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侯府子科举 > 第128章 京城三年布根基 祸福凶险唯自知(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章 京城三年布根基 祸福凶险唯自知(6)

博士拿来一看,名字是《观万岁山》,不看了。

等秦风站在修道堂的时候,堂长已经站在门外了,博士施礼道,“这是陛下钦点的监生,还请您多加照拂”。

堂长姓李,回礼道,“自是如此”,又是接过秦风的考卷。

等两位博士走了,李堂长笑着道,“想必监中规矩,您定是知晓,别误了时辰就好”。

秦风点点头,李堂长就领着秦风进了修道堂。

嚯,进来一看,仇人不少啊!

安国公府、风波侯府、淮阴侯府还有不知道哪个府的,秦风朝着秦浩云笑了笑,便找了张空桌坐下。

这几人一见秦风进来,既有惊恐又有愤怒更有气恼,他们事后才知秦风如今是皇子侍读,惊恐愤怒是因为才打架几日,秦风疯起来的样子还挥之不去,恼的是秦风居然可以走读。

国子监逢一、十五休沐,他们十四出去惹了祸事,如今连假期也没了,不禁都是对秦风怒目相向。

秦风根本不理,从书箱取出书本用具,一一摆放便等着博士讲课。

中间的课隙并不长,等秦风整理的差不多,就响起“铛铛”的铁铃响。

博士讲的是《中庸》,秦风拿了毛笔点在博士讲的重点上,说起来博士讲的并不如张瀚之好,秦风也就当做复习了。

博士如今解的便是中庸二章二段,“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博士抬头,“何意?”又是环视一圈,“癸未(20)号来答”。

秦风根本不知道叫的是他,虽然堂长给过他一个木牌,但他不知道干什么用的,随后放到了书箱里。

后面的监生用毛笔轻轻戳了秦风一下,低声道,“博士叫你答”,秦风不理,万一骗他呢?

“癸未号?”博士又是问道,“谁是今日入得学堂?”

秦风忙是起身道,“学生今日方入堂”。

“你不知?”博士见秦风不想故意,有些疑惑,“未领号牌?”

“领了没看,望博士谅解”,秦风施礼回道。

博士见他态度不错,也不多做计较,“你既然直入中堂,想必已是熟读经书,且来解之”。

这段话大意就是君子的言行举止要不偏不倚,居中行事,是因为能把握中正的原则,行事处世有度,小人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主观武断,没有准则,无所顾忌。

秦风受张瀚之和老大人的熏陶,解释又有些不一样,“中庸,常用中。天生万物,本性道生,自然而然,天道隐隐,不发声张,故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平心持正,无偏无颇,直道不容又谓之中,孔子穷于陈蔡间,七日不得食,颜回索米,几熟,颜回攫甑(zèng)中而食,有言‘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估计写了也不看,我就略过吧)

等秦风说完众人都是大惊,博士也不住点头,脸上带着笑意道,“当真熟读,典故引用的倒也适宜,余听说你志在科举?”

秦风回是。

“本经为何?”

“学生治春秋”,秦风回道。

“哦?”博士声音微扬,笑意渐深,“若有不懂之处,可来寻我”。

秦风忙是称谢,博士摆手让他坐下。

博士继续讲解,秦风也就拿了毛笔慢慢记录,却是不知此番行为惹得秦浩云咬牙切齿。

一堂课约半个时辰,共二堂课,一晃而过,等送完博士,秦风就开始收拾笔墨。

“下午还要上,洗了毛笔就是”,一个少年人笑道。

秦风抬头一看,不认识,拱拱手道,“多谢仁兄告之”。

少年笑道,“我戳你,你为何不回答博士?”

这少年原来就是身后之人,观之也就是十几岁年纪,面容恬淡,笑意满满,嘴角还有两个小酒窝,更有趣的是还有两颗小虎牙各长各的,有长有短。

尚未及冠,穿了青色长袍,头上扎了秀巾,原是位秀才。

“呵呵”,秦风咧嘴一笑,我怕你坑我。

少年很是自来熟,抱拳微躬,“余张海源,京城人士,得蒙圣恩入监”。

这便是自报家门,这位是恩监,属于荫监生,恩监多是皇帝觉得你功劳有不够升官,那就给你儿子好处吧。

秦风也是施礼道,“秦浩峰,金陵人,荫监生”。

张海源转头看着秦浩云的背影,“你和风波侯小侯爷熟识?怎地只差一字?”

“不熟,他是勋贵之子,我乃普通子弟”,秦风回道。

张海源上下打量秦风一眼,见他穿的并不奢华,多是简练服饰,上下不见一件配饰,笑道,“走,我带你去饭堂吃食”。

秦风随他一起出了学堂,路上学子都是穿了一样的青色长袍,区别只在于头上,有的是秀才巾,有的是金玉冠,有的又是四方巾。

“为何长袍相同?”秦风问道。

张海源一愣,笑道,“浩峰兄,你莫不是不知这饭菜和衣服都是朝廷发放?”

“嗯?”没有人和秦风说过这事,在侯府人眼里秦风什么都懂,这样的小事自然没人告诉他。

“朝廷不光给与饭食、衣服,若是有节令、贺诞更有赏钱,若你我这般尚不曾婚配,娶妻朝廷还会给聘银”,张海源解释道。

秦风点头,福礼倒是不错,想了会问道,“那夷生呢?”

张海源面露不屑,嗤道:“措尔小国,识字不多,如那高丽遣了千余人来就学,朝廷厚赐其仆助学,年花费数千银钱,何致如此?”

秦风还不是太明白里面的道道,也不多掺和,笑着道,“朝廷总是有考虑,我等还是少些议论”。

“这有何怕?”张海源面露不屑,“莫不是秦兄怕了?”

这才两句话,就有浩峰兄变成秦兄了,估计再说几句就变成秦浩峰了,这人翻脸真快。

见秦风不说话,张海源继续说道,“每年都有那倭贼叩城,残虐百姓,奸杀女子,掳掠钱财,这国子监里居然还有百余倭国学子,真...真气煞我也”。

秦风见张海源气的有些抖,忙是劝道,“倭寇海贼乃朝廷大患,学子又是不同与他们,何必生气”。

张海源听得秦风此话,鼻息粗重,面色涨红,跳起脚来骂道,“原你是这般懦子,道不同也,小人哉”。

你奶奶的,你是个棒槌吗?后面跟着两个教习,咱俩议论朝政,死的不够快吗?你是多嫌弃你的秀才巾。

见他要走,秦风忙是拉了袍袖,低声道,“监内怎好说此事?”又是拽了张海源疾行几步,“说话高腔便是你有理?小人常戚戚,君子立于行,若是言语有用,怕是倭贼死了千千万”。

——补点知识——

本经:明史载,考生考试的经义,在乡、会试的时候开始主考此书,类似我们高考的理综和文综。

夷生:外国留学生

历事生:相当于实践生,多发于中央衙门做小官或吏员。

吾、余、某:三者都是我的自称,吾多是尊贵或德高者用,余多用于文人,某多是武人自称,官门小吏也用。

国子监:考自《古代教育研究-明朝篇》,以上均为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