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1483章 默默付出的牛伯值得尊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83章 默默付出的牛伯值得尊敬

上一次多尔衮的来袭,如同蝗虫过境一般。

收到损失的可不单单只是洋河堡及其附近,整个宣府内其实都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不止是农田,整个洋河堡附近的牧场也受到了影响。

建奴来的太快,牛羊战马根本来不及转移,所以几乎全部落入到了建奴的手中。

这些人可不管什么浪费,全部是杀得干干净净,吃的完的就吃,吃不完的全部直接给扔进了河里。

那个时候的气温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时间一久,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恶臭,这也直接导致整条河的水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牧场被毁,鸡鸭牛羊全都损失殆尽,没办法,牛伯也只能继续从塞外将牛羊引进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一年有余的时间之后,洋河堡外的三个大型牧场也几乎全都恢复。

而这一切自然而然就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牛伯。

周建安远远的看着城西牧场,从此处便已经可以看到绵绵不断的牛羊,不少的百姓们正在忙碌着,有的赶着牛羊,有的则采集草料,还有的则是操纵着马车不停的来回蹦波。

看得出来,城西牧场很是繁忙。

周建安此来是没有提前告知牛伯的,等到他们一大队人来到外围的时候甚至差点吓了牧场中的百姓们一跳。

牧场远没有匠作坊那般需要保密和重要,所以此处是没有驻兵的,当初他们可是被建奴的突然出现惊吓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他们的第一眼还真的以为是建奴又杀过来了。

不过当听到动静的牛伯朝着远处一看之后,紧张之色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哈哈,是大人,是大人来看咱们了!”

牛伯说着便兴奋的奔向马厩,随后便骑着一匹战马朝着周建安而去,牧场之中忙碌的百姓们一听也都激动不已,开始排在牧场大门处进行迎接了。

不多时,牛伯便来到了周建安的面前。

“大人,您来牧场也不唤个小子提前通知一声,属下可是一点都没什么准备啊。”

许久未见,再次看到周建安之时牛伯很是兴奋的。

周建安亦是如此。

作为洋河堡的老人,从一开始就跟着自己打拼的牛伯,虽然远没有关宁,安建成他们那般阵前厮杀,立下军功,但是他为周建安稳定后方,发展良田,让整个威武军的将士们几乎天天都有肉吃,这份功劳也是绝对不亚于关宁他们的。

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全部去上战场,有些事毕竟还是需要有来人做,而这样的人虽然不够出彩,名气不大,但是若是少了他的努力,有些事便会直接功亏一篑。

“刚从匠作坊那边出来,想着反正都已经出来了, 不如来看看你,怎么样,这牧场恢复的不错吧?”

周建安给牛伯使了个眼神,而后一边朝着牧场走去,一边说道。

“托大人的福,咱们洋河堡外的牧场虽然受到建奴的损坏,但是底子还在,加上关外还有好几个大型牧场,所以恢复起来很快,现在的牛羊数量甚至比以前还要多呢。”

牛伯骄傲的说着,之后便向周建安汇报起牧场和农场的情况来。

自从洋河堡之战后,牛伯便写下了城中所有事项,全部交由颜继祖他们去管理了,而他主要负责的便是外围较远的一些牧场和农场。

牛羊不必说,这玩意除非是有什么泛滥成灾的疾病,不然是不会缺的,而当初周建安弄来的白猪,经过这些年的培育繁殖之后,数量已经非常之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宣府的猪肉都已经由牧场开始供应,威武军中的将士也可以每日都吃到荤腥了。

要知道这在这个时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在这之前,即便是大明京营中的兵士,又或者是被称为精锐中的精锐的辽东关宁铁骑,他们都不敢保证每日里都有荤腥肉食,但是在威武军,就做到了。

两人就这样一边说着,一边朝着牧场而去。

看着他们如此亲近的模样,那些百姓们也不由的交头接耳了起来。

“看啊快看,牛主事还真没说错啊,他跟国公爷还真的搭得上话啊。”

“岂止是搭得上话,你们看,国公爷在牛主事面前那般没有架子,看来咱们的牛主事还真的牛啊。”

之后,周建安便在牛伯的带领下在牧场之中逛了一大圈,他对于整个牧场内的情况很是满意。

吃过午饭之后,周建安便和牛伯两人来到河边,继续交谈了起来。

一开始,两人还说着这两年洋河堡内各种农作物的收成情况。

之前周建安所引进栽种的洋芋,玉蜀黍,红薯等物早就已经实现了高产,并且这几年他们也积累下了不少的经验,加上周建安的建议他们开始轮番播种消耗土地肥力不一样的作物,甚至在很多时候还会将某些土地闲置一年用以培养肥力。

这些都是进步。

同时他们还从那些商人的手中采购到了更多的作物种子,其中还有很多花果蔬菜,其中还有一样是牛伯觉得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棉花,这可不是本地的棉花,而是牛伯托了很多商人才从一群红毛商人手中买到的棉花种子。

而他们称呼其为北亚墨利加棉花。

周建安一听这个名字,立刻就明白这是何处了。

那不就是后世的北美洲吗!

这距离可不是一丁点远了,也足以看出这些种子的重要性,后来牛伯进行试种之后发现果然不错,这种棉花的质量远远高于本地棉花。

至于牛伯为啥对于棉花这么重视,其实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百姓大多数都穿不起棉衣,过一次冬就如同渡一次劫一样。

周建安也是感同身受,语气中对于牛伯很是支持。

忽然,牛伯无意间的一句感慨,让周建安瞬间认真思索了起来。

“大人,咱们洋河堡还是太小了啊,宣府三地的土地又不肥沃,要是咱们拥有南边那肥沃的土地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