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启元年的年景算不得好,也算不得坏。

夏粮抢收过后,陕甘有些地区的产量原本连田税都不够。

不过,今年各地的百姓却能勉强填饱肚子。

收成不好的年景儿能饿不死人,

对百姓来说已经是大幸之年了。

各地地主减免了佃租,只是让那些佃农的负担没那么重。

而夏收过后,从水路运输不断到达各地官仓的米粮,

却及时的打压了粮价的上涨的趋势。

虽然官府今年不收粮税,却不缺粮食。

从山东、天津码头往北方各地运送稻子的车辆、船只每天络绎不绝。

一两银子两担白米,只要你敢买,衙门的粮仓就敢卖,根本不限量。

那些地主粮仓内就要发霉的陈粮烂谷子,

原本在这个时候是高价出手的好时机。

可惜今年按正常价格却卖不出去了。

官仓白米净面的价格在那摆着呢,

你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只能卖到五成、三成的价格。

卖高了,别说那些穷百姓不买,就是工商局的都会找你算账。

各种原因之下,大明各地在今年夏收过后少有的没闹粮荒。

不管吃好吃坏,反正能活命。

再勤快一点,摘些野菜蘑菇啥的,最少都能天天吃顿饱饭。

越来越多的百姓脸上少了一些菜色,多了一些红润。

大明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发生了一些改变。

而京城的人,今年多了不少在皇家哥工厂产业做工的人。

他们的收入稳定,消费就也稳定。

从而使得京城的各行各业都多了不少收入。

京城里能挣到饭钱的机会多的是,

要是你再说家里穷的吃不上饭,

人们只会撇撇嘴——这家人懒的要命,活该被饿死。

越来越多的人都变得忙忙碌碌。

转眼间山东叛乱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

夏季农忙已经过去,人们已经在期盼着秋季能有个好收成。

就在生活慢慢趋于平静的时候,

《大明报》上的一则消息又让整个大明沸腾了起来。

六月初六的《大明报》上,

中华大明帝国皇帝发起了紧急动员令。

因扶桑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四国战船无故侵略我大明海域,

大明皇家统帅部已经下令大明海军对敌作战。

大明帝国皇帝下旨,同时对四国宣战。

辱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扶桑儿国,竟然敢勾结西夷蛮国攻打其宗主国,罪不容赦。

大明天子决定出兵扶桑本土,号召大明有志青年积极行动起来,

组成民兵队伍为大军提供后勤保障。

先期征召三十万民兵,管吃,每月发一枚银元补助。

同时下旨,任命袁可立为东征军团总指挥,

调集华南战区、中南战区各一个军并入东征军团出征扶桑。

任命洪承畴为南征军团总指挥,

抽调西南战区两个军六万人并入南征军团,

出征吕宋诸岛,收回被西夷占领之故土。

任命英国公张维贤为东征民兵军团总指挥,

配合后勤部做东征军团后勤任务。

任命德王朱常渥为南征民兵总指挥,

配合后勤部做南征军团后勤保障任务。

命令各级武装部派出官吏,按照统帅部要求,

带领本地民兵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集结。

一纸掀起千层浪,整个大明又沸腾了。

大明各地,每个读报官身边都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父老乡亲们,咱们才过了几天的舒心日子,

这狗日的倭寇勾结西夷蛮人就不想要咱们好了。

他们狼子野心,妄图联合起来欺负咱们大明。

咱们皇爷不答应,不高兴。

要还击他们,要打到他们的老窝去。

你们说,皇爷做的对不对?”

“皇爷做的对,俺们支持!”

”该死的倭寇,挨千刀的西夷海贼,

在咱们沿海烧杀抢掠,早就该教训他们了!”

“乡亲们,咱皇爷要征发民兵,为大军运送粮食物资。

管吃饱,一个人每月发一个银元的补助,

皇爷不强征,靠自愿报名。

乡亲们,你们说咱们该咋办?”

“俺报名,管吃就行,不要钱。”

“是啊,以前官府征徭役,别说发钱了,还得自备干粮。

咱皇爷好啊,不仅管吃饱,还发银元。

那可是银元啊,听说比银子值钱多了。

反正现在田里不忙,去了能给家里省粮食,管去。”

“对了乡亲们,皇爷还说了,

当民兵受了伤,朝廷管治。

残了,朝廷给钱,算英雄,安排差事。

死了,朝廷给钱,算烈士,进陵园。”

“好,死伤都管,那还犹豫个啥?

先生,给俺李二牛记上名字,俺报名。”

“老李头,你可不行,都要五十了,不行。”

“咋?

还不要俺,俺力气大着呢,还会赶大车。”

“这位老乡,我是县武装部干事张满仓。

咱们县啊,只有二百个民兵名额。

为了保证人员素质,只能挑年轻力壮的人参加。

三十五岁以上的就不要报名了。

咱们村,可是只有八个名额。

您老爷子呀,就别凑这个热闹了。”

“啥?

五六百人的大村子只要八个人?

粪叉、粪勺、粪兜子,你们三个兔崽子赶快过来,爹给你们报名了。”

“爹,俺仨都去了,庄稼咋办?”

“屁,我和你娘,你们的婆姨,还有几个娃子就收拾不了那些庄稼了?

你们走了,不仅支持了咱皇爷,

每天还能剩下三四斤的粮食,娃子们就都能吃个饱饭。

你们还有啥可犹豫的,兔崽子,连个账都算不明白吗?”

“是了爹,俺们去,俺们去。”

“不中,老李头你不仗义。

咱村就要八个人,你家就要去仨,你让别家咋办?”

“俺不管,俺先报名,就得有俺的。

谁让你们不积极,落后分子。

大军已经在打仗了,还要等着你们不成。”

“你个老李头积极个屁,只不过是打划的快些罢了。

不行 ,一家最多只能去一个。”

“对,一家来一个人抽签 ,谁运气好谁去。”

“俺只要管吃,不要钱,为、为大明做贡献,你们谁还争?”

“滚犊子,你何大壮一顿就能吃半斗米,

就是你不要钱也是朝廷吃亏,你不能去。”

“俺吃的多力气大,干的也多啊,凭啥不让俺去?”

张满仓和读报员刘能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

让他们自己来,吵吵三天也吵不出个啥结果。

张满仓只好提出了条件,识字的、会赶车的、会撑船的、力气大的这些人优先。

才最后才在大伙的不满中,确定下来了八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