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轰然倒塌的消息传到长安,汉王有感而发,写下三句话,警示群臣: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脱胎于晋国的魏国,三分之后仍然夺得战国第一强国的地位,经过魏文侯的励精图治、魏武侯的勉力维持,终于在魏惠王手中轰然崩塌。
魏国的崛起是在魏文侯时期。
魏武侯时期失去了对中山国的控制,便是魏国衰败的开始。
魏国衰败的原因,不得不提到历代魏氏君主心中都有一个“三家归一”的梦想。
从魏武侯时期就开始显现,他放弃了文侯“三晋联盟”的策略,转而与赵国大打出手,撕碎了三晋的团结。
主要目的还是魏国膨胀了,想要三家归一,重建晋国当年那样的大大的疆土!
你想想,晋分三家之后,三家都混成了战国七雄。如果三家合一,那还了得?了不得!
赵韩当然也是有仇必报,魏武侯死去,赵韩两家的浊泽之战,差一点就将魏国分为两个二流小国。如果魏国两分,那么战国历史又不知道要怎么写了。
魏惠王继位之初,受到赵韩横加干涉,更是对此两国怀恨在心。从此心中种下一个执念,欲平天下,先合三家!
从史书中可以看到,魏惠王往往以晋国自居。比如《孟子见梁惠王》中,魏惠王情不自禁地将魏国自称为晋国,说出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话语。
武侯、惠王两代,三晋联盟不复存在,三晋互杀成为常态,魏国自此走上了下坡路。即使没有穿越者的横插一杠,魏国的衰落也是难以避免的。
某种意义上说,魏氏成也晋国,败也晋国。
成,是由于魏氏在三分晋国当中,继承了晋国最优质的资产;
败,是魏氏始终坚持三家重归统一的执念,打破了三晋同气连枝的同盟关系!
但汉王俱酒不会将这深层次的原因说出来,他写下:“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人称“塌楼论”!
“塌楼论”与汉王以往高深的理论不同,非常形象地总结了魏、赵、韩三家基业的兴衰,总结出一个真理:得国不正,根基不稳,倒塌是必然的!
“塌楼论”以其朴素形象的原理,不仅在汉国群臣、诸子百家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更在广大底层民众中迅速传播,将魏、赵、韩三家死死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更加警告全天下所有胆敢蠢蠢欲动者:汉国天命攸归,神器不可擅窥!为汉国接下来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王以魏国故地在长安以西,故以大梁为中心,设立东郡。
传令魏氏寿余子孙、墨家墨侠堂主魏越为东郡守,汉王的救命恩人索卢参为东郡尉,原兵部侍郎乐池为东郡监,搭齐了东郡的治理班子。
孙膑入城之后,一边等待魏越、索卢参、乐池等人前来上任,一边安抚大梁百姓,恢复治安。
孙膑下令将魏申、魏嗣均以公子之礼入葬,显示出汉国的大国襟怀。
对魏错、公孙喜二将也妥善安葬,算是对忠志之臣的安抚。
但是,更加高调的是,在大梁城郊、鸿沟之畔,建立汉国的英烈塔,大肆纪念在灭魏过程中牺牲的汉国将士——尽管灭魏之战中汉军伤亡不大。
崇尚英雄,纪念英烈,是汉王的既定国策。每占据一地,必须建立英烈纪念设施,这既是鼓舞军心之举,更是收服民心、统一思想地重要措施,必须坚持不懈。
当初,魏错在发动伐鲁之战时,齐、楚两国都不甘落后,齐国派出大将匡章,楚国派出了大将屈丐,在灭亡鲁国的进程中争抢土地和人口。
可怜鲁国,一直以礼义之邦自居,却未能参透战国森林法则,最终灭亡于列强的夹击之下。
此时的鲁国国君姬姓,名匽,史称鲁景公,是当年给汉王送亲的鲁共公的孙子。
鲁景公先是逃亡到了小卫国的濮阳,小卫国应对天下大争的策略就是一个字:苟!
所以尽管天下大乱,国土尽失,还能保留国都濮阳,成为一个城邦式的国家。此时在位的卫君,早就自降封号,不称侯,而称君,史称卫嗣君。
鲁景公与卫嗣君这对难兄难弟,相见无言,唯有泪千行!
鲁景公感到小卫国也不是久居之地,在这一系列对鲁国的灭国行动中,魏、齐、楚纷纷下场。但势力最强的汉国,却没有动手。
恰好孙膑最初放任魏国对鲁国的入侵,也没有急于出手前去接手魏贡汉的十五城。
鲁景公不知道魏、汉两国背后的交易,这样一看,还以为汉王感念当年鲁共公送亲之谊,或者是坚持正义。
于是鲁景公便提出西进长安,亲自向汉王求救。这样一来,便给汉王递了一把刀子。
汉王俱酒以高规格之礼接待了鲁景公,然后便向孙膑下达了收复鲁国故地的命令。
鲁国战场上也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当初魏错急于返回大梁,攻下的鲁国城邑都只派了少量人马驻守,而孙膑又迟迟没有派人接手。
齐将匡章、楚将屈丐不知其中原委,二人一合计,魏国大厦将倾,此时不趁火打劫,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于是齐、楚两国大军压境,不费吹灰之力,又将魏错攻下的十五城给瓜分了。
有了鲁景公的求救,又动了汉国的奶酪,孙膑哪里是个吃亏之人?立即乘灭魏之东风,迅速打出了收复鲁国故地的旗帜,挥军杀向曲阜。
齐将匡章在上次函谷关之战中吃尽了汉国的苦头,翻越了茫茫八百里伏牛山,绕道楚国才回到国内。
再加上齐王田忌坚持与汉国友好政策,见孙膑兵锋甚劲,立即激流勇退,一撤百里,迅速脱离了与汉军的接触。
但楚将屈丐却不知道汉军的厉害!
上次函谷关之战中,楚国出战的是率领申息之师的景翠,屈丐并没有参与那次战争。
景翠败回郢都之后,屈丐没少嘲弄他,把楚国的拳头军种“申息之师”给打到全军覆没,景翠将军,你可以写入国史了。
景翠又气、又急、又羞、又怒,于是放言道:“屈将军赢了汉军,再来嘲讽景某不迟。只怕屈将军遇到汉军,表现还不如景某万分之一呢!”
这次与汉军狭路相逢,屈丐心中摽着一股劲,什么兵家小战神,战国人屠?
打得就是战神!灭的就是人屠!