然理直气壮,但林海并不相信,听罢只是淡淡一笑。

王大伟却有点急了,瞪着三角眼说道:“瞧你那副嘴脸,就知道心里想什么,告诉你吧,我老婆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炒股了,在抚川小有名气,人送外号抚川女版巴菲特。不是跟你吹,九五年的时候,咱家的存款就是三百万了。所有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闹了半天,你是个吃软饭的了呀。”林海笑着道。

王大伟认真的点了点头:“吃软饭咋的?我这叫软饭硬吃。”

此言一出,两人都哈哈的笑了起来。

“我们家老王属于那种穷横类型的,明明兜里没几个钱,脾气却大的很,要是指望他赚钱养家的话,那就得全家喝西北风了。别听他吹牛了,赶紧过来吃饭吧。”在厨房忙碌的妻子接了句。

别看王大伟样貌丑陋,可他的老婆却很漂亮,虽然算不上大美女,但也是肤白貌美,很是标致。

“嫂子,当年他是怎么追求的你啊?”林海笑着问道。

王大伟接过了话茬:“你还真说错了,我可没有你这种渣男特质,哪里会追女人啊,是她追的我。”

“真的假的?”林海问。

“是真的,当年被他给忽悠了。现在后悔了,但也来不及了。”王大伟妻子笑着道:“好了,你们俩慢慢吃,我带孩子上课去了。”

把老婆送出了家门,王大伟重新坐下,主动为林海斟了杯酒,这才说道:“我不爱去外面吃饭,总能遇到熟人,烦!还是家里好,想咋喝就咋喝,说话唠嗑也方便。”

林海点了点头。

王大伟举起了酒杯:“来吧,上次狠狠祸害了你一把,这才算是补上了,咱们干一个。”说完,直接一饮而尽。

林海也喝了,放下酒杯,他笑着说道:“住这样的房子,却开着辆老掉牙的桑塔纳,反差也太强烈了吧。”

王大伟正色道:“别小看你二大爷,那是我的第一辆车,九八年的时候,能买起桑塔纳的,全抚川也没几个人,这台车是救过我命的,我曾经发过誓,这辈子也不让它报废。”

“是嘛,这么传奇呀?”林海惊讶的道。

王大伟点了点头:“是啊,准确的说,是救过我和常力两个人的命,也正是从那件事之后,我和他就成了生死之交。”

林海今天是带着任务的,当然想尽早聊正题,可既然说到这儿了,又不好打断,只好做洗耳恭听之状,不料王大伟却摆了摆手,苦笑着道:“算了,往事不堪回事,物是人非,提起来,徒增伤感而已,不说也罢,对了,你不是想了解下抚川官场的情况嘛,说说看,想了解哪方面的!”

这倒是正合了林海的心思,于是略微想了想,说道:“先说说李书记吧,我今天上午在省城和他见了一面,感觉是个不怎么好相处的人。”

“此言差矣!李光旭不是不怎么好相处,而是特别难相处,具体表现为,翻脸比翻书还快,而且张嘴就骂,要是脸皮不够厚的,用不了三天,就得辞职回家了。”王大伟说道。

“我还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领导,第一次见面,话里就带着零碎,确实很难适应。”林海苦笑着道。

王大伟笑着道:“初次见面,还有顾书记的面子撑着,估计是很客气的,等接触久了就知道了,带点零碎是很文明的了,说了你可能都不相信,在常委会上,他曾经指着某常委的鼻子,直接骂日你娘!”

这确实闻所未闻,林海听罢,几乎惊掉了下巴。

“在聊李光旭之前,我得先给你普及点抚川的文化知识,更有助于你对抚川政治形态的理解。”王大伟兴致勃勃的说道。

林海连忙打起精神,往下听去。

抚川,位于全省的东南部,巨流河穿城而过,总面积4500余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下辖四区两县,从规模上看,比东辽略逊。

但从历史上看,两个城市却有天壤之别。

东辽是建国之后才兴起的工业城市,而抚川的历史则要上溯至秦汉时期,明清两代,更是整个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彼时的省城都在抚川的治下。

巨流河古称抚水,其宽阔的河面和充沛的水流量,成了抚川的天然地理优势,在交通不算便利的年代,水运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得益于地理优势,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抚川就是关外着名的大城市了。

古往今来,但凡这种以交通优势形成的城镇,都是码头文化盛行,抚川也不例外。即便到了现在,码头文化的影响也没有彻底消除。

四大家族,就是码头文化的缩影。

“四大家族?”林海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毕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词已经很少出现在正式场合了。

王大伟笑着道:“是的,就是李、任、蒋、陈,四大家。当然,这都是私底下说的,官方可没有明确记载哦,我们都是在党的领导之下。”

林海默默的点了点头。

王大伟继续说道:“李光旭李书记,就是李家的代表人物,他的父亲,曾经是抚川的首任市长,李姓家族的很多人,在抚川的各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不在少数,有好事者统计过,以最近十年为限,李姓族人,在抚川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高达190多人,科级就更多了,多到统计不过来。”

“看来,以后要是在抚川碰到姓李的,我要留个心眼啊,搞不好就是李书记的亲戚,万万不敢得罪。”林海说道。

“那倒不至于,但还是要加点小心的,李书记这个人吧,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就是脾气有点大,他在抚川当了一任市长,又做了七年市委书记,用脚丫子都能想明白,这十多年下来,绝对堪称根深蒂固了,曾经一度盛传,他可能接替罗耀群当省委书记,但后来被苏鹏给黑下去了,没赶上这拨,估计仕途也就到头了,于是乎把全部精力就都放在抚川了,肯定是要干出点名堂的,你在这个节骨眼上调到抚川,应该是个好事,只要有本事,就会有用武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