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省城开分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首先得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才行。

在这儿,找一个跟秦支书一样的小老头,可不容易,这条路是行不通了,得另寻其他办法。

几天后。

经过朋友的介绍,再加上自己的慎重考虑,张子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

在和平路上有一个乐器厂,是街道上兴办的一个集体企业,不是大国营。

自从兴办以后,生意就不怎么好,为了保证职工工资,做出了出租部分厂房的决定。

这让张子明看到了好机会。

于是,在中间人的牵头下,顺利租了下来。

厂房有了,机器也不是问题,工人嘛,就看崔鹏的了。

崔鹏也很给力,工人很快也招齐了,大城市人口就是多,真的不缺人!

为了能够顺利生产,张子明还特意从老家调来了十多个老员工,按照出差的标准给予补贴,让这老员工多待一段时间。

毕竟是新工厂,各方面都需要磨合,有老员工在,也能放心。

又过了一段时间,新工厂也开工了。

现在两个工厂,产能很足,蒸蒸日上。

然而,让张子明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时,距离新工厂开工,已经好几个月了,新工厂早就步入了正轨,完全是规范化管理。

但是,一墙之隔的乐器厂,此时却混乱了起来。

“大家不要激动,我们乐器厂的困难,也是暂时的,销售科的同事也在努力的推销我们的产品,我们一定要团结一心!”

乐器厂的厂长赵建国努力的安抚着这些情绪激动的员工们。

“可是你看人家隔壁的服装厂,听说还是个个体户,你看人家那边的工人,工资又高又稳定,没法比啊!”

“就是啊,赵厂长,都在一个地方上班,差距也太大了吧?”

“要不把厂子全部租给隔壁服装厂吧,咱也去那里上班,多挣点钱才是正事儿!”

几个员工看似是打趣,实则真有想法。

“瞎说!我们再怎么说也是街道上办的集体企业,是正儿八经的单位,是那些个体户能比的吗?我们多稳定啊!”赵建国可不想被个体户比下去,扯着厚脸皮说道。

“稳定?我们是穷的很稳定吧?”

“就是,不挣钱,稳定有什么用!”

“我宁愿不要这个稳定多挣点钱,家里一大家子人需要养呢!”

“是啊,赵厂长,来点实际的吧,别总画饼了吧!”

赵建国说完,立马就有职工反驳,并且还有一大堆附和的。

“你们....你们都是些什么理论啊!”

赵建国扶了扶眼镜,也叹了口气。

他也没有办法,他要是有办法早就想法子调走了,守着这个烂摊子,拉不长拽不圆的,就像是混日子。

本来这家乐器厂就是为了安排那些返城知青新成立的一家工厂,原因就是返城知青太多,而且里面有几个懂乐器的,领导一拍脑袋就决定了。

刚开始还都一包干劲儿,但是销路不行啊,久而久之,越来越没有干劲儿了!

....

一墙之隔,张子明也听到了那边的争吵讨论。

也是在所难免的,要是效益好的话,还会有闲置厂房往外出租?那肯定不可能。

张子明暗忖,这些人不会真的过来找他吧?服装厂安排三两个人是可以的,这么多,他可安排不了!

同时,张子明也担心,过来要工作还是小事儿,可别看着眼红,过来瞎捣乱啊!

有些心理阴暗的人,可是会有这种情绪的,自己过的不咋地,就看不惯别人,想方设法的搞破坏!

好在,张子明的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隔壁虽然争吵,但是没有人过来捣乱。

张子明也稍微放心了下来,不过,有些事情却是躲不开了!

三天后。

街道上的王主任跟赵建国一起过来找张子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