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官人官色 > 第1115章 神秘的丙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香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世界着名的自由港,自从97年回归祖国的怀抱之后,虽然经历了98年的金融保卫战和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但其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2011年,仍旧以多亿元的Gdp总量排名国内第二,2012年更是首次突破了亿,位列全国第三。而同年的东辽市的Gdp才不到2000亿,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当年的深圳虽然号称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但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指标,都与香港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深圳超越香港,并将其远远甩在身后,是在2018年以后的事情。

彼时的亚洲首富李嘉诚还在地产市场高歌猛进,赚得盆满钵满,香港的富商们也是国内投资市场的香饽饽,为各界追捧。

陈思远的很多融资,都是通过香港金融市场完成的,所以,他经常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之间。为了工作方便,陈思远持有长期港澳通行证的,并享受绿色通道免检待遇。

从办公室出来,乘坐专属电梯下到地库,直接登上了早就等候在电梯口的汽车。

这就是远方集团总裁办的工作效率,所有人员24小时待命,陈思远所下达的任何指令,都可以在几分钟内得到执行。

“去尖沙咀。”陈思远说道,然后就闭上了眼睛。

司机启动车辆,缓缓驶出地库,朝着罗湖口岸驶去。

港深之间距离很近,当年还没有通高铁,驾车也就是四十分钟左右的行程。

尖沙咀位于香港九龙区,这里曾经是个三不管地带,社会治安极差,但随着93年九龙城寨的彻底拆除,政府对该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治理,目前已经成为香港旅游的一个着名景点,以餐饮和酒吧闻名。

以往陈思远去香港,要么是浅水湾半山区的富豪聚集地,要么就是去中环的写字楼,很少光顾尖沙咀,在张晓亮的记忆中,只是两年前去过一次。

汽车顺利通过罗湖海关进入了香港境内,很快,便抵达了尖沙咀。

“是去那个蓝岸酒吧吗?”张晓亮回过身,小心翼翼的问道。

一直闭着眼睛靠在座位上的陈思远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你还记得那个地方吗?”他漫不经心的问了句。

“记得,两年前,我刚到您身边的时候,陪您来过一次。”张晓亮说道。

陈思远哦了声。

说心里话,他对张晓亮的工作是非常满意的,这个小伙子不仅才思敏捷,学问出众,而且心细如发,对他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两人之间的默契程度已近化境,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和手势,张晓亮都能准确的知道他想要干什么。

有这么个人在身边,他可以完全不为任何生活上的琐事操心,同时,还能帮他及时准确的处理很多重要工作,实在是不可多得啊。

而现在,恰恰是这个人出了问题,他失望之余,也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了。

作为贴身助理,张晓亮知道的秘密太多了,上至与京城高层人士的往来,下至集团内部的商业秘密,包括他私生活的某些特殊癖好,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假如此人是竞争对手埋伏在他身边的卧底,那绝对堪称灾难。

其实,对内部的怀疑,从去年的常静茹事件就开始了。从那之后,他在与中夏集团的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这让他敏锐的意识到,公司高层很可能有人泄露机密,而前段时间偷拍门被林海察觉,更让他最终把嫌疑人锁定在张晓亮身上。

于是,他动用了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

这个神秘人士姓甚名谁,很少有人说得清楚,在香港顶级富豪的圈子里,大家都喊他丙哥。丙哥有好多合法身份,最常用的菲律宾籍华人,而据有意介绍他俩认识的香港富豪私下底透露,这位丙哥的来头非同小可,背后的老板是某大国的情报机构,而且,他在机构内部的级别很高,绝非普通的小瘪三。

丙哥常年混迹于香港和东南亚,收集政治经济动态,既与各地政府高层关系密切,同时又和香港以及东南亚的黑帮经常往来,实在是个神通广大的人物。

陈思远纵横政商两界多年,也是吃过见过的人物,听罢介绍,立刻意识到这位丙哥绝非善类,此种身份敏感的人不宜结交。但出于某种考虑,他思忖再三,还是答应与之见面。

在这位香港富豪的安排下,两人很快便见面了。

身为国内着名的企业家,陈思远当然清楚某些红线是绝对不能触碰的,所以,他和丙哥认识之后,并没有什么深入交流,只是吃了顿饭,互相留了个联系方式,之后便再无往来了。

2009年,远方集团遭遇了第一次危机。由于发展速度过快,资金链告急,随时有可能断裂,万般无奈之下,他紧急前往香港,希望从几位关系密切的富豪手中筹措资金,但却被均被婉言回绝了。

就在他几乎绝望之际,丙哥的一个电话,让局面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在丙哥的斡旋下,几位富豪纷纷慷慨解囊,为远方集团注入巨资,同时,美国高盛集团亚洲区总裁也主动找上门来,提出可以帮助陈思远在港股上市。

陈思远大喜过望,当即与高盛达成了合作意向。

有美国高盛公司这样的大财团做背书,远方集团的发展自然顺风顺水,2009年底,公司成功在港股上市,2010年发行了15.5亿美元的债券,打破了在港发行美元债券的记录,轰动全国。

有了资金保证,远方集团迅速扭转了颓势,当年实现销售300亿元,位列全国第二,2011年更是以500亿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中夏,成为地产界的龙头老大。

自此,陈思远才意识到,这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丙哥,实力绝对不可小觑。尽管他很清楚,丙哥的身份敏感而特殊,但二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在小心翼翼之中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丙哥当然不会白帮忙的,不过,他提出的条件也很简单,只是想通过陈思远和大公子成为朋友而已。

也许有人会问,想接近大公子,至于费这么大周章嘛,答案是,很有必要。

这些出身权贵之家的公子哥,可不是想认识就能认识的。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没什么职位,但由于靠近权力核心,耳濡目染,都有极强的政治敏感性,来路不明者想要混进这个圈子,门都没有。

陈思远当然清楚丙哥和吴大公子交朋友肯定另有目的,但思来想去,又觉得这个忙是可以帮的。

道理很简单,吴大公子不过是个官二代而已,在京城,像他这种身份的人有得是,既不是研究高精尖武器的科学家,也不是保密单位的工作人员,说是个白丁,一点不为过,就算他牵线搭桥介绍认识,也没人挑得出毛病。

至于他们认识之后能做些什么,那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于是,他答应了下来。

这是个双赢的局面,丙哥成了吴公子的好朋友,据说两人关系相当密切,非洲打猎,美洲钓鱼,玩得不亦乐乎,而陈思远也通过与高盛公司的合作,获得了大量海外投资,远方集团从此驶上的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最近一年多,他与丙哥之间几乎再无往来,直到发现张晓亮可能有问题。

他很清楚,凭借正常渠道和手段,是很难查清楚这件事的,因为在录用之前,他已经把张晓亮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乃至祖宗三代都摸清楚了,在当时的十多名候选人中,张晓亮的唯一没有任何瑕疵的。

所以,他想到了丙哥。

因为,张晓亮有在英国和美国求学的经历,而要把这其间所发生的一切搞清楚,以他目前的能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对于神通广大的丙哥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丙哥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在历时十多天后,结果终于出来了,而这个结果,令他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

在这个节骨眼上,别说林海的接待等级降到了c,即便还是原来的A级标准,他也无暇理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